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东北大学公众号

东北大学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辽宁沈阳市
公众号ID:neu-1923
公众号分类:教育 - 学校
关于公众号:

“东北大学”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东北大学,属于教育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自强不息,知行合一!东北大学官方微信订阅号。

开发/运营主体:东北大学

关于主体:东北大学是中国辽宁省沈阳市公办高校。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东北大学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公众号主体介绍东北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东北大学是由东北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辽宁省和沈阳市共建。是国家首轮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强基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全国16所工科重点大学科技联盟、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第三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等。

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被迫流亡办学,先后辗转于北平、西安、开封、四川三台等地。1949年3月,在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理学院(部分)的基础上成立沈阳工学院。1950年8月,定名为东北工学院。1960年10月,学校被中央确定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1987年8月,东北工学院秦皇岛分院成立(现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1993年3月,复名为东北大学。1997年1月,原沈阳黄金学院并入东北大学。1998年9月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主校区位于沈阳,有南湖、浑南、沈河等3个校区,在秦皇岛市设有分校,在佛山市设有佛山研究生创新学院,总占地面积264·6万平方米;有专任教师2860人,全日制在校生5万余人,学校设有研究生院、24个学院(部),80个本科专业;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辽宁省“双一流”建设学科11个,设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7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6个、博士后流动站23个。

历史沿革

办校史略

1902年,奉天总督赵尔巽兴办奉天大学堂。1921年初,奉天教育厅长谢荫昌向时任东三省巡阅使张作霖建议,为了使东北富强,不受外人侵略,必须兴办大学教育,培养各方面人才。同年10月29日,奉天省议会正式向奉天省长公署提交了“联合吉黑两省创办东北大学”的议案。1922年春,东北大学筹备委员会成立,以沈阳高等师范学校(前身是奉天大学堂)为基础开办理、工两科,以沈阳文学专门学校(1905年成立)为基础开办文、法两科。1923年4月26日,奉天省公署正式启用了东北大学的校印。同年10月24日,东北大学迎来了其首届开学典礼。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设有研究生院、24个学院(部),开设80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学科门类的学科体系。

东北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二级学院本科专业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法学、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思想政治教育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日语、俄语、德语
东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表演(下设西洋管弦(打击)乐其演奏、键盘演奏、中国乐器演奏、声乐演唱(美声、民声)4个专业),设计学(下设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金融学、经济学
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应用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工程力学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矿物加工工程、安全工程、土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测绘工程、环境工程、采矿工程、智能采矿工程
东北大学冶金学院冶金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环境科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机械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工业设计、智能制造工程
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工业智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科学与技术
东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东北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数字媒体技术
东北大学医学与生物信息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智能医学工程
东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生物工程、生物制药
东北大学江河建筑学院建筑学、城乡规划
东北大学机器人科学与工程学院机器人工程
东北大学体育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训练
东北大学未来技术学院人工智能
东北大学国防教育学院-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东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东北大学悉尼智能科技学院-
注:表格内容与学校官网简介页面数据不一致,此表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8月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7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6个、博士后流动站23个。有5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分别是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地球科学。
东北大学学科建设
类别学科名称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采矿工程、科学技术哲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矿物加工工程
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冶金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省“双一流”建设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机械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化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
一级学科辽宁省重点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辽宁省重点学科科学技术哲学、产业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用数学、凝聚态物理、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力学、热能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结构工程、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化学工艺、矿产普查与勘探、环境科学、企业管理、行政管理
辽宁省重点培育学科金融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哲学、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物理学、化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艺术学理论
博士专业学位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
一级学科硕士点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艺术学理论、设计学
硕士专业学位应用统计、国际商务、体育、翻译、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工程管理、艺术
博士后流动站哲学、物理学、化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艺术学理论
注:此表只列出部分学科建设,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8月

