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百科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二级学院。
学院成立于1960年;198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3年获得博士招生权。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本科专业5个;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2个;有校本科学生2700多人,研究生600多人;有专任教师130多人。
历史沿革
1980年,西北电讯工程学院(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援建无线电工程系成立,招收首批本科生。
1988年,整体搬迁金鸡岭校区第二教学楼(沁源楼)。
1992年,通过电子工业部系级办学水平评估获肯定。
办学条件
专业设置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设有5个系、本科专业5个。
教学系:通信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系、导航工程系
本科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导航专业
师资力量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科研
科研机构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院内研究基地10个。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卫星导航定位与位置服务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文化传统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心理社、最视觉电影协会、朗逸主持人社、舞心团、四月天朗诵社等社团。
现任领导
职务 | 名单 |
---|
党委书记 | 仇洪冰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陈国信 |
院长 | 曹卫平 |
副院长 | 刘庆华、姜彦南 |
参考资料: |
公众号主体介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是由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简称“桂电”,位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入选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单位、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军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生培养单位,是广西唯一长期从事国防科研的高校,也是总装备部通信装备预研项目定向发布的30所高校和北斗icd授权的高校之一。
学校始建于1960年,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桂林电子工业学院,2006年更名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信息产业部。2000年管理体制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1990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亲临学校视察,并为学校亲笔题词“为发展电子工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学校蝉联“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金鸡岭校区、六合路校区、花江校区、北海校区,校园总面积4700余亩;设有18个学院(部),开设有本科专业77个;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8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2个;有教职员工3400余人,有全日制在校学生41000余人。
办学历史
1960年2月,第一机械工业部批准在桂林新建桂林机械专科学校;4月,桂林机械专科学校和桂林技工学校合并,成立桂林机械专科学校,学校附设中专部和技工部;11月,桂林机械专科学校划归第三机械工业部领导。
1961年6月,根据第三机械工业部教育局下达的精简下放指示,学校撤销技工部。1962年4月,第三机械工业部决定各专科学校停止招收专科学生,更名为桂林机械工业学校。1964年,学校划归第四机械工业部管理。1966年至1971年期间学校被迫暂停招生。1972年春,学校恢复办学并更名为桂林无线电学校。1977年,学校参加全国高校、中专校统一招生录取工作。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5月,学校设有18个学院(部),开设有本科专业77个。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24年招生专业学院 | 招生专业 | 科类 |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理工类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理工类 |
机械电子工程 | 理工类 |
电子封装技术 | 理工类 |
车辆工程 | 理工类 |
智能制造工程 | 理工类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 | 通信工程 | 理工类 |
电子信息工程 | 理工类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理工类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理工类 |
导航工程 | 理工类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工类 |
软件工程 | 理工类 |
信息安全 | 理工类 |
物联网工程 | 理工类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理工类 |
网络空间安全 | 理工类 |
密码科学与技术 | 理工类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 动画 | 艺术文理兼招 |
视觉传达设计 | 艺术文理兼招 |
环境设计 | 艺术文理兼招 |
产品设计 | 艺术文理兼招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艺术文理兼招 |
表演 | 艺术文理兼招 |
数字媒体技术 | 理工类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 | 会计学 | 文理兼招 |
工业工程 | 理工类 |
电子商务 | 文理兼招 |
人力资源管理 | 文理兼招 |
金融工程 | 理工类 |
市场营销 | 文理兼招 |
财务管理 | 文理兼招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理工类 |
数字经济 | 理工类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文史类 |
日语 | 文史类 |
汉语国际教育 | 文史类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工类 |
应用统计学 | 理工类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理工类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自动化 | 理工类 |
智能装备与系统 | 理工类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理工类 |
智能感知工程 | 理工类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法学院 | 法学 | 文史类 |
知识产权 | 文理兼招 |
国际经贸规则 | 文理兼招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理工类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理工类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理工类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理工类 |
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 | 理工类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 环境工程 | 理工类 |
生物医学工程 | 理工类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 | 交通工程 | 理工类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理工类 |
土木工程 | 理工类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理工类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理工类 |
机器人工程 | 理工类 |
人工智能 | 理工类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工程学院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理工类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海洋工程学院(北海校区) | 机械工程(应用型本科) | 理工类 |
船舶电子电气工程(应用型本科) | 理工类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北海校区)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型本科) | 理工类 |
电信工程及管理(应用型本科) | 理工类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北海校区)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理工类 |
网络工程(应用型本科) | 理工类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设计与创意学院(北海校区) | 工业设计(应用型本科) | 理工类 |
工艺美术 | 艺术文理兼招 |
数字媒体艺术 | 艺术文理兼招 |
