广安青花椒百科
《广安青花椒》是2020年9月25日实施的行业标准,确立了青花椒从品种选育到产品加工的全产业链技术规范。标准实施后推动"广安青花椒1号"无刺品种普及,建成涵盖烘干冷藏设施和十余种精深加工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体系。该标准支撑广安青花椒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及绿色产品认证,并通过"农户+公司+基地"模式实现年产值4500万元(2024年数据)。2024年该产品作为"华蓥山"区域公用品牌核心品类参与全国推介活动,签约金额达1·3亿元。
品种选育与技术规范
基于校企合作研发的"广安青花椒1号"无刺品种于2020年4月通过四川省林木良种审定,该品种具有抗病性强、丰产性好的特征,单株产量较传统品种提升30%以上。行业标准对育苗技术要求包括穗条采集、嫁接方法、苗期管理等环节,规定合格苗木须达到地径≥0·8cm、苗高≥50cm的质量指标。
加工技术体系
标准要求加工企业配置热风循环烘干机、低温粉碎机等设备,明确青花椒含水率需控制在≤12%的贮藏标准。2024年数据显示,前锋区已开发花椒精油、花椒油树脂等10余种精深加工产品,建成日处理量达20吨的标准化生产线。
质量认证体系
通过建立二维码溯源系统实现生产全过程监控,要求成品必须符合农残残留量≤0·01mg/kg的检测标准。截至2024年,该产品已通过绿色食品认证,产品抽检合格率连续三年保持100%。
外贸标准化推动
2024年发布的《广安市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工作方案》将广安青花椒列为重点出口农产品,要求生产企业对标欧盟ecocert有机认证标准,完善重金属含量、微生物指标等18项出口检测参数。政策实施后,企业获得出口备案资质数量较2020年显著增长。
品牌建设机制
2024年广安市构建市级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将广安青花椒纳入"华蓥山"区域公用品牌体系,与"广安蜜梨"等共同形成品牌矩阵。在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中,要求每个示范点种植面积不少于200亩,带动农户人均增收4000元/年(2024年统计数据)。
产业实施成效
通过'专合社+农户'模式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5·6万亩,其中核心示范基地8000亩。2024年前锋区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4500万元,产品覆盖川渝地区85%以上大型商超,并进入东南亚出口市场。
公众号主体介绍四川广安和诚林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广安青花椒是由四川广安和诚林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四川广安和诚林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7年9月,是集青花椒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公司自建基地1·2万亩,合作共建基地7·5万亩,开发出花椒精油、啤酒、盐酱等10余种产品,并首创利用花椒废弃物种植羊肚菌的生态循环技术。截至2024年,公司与四川农业大学、仲景中医药产业研究院等机构合作,突破无刺青花椒育种、花椒啤酒研发等技术,推动产业链向智能化、高附加值方向升级。在脱贫攻坚中,公司通过“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带动人均增收超3000元,获“四川省脱贫攻坚奉献奖”等荣誉。
产业规模与技术研发
截至2024年,公司青花椒种植总面积达8·7万亩(含自建1·2万亩、合作7·5万亩),覆盖广安区和前锋区。
开发花椒精油、花椒啤酒等10余种深加工产品,拥有多项专利技术。
2024年投入300余万元研发资金,历时8年成功实现花椒废弃枝条转化为食用菌培养基技术,推动盆栽、棚内、林下三类种植模式。
生态循环与创新应用
通过粉碎无刺青花椒废弃枝条与农作物秸秆混合,解决菌菇培养基原料问题,形成“花椒+菌菇”生态农业模式。
2024年启动花椒啤酒生产线建设,完善从种植到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布局。
政策支持与市场拓展
2020年享受疫情防控税收减免及农产品免税政策,累计减免税额超100万元。
2020年通过税务部门协助,在四川展销会、西博会签约两家代理商,推动花椒销量增长10%。
2022年赴贵州三都县考察青花椒产业,开展跨区域种植合作。
科技合作与产品研发
2024年与仲景中医药产业研究院签约,联合研发花椒保健品、日化品等五大类新产品,促进花椒素等成果转化。
2024年攻克无刺青花椒新品种培育技术,并计划至2025年完成7171亩换种。
社会贡献与荣誉资质
创新“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合作模式,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超3000元。
董事长黄志标于2022年、2024年分别获评国家林草乡土专家、四川省林草乡土专家,2023年入选广安市优秀科技人才拟表扬名单。
公司获“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等称号,累计帮扶多个贫困村发展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