师资力量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建有100多个研究机构,其中国家级科技基地12个。有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前沿科学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等多个科研平台。
东北大学科研平台
类别名称
国家重点实验室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
深部金属矿智能开采与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
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国家级前沿科学中心工业智能与系统优化国家级前沿科学中心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冶金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轧制技术研究基地)
难采选铁矿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轧制技术研究基地)
难采选铁矿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真空技术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合作)
铝电子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合作)
电磁冶金技术及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国家研究中心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腐蚀与防护分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材料各向异性与织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多金属共生矿生态化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航空动力装备振动及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
深部金属矿山安全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智能工业数据解析与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医学影像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材料先进制备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特殊钢先进冶金工艺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复杂网络系统安全保障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流程工业数字化仪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有色金属冶金过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医学成像与智能分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生态环境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材料电磁过程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辽宁省液晶功能高分子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金属材料微结构设计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高档数控机床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特种钢冶炼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采矿工程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机械装备动力学可靠性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数字化装备综合信息处理系统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制造系统与物流优化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复杂装备多学科设计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非煤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矿物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流动分析与装备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冶金资源循环科学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大数据管理与分析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增材制造与再制造用材料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冶金传感器材料及技术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植入器械与界面科学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光纤传感与先进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大型装备智能设计与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轻量化用关键金属结构材料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红外光电材料及微纳器件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冶金工业智能诊断与安全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城市与建筑数字化技术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医学影像计算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智能科学与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专业技术创新中心辽宁省cad/cam应用专业技术创新中心
辽宁省嵌入式软件专业技术创新中心
辽宁省设备诊断专业技术创新中心
辽宁省矿物材料专业技术创新中心
辽宁省高新过滤材料专业技术创新中心
辽宁省节能冶金装备与智能检测专业技术创新中心
辽宁省云计算专业技术创新中心
辽宁省特殊钢电冶金专业技术创新中心
辽宁省城市智能交通与物流专业技术创新中心
辽宁省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辽宁省金属材料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中心
辽宁省基于大数据的信息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中心
辽宁省工程实验室辽宁省电磁冶金工程实验室
辽宁省轧制过程控制工程实验室
辽宁省智能工业数据解析与优化技术工程实验室
辽宁省难采选铁矿石高效开发利用技术工程实验室
辽宁省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镁合金工程研究中心
辽宁省机器人智能感知与交互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校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高校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高校材料电磁过程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高校新材料技术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高校现代冶金技术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高校采矿工程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高校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高校面向先进装备业的嵌入式技术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高校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高校微流控芯片及流动分析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高校硼资源生态化综合利用技术与硼材料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高校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辽宁省高校数字化设计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沈阳市科技基地沈阳市机械振动与产品动态设计重点实验室
沈阳市传感器网络重点实验室
沈阳市高性能磁材料薄膜材料重点实验室
沈阳市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沈阳市煤炭提质与洁净煤技术重点实验室
沈阳市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沈阳市工业生态重点实验室
沈阳市生物机械与表面工程重点实验室
沈阳市高档数控机床重点实验室
沈阳市智能机器人重点实验室
沈阳市冷弯型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沈阳市非金属矿高效加工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沈阳市嵌入式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沈阳市真空镀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沈阳市物联网应用基础研究工程实验室
沈阳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注:此表只列出部分科研平台,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8月,参考资料: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国家级科技奖励16项,在《science》《nature》等顶级期刊发表了一批高水平科技论文,涵盖众多前沿领域重要成果。
国家科技奖励
年度奖项项目主持人
202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大型金属坯料制备电磁调控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和应用王强
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分布式动态系统的自学习优化协同控制理论与方法张化光
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钢材热轧过程氧化行为控制技术开发及应用刘振宇
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连铸凝固末端重压下技术开发与应用朱苗勇
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生产全流程多目标动态优化决策与控制一体化理论及应用柴天佑
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高品质特殊钢绿色高效电渣重熔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姜周华
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贫杂铁矿石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集成与工业示范邵安林
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热轧板带钢新一代控轧控冷技术及应用王昭东
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钢铁生产与物流调度关键技术及应用唐立新
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等级中厚钢板连续辊式淬火关键技术、装备及应用王昭东
2013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耗能设备智能运行反馈控制技术柴天佑
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现代轧制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创新平台王国栋
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面向节能的复杂配电网监测控制与故障诊断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张化光
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振动利用与控制工程的若干关键理论、技术及应用闻邦椿
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混合智能优化控制技术及应用柴天佑
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岩石破裂过程失稳理论及其工程应用唐春安
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金矿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柴天佑
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板带钢轧制过程的智能优化与数模调优王国栋
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多媒体数据库管理系统open base刘积仁
注:只统计该校第一完成单位
省部级研究成果
奖项成果名称
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复杂动态系统智能优化理论与方法
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面向行业应用的智能云网管控技术及平台
辽宁省科学进步一等奖铝中氢的感知机理及电化学测氢技术研发及应用
辽宁省科学进步一等奖高品质带钢冷轧智能化核心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
辽宁省科学进步一等奖深埋隧道即时型岩爆能量机制、智能预警与控制技术
辽宁省科学进步一等奖粉尘爆炸抑爆泄爆关键技术及装备
辽宁省科学进步一等奖基于预氧化技术的集约型超高强钢镀锌双相钢系列产品开发
注:此表只列出部分研究成果,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8月