公共艺术 | 艺术文理兼招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海校区) | 物流管理(应用型本科) | 文理兼招 |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广西重大科技创新基地3个、广西重点实验室10个、广西应用数学中心1个、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国际联合创新平台1个、广西协同创新中心5个、广西高校工程研究中心4个、广西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3个、广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学校大学科技园获批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获批为“国家级众创空间”。
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机构级别 | 科研平台 |
---|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 卫星导航定位与位置服务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认知无线电与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广西重点实验室 | 广西光电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 广西图像图形与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 |
广西制造系统与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 广西精密导航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
广西密码学与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 | 广西自动检测技术与仪器重点实验室 |
广西电子信息材料构效关系重点实验室 | 广西可信软件重点实验室 |
广西无线宽带通信与信号处理重点实验室 |
广西工程研究中心 | 广西自治区智慧建筑与人居环境工程研究中心 | 广西壮族自治区电子封装与组装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广西协同创新中心 | 物联网技术与产业化推进协同创新中心 | 新能源材料结构与性能协同创新中心 |
广西教育大数据应用与网络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
参考资料: |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5月,“十三五”以来,新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专项课题、“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679项,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以及同等级别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励共计72项。
科研获奖成果名称 | 获奖等级名称及年份 |
---|
多复变算子理论中的若干问题 | 广西高校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8 |
快速子空间跟踪的神经网络方法 | 广西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7 |
fm-150音频接发通信系统 | 全军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8 |
某通信系统 | 全军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8 |
某音频接发通信系统(排名第二) | 全军科技进步奖三等,2008 |
某通信系统(排名第二) | 国防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0 |
约束优化快速算法与广义凸性的研究 | 广西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1 |
通信电小天线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 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2 |
xxxx通信系统 | 国防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2 |
非线性波方程的精确解与动力学研究 | 广西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4 |
稀土-过渡金属体系相图、相变及相关化合物的结构与磁性研究 | 广西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4 |
煤矿透水灾害探测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 | 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4 |
多模卫星导航测试关键技术及应用 | 卫星导航定位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4 |
高性能环保银氧化锡触头材料开发及产业化 | 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6 |
北斗自沉浮浮标的水下载体定位系统 | 广西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16 |
高性能相变能源材料的设计与实现 | 广西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6 |
低维功能材料设计及其储氢和生物传感特性研究 | 广西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7 |
化合物半导体微纳器件与集成电路研究 | 广西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7 |
资料来源: |
学术资源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学校校标由两部分构成,左边为学校校徽,右边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中英文。
学校校徽为双圆套圆形徽标,由中英文学校名称和图案组成,白底蓝字。内环上方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校名,下方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英文大写。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徐华蕊 |
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校长 | 张文涛 |
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 | 聂慧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周娅、潘开林、陈松青、张波、李海鸥 |
副校长 | 刘建明 |
党委常委 | 丰硕、聂慧、黄可 |
截至2025年6月 参考资料: |
历任领导
历任校长历任校长 | 在职时间 |
---|
古天龙 | 2013·11-2018·7 |
周怀营 | 2006·10-2013·11 |
谭永红 | 2000·10-2006·10 |
莫玮 | 1999·3-2000·4 |
方惠均 | 1989·8—1999·3 |
裘明信 | 1983·8—1988·12 |
刘逢晨 | 1980·8—1983·8 |
张家骏 | 1972—1980·5 |
张家骏 | 1962—1972 |
张家骏 | 1960·9—1962 |
截至2025年6月 资料来源: |
历任党委书记历任党委书记 | 在职时间 |
---|
张学洪 | 2017·6—2020·8 |
周怀营 | 2013·10—2017·6 |
唐善茂 | 2012·6—2013·5 |
唐贵伍 | 2006·9-2012·6 |
唐贵伍 | 2004·8-2006·9 |
王春明 | 1999·3-2004·8 |
彭正能 | 1985·3—1999·3 |
张基缟 | 1981·8—1985·3 |
张家骏 | 1980·8—1981·8 |
张家骏 | 1972—1980·5 |
唐兢行 | 1962—1972 |
唐兢行 | 1960·9—1962 |
截至2025年6月 资料来源: |
校园环境
截至2025年5月,学校现金鸡岭校区、六合路校区、花江校区、北海校区,分别位于桂林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桂林市尧山风景区、北海市银海区,校园总面积4700余亩。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中外校际交流本科项目)、信息与通信学院(中外校际交流本科项目)、商学院。
知名校友
知名校友姓名 | 成就 |
---|
欧阳缮 | 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广西高校首批“八桂学者”,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带头人。 |
肖岳峰 |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桂林理工大学副校长 |
金石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江苏省特聘教授,中国通信学会会士 |
吴应良 | 工学博士,华南理工大学电子商务系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导师,“电子商务与商务智能”学术团队负责人,华南理工大学现代服务业研究院商务智能研究中心主任 |
李晓春 | 现任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总会计师 |
袁凤兰 | 原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所获荣誉
时间 | 荣誉 |
---|
2021年9月30日 | 入选第三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名单 |
2019年2月 | 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
2018年 | “自治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高校 |
2014年9月 |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