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北京公共交通的出现始于二十世纪初,至今已有76年的发展历史。从1921年至1949年,北京的公共交通经历了由初创到发展,再到衰败破产三个时期。 1921年北洋政府组建了北京电车公司,1924年12月18日,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正式投入运营,该线全长9公里,共10辆运营车。到1935年车辆已发展到96辆。1935年,当时的北平市政府设立了北平公共汽车筹备委员会,购置30辆大客车,于8月开通了第一条公共汽车线。 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的公共汽车曾一度全部停驶,到1939年,公共汽车只有37辆。1941年发展到67辆。1942年6月电车公司日客运量达到13万人次,1943年,电车公司有轨电车达到144辆,运营线路7条,线路总长度46·65公里。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发展规模
车辆发展
…更多「发展规模」介绍请查阅全文…
开创建设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们出行的需要,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围绕提市城市公共交通综合管理水平,以运营、安全、服务为中心,坚持“方便出行,改善服务”的方针,不断调整运营结构、车辆结构,合理规划线网布局,开辟新线路,已形成了以市内公共电汽车为主体,专线车、空调车、双层车、旅游车、长途汽车、以及出租汽车为辅的公共交通体系,在北京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中处于主体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新的世纪,新的目标,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发展创新中,正以昂扬的姿态阔步迈向现代化。
企业理念
企业目标:建设人文公交、绿色公交、科技公交,成为适应首都城市特点和功能的一流公交企业。
企业宗旨:服务公众利益,服务乘客出行。
企业精神:一心为乘客,服务最光荣。
企业价值观:乘客利益最大化、员工进步最大化、公交发展最大化。
服务准则:规范标准、安全便捷、细致周到、文明礼貌。
…更多「企业理念」介绍请查阅全文…
基础建设
调度指挥中心
北京市公共交通指挥中心位于丰台区吴家村路,占地面积62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9281平方米;工程主楼共22层,其中地下3层,地上19层;建筑檐口高度73·95米,楼顶设置的天线距地面高度120·45米。场站
场站是公交线网的重要支柱,场站建设是公交基本建设的核心任务。“九五”期间,为适应公交的飞速发展,建成了一大批造型美观、用地合理、布局紧凑、功能齐全、使用便捷的场站,展示了新时期公交企业的新形象。首末站
首末站是公共交通线网的基础设施,它首当其冲地成为了公交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九五”期间,伴随着公交线网的延伸和线网密度的加大,首末站建设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共建成34个造型新颖、结构合理、环境协调、使用方便、质量较好的公共电汽车首末站。为首都公共交通线网的扩展,更好地方便市民出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证。加气站
…更多「基础建设」介绍请查阅全文…
发展目标
着新世纪的朝阳,北京公交集团将以建设新北京为动力,面向明天,规划未来,建设一个--适应首都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功能要求,坚持“四个服务”,展示北京文明窗口的公交;公益性与市场化相结合,既能提供安全、方便、快捷、舒适的一流服务,又能按照市场运作、机制灵活、充满活力的公交;结构优化、布局合理、装备先进、管理科学、服务规范、能够发挥客运市场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的公交;把生产经营、资产经营和资本运营有机结合起来,多元经营,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的公交。
所获荣誉
2020年6月,入选北京市第三届“我是环保明星”——“十大环保明星集体”名单。
2021年4月27日,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第六客运分公司968线路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2021年全国工人先锋号”。
2022年4月,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入选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拟表彰对象名单公示。
…更多「所获荣誉」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