学术资源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标

学校校标为双圆套圆形徽标。其颜色为校色蓝和白两色;中间是由山水组成的图案,以白山黑水代表学校所处的地域;双圆间上方为张学良题写的“东北大学”校名;下方有“1923”字样,代表学校的建校时间;左右两侧分别为“northeastern”和“university”。校标的原设计是中国国徽的设计者著名建筑学家林徽因教授于1929的作品。截至2024年8月的校标是在此基础上做了个别修改,主要是加入了张学良老校长1992年为东大题写的校名。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12月,在沈阳建有南湖校区、浑南校区和沈河校区,在秦皇岛市设有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在佛山设有佛山研究生创新学院。占地总面积26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4万平方米。

南湖校区

东北大学南湖校区地址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3号巷11号,是学校法定注册地址。截至2018年9月,南湖校区有10个宿舍楼、1个留学生公寓、1个培训学生公寓;场地设施有五五体育场、五四体育场、刘长春体育馆;教学场馆有汉卿会堂、逸夫楼、宁恩承图书馆、机电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采矿馆、冶金馆等多栋建筑。

浑南校区

东北大学浑南校区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创新路195号,距东北大学南湖校区16公里。截至2024年8月,浑南校区占地总面积89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投入使用室内建筑面积38·7万平方米,包括图书馆、信息学馆、生命学馆、文管学馆、建筑学馆、1号教学楼、生命医学实验室(校医院)、体育馆(风雨操场)、体育场(看台)、5栋学生宿舍、学生生活服务中心、学生中心、科技成果展示中心、能源动力中心、中心变电所、垃圾处理房等21栋室内建筑,此外还有室外的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田径场4个室外体育场投入使用。截至2024年8月,入驻学院包括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医学与生物信息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江河建筑学院、机器人科学与工程学院9个学院,在籍学生12700余人,常驻教职工930人左右,第三方服务单位员工近740余人,浑南校区师生员工共计14370人。
浑南校区

沈河校区

东北大学沈河校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东路89号,与南湖校区相距约6公里,与浑南校区相距约15公里。截至2024年8月,沈河校区占地面积220605·57平方米。拥有教学楼、实验楼、学生食堂、学生宿舍、家属住宅等建筑。

秦皇岛分校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东北大学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郭海
校长冯夏庭
学术委员会主任柴天佑
党委副书记孙正林、张皓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豪伟
副校长徐峰、唐立新、王强、王兴伟、王辉
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6月

