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日报百科
《沈阳日报》是中共沈阳市委机关报。办报宗旨:责任媒体服务民生。《沈阳日报》是在全国较有影响力的党报,前身是《工人报》,创刊于1948年12月,1949年12月20日改为《沈阳日报》。
《沈阳日报》是沈阳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中共沈阳市委、市政府机关报,对开二十四版,1994年初,沈阳日报社经过多方筹措资金,投入四千多万元人民币,引进德国曼罗兰彩色高速印刷系统,成为全国首家天天彩印的中心城市综合性日报。
2019年3月21日,获得“全国党媒优秀扶贫报道”奖项。
历史沿革
《沈阳日报》1982年改为对开四版大报,1992年扩为对开八版,1995年扩为对开十二版,1999年3月10日扩为对开16版(每周六、日为四版),集思想性、时效性、可读性为一体,现已成为辽沈地区最受读者欢迎的报纸之一。2008年,《沈阳日报》日均发行量达28万份,其中整订18万份,零售8万份,中高档写字间等派送和赠阅2万份,是东北地区党报中版面最多、发行量最大的报纸。高居中东北三省党报之首。发行范围立足沈阳,辐射东北地区,集中覆盖沈阳市及周边地区,是辽沈地区的主流媒体之一。
报刊版面
除及时报道国内外重要新闻外,还开设了体育、信息、读者来信、健康常乐、消费天地、文化新闻、法庭内外、社会热点、网络与信息、金融证券等等几十个专版和专栏。
荣誉奖项
2019年3月21日,《沈阳日报》获得由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与中国平安联合发起的“村暖花开·乡村扶贫扶志典型人物”评选活动“全国党媒优秀扶贫报道”奖项。
服务宗旨
高效传递——日均发行量28万份,其中征订18万份,零售8万份,中高档写字间等派送和赠阅2万份,高居东北三省党报之首。发行范围立足沈阳,辐射东北地区,集中覆盖沈阳市及周边地区,是辽沈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
高端接触——读者群以中高层消费者为主,消费意识强烈,投资理念先进,独立性个性化明显,是沈城的主力消费人群。各大银行vip会员都是《沈阳日报》的征订户,读者中大部分是省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公务员、管理人员,具有高素质、高层次、高收入、高消费的特点,对经济报道、消费热点和金融理财类报道十分关注。集团购买的决策层基本上是《沈阳日报》的忠实读者。
公众号主体介绍沈阳日报社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沈阳日报社原指中共沈阳市委机关报《沈阳日报》所在机构形成的地名实体,其前身《工人报》创刊于1948年12月20日。该地名曾位于沈阳市沈河区北三经街67号,地处彩塔片区核心发展板块。作为区域性文化地标,曾举办沈阳地名历史图文展览等文化活动,2022年与政府部门合作成立全媒体工作室拓展传播职能。随着城市更新规划推进,该地名实体逐步融入三经九纬文化片区建设。
历史沿革
《沈阳日报》前身为1948年12月20日创刊的《工人报》,1956年1月改为现名。作为全国首家实现天天彩印的中心城市党报,其驻地逐渐形成具有标识性的地名实体。该地名因承担市委机关报职能而确立,在2016年媒体融合改革中组建沈阳日报报业集团。
地理特征
实体位置位于沈阳市沈河区北三经街67号,地处彩塔片区35个核心发展板块之一。东邻沈阳金廊城市中轴线,西接三经九纬历史街巷体系,2023年所在区域被规划为青年友好型街区示范区域。
文化活动
2022年9月承办"地录古今 名呈万象"沈阳地名历史图文展览,通过42块展板呈现城市地名演变。该活动直接使用"沈阳日报社"作为主办单位名称,印证其作为文化地标的公共属性。
机构变迁
2022年6月起先后与市红十字会、市台办等机构共建全媒体工作室,至2022年8月已设立38家分支机构。机构持续开展政策解读类栏目,2020年3月通过《民生连线》栏目进行不动产登记政策直播。
现状与规划
2023年沈河区政府将该区域纳入三经九纬文化片区建设规划,计划依托沈阳日报社园区打造文化创意中心。现存建筑群作为"沈阳市文化创意中心"潜在核心区,通过招商引资推进媒体产业链延伸。截至2023年6月,沈阳日报报业集团仍在该地点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