历任领导

历任领导
姓名任职时间职务
王永江1923年4月至1927年10月东北大学校长
刘尚清1927年11月至1928年8月东北大学校长
张学良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东北大学校长
1993年3月东北大学名誉校长、东北大学名誉董事长
宁恩承1931年3月至1933年3月东北大学秘书长、代校长
王卓然1933年3月至1936年8月东北大学秘书长、代校长
周鲸文1936年8月至1937年1月东北大学秘书主任、代理校长
臧启芳1937年1月至1947年4月东北大学校长
刘树勋1947年6月至1949年2月东北大学校长
崔九卿1948年8月至1949年2月东北大学代理校长
阎沛霖1949年2月至1950年8月沈阳工学院院长
1951年3月至1952年8月东北工学院党组书记
靳树梁1950年8月至1964年7月东北工学院院长
高景芝1951年11月至1952年8月东北工学院党委书记
汪之力1952年8月至1956年8月东北工学院党组书记
佟冬1952年8月至1953年1月东北工学院党委书记
吴健1953年1月至1955年4月东北工学院党委书记
柳文1955年4月至1959年1月东北工学院党委书记
柳运光1959年4月至1965年8月东北工学院党委书记
霍遇吾1973年3月至1977年4月东北工学院党委书记
康敏庄1977年11月至1981年5月中共东北工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
1981年6月至1983年3月中共东北工学院党委书记
毕克桢1981年5月至1984年2月东北工学院院长
董桂林1983年3月至1986年6月东北工学院党委书记
陆钟武1984年2月至1991年1月东北工学院院长
费寿林1987年2月至1993年3月东北工学院党委书记
1993年3月至1995年3月东北大学党委书记
蒋仲乐1991年1月东北工学院院长
1993年3月至1995年3月东北大学校长
1995年3月至1998年7月东北大学党委书记
赫冀成1995年3月东北大学校长
1998年7月东北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2002年8月至2011年1月东北大学校长
孙家学2002年8月至2016年9月东北大学党委书记
丁烈云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东北大学校长
赵继2014年6月起至2021年2月东北大学校长
熊晓梅2016年9月至2023年6月东北大学党委书记
参考资料截至2025年6月:

校园环境

刘长春体育馆

刘长春体育馆是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共建东北大学“985工程”一期建设项目,由沈阳市政府投资建设。截至2023年4月,体育馆位于体育场南侧,总建筑面积10992·81平方米,地上3层,地下1层,建筑主体高度为23·98米。体育馆内座席总数为4132个。馆内共可提供3块篮球场地、28块乒乓球场地,可以举行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多种体育比赛。体育馆外西侧广场上,竖立了一座刘长春青铜塑像,塑像以刘长春在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赛场上右脚尖触地的照片为原型创作,人像高2·7米,大理石底座高1·9米。以纪念在东北大学的舞台上成长起来的“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

汉卿会堂

校友情况

东北大学在政界、商界、科教界、文娱界都有知名校友,如梁思成、林徽因、师昌绪、马培华、刘长春、单田芳、李一良等人。

两院院士

两院院士
窦世学师昌绪闻邦椿陆钟武张嗣瀛
柴天佑王国栋冯夏庭唐立新王淀佐
左铁镛干勇孙传尧周廉于润沧
张懿刘宝琛钱鸣高黄崇祺刘炯天
雒建斌徐德龙丁烈云邵安林逯高清
余艾冰陈道伦张东晓戴琼海黄小卫
王国法裴文国吴开明邱竹贤方肇伦
钱临照马在田徐旭常靳树梁张捷迁
石志仁刘仙洲刘承钊刘崇乐肖公权
庄长恭纪育澧李先闻杨荣国柳诒徵
赵飞克杨锦宗黄文熙梁思成蔡方荫
傅鹰----
注:此表只列出部分知名校友,排名不分先后,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8月,参考资料:

所获荣誉

学校排名

2024年,东北大学在us news(《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发布的全球最佳大学排行榜中,综合排名位居全球第492名,亚洲第119名,中国第63名。

2024年,东北大学在times higher education(《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的2024年世界大学排名中,排名位居601-800名。

截至2024年8月,东北大学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39名。

学校荣誉

东北大学部分学校荣誉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
2011年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7年4月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
2017年9月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2021年3月获评“辽宁省文明校园”
2021年9月入选第三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名单
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2022年4月东北大学冬奥志愿服务团队被表彰为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河北省先进集体
2022年9月东北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
2022年11月获评辽宁省2022年青年就业见习示范基地
2023年2月2022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
2024年6月2021-2023年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
2024年9月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
2025年5月入选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名单
注:此表只列出部分学校荣誉,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9月

学校地址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3巷11号

重大事件

主词条:7·23东北大学学生参观矿企坠落溺亡事件

2025年7月23日10时20分许,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参观学习浮选工艺过程中,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经全力施救,6人被救出后,医护人员确认已溺亡。另有1名老师受伤。7月24日,针对“6名大学生在中国黄金一选矿厂溺亡”一事,东北大学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科工作人员表示,东北大学会统一向社会发布调查情况。该工作人员表示,正在整理该起事故相关的材料。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