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药学学院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大连理工大学学术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5月,大连理工大学建有1个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4个国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个科技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4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1个国家知识产权(辽宁)培训基地,1个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全国首批);1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辽宁应用数学中心,35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12个辽宁省专业技术创新中心,15个辽宁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水利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1个全国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9个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7个省级新型智库,1个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4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0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全国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
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机构(部分)
级别科研平台
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性能精密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
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船舶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电子政务模拟仿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业装备节能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先进装备设计与cae软件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桥梁与隧道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制造管理信息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消防与应急救援国家工程实验室
热能综合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大学科技园大连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大连理工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国家级技术中心大连理工大学国家振动与强度测试中心
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辽宁绿色化学化工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
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天然气水合物安全高效开采研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结构优化理论与应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海洋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超分子化学与催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装备智能控制与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社会计算与认知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智能生物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工业装备监测与控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模塑制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先进高分子及复合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低碳能源与碳封存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辽宁省实验室辽宁黄海实验室
辽宁省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微纳米技术及系统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内燃机技术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工业设备先进控制系统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生物基化学品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制造管理信息化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载能束冶金与先进材料制备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先进光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先进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分子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数字媒体处理与传输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新能源汽车动力控制及整车技术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海水淡化重点实验室辽宁省能源材料化工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集成电路与生物医学电子系统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土木基础设施安全监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化工资源清洁利用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泛在网络与服务软件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分子识别与成像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凝固控制与数字化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水资源调控与防洪减灾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数字化设计与智能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空天飞行器前沿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复杂能源转换和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能源材料及器件重点实验室辽宁省低碳资源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蛋白质修饰与疾病发生重点实验室辽宁省计算数学与数据智能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感知与理解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工业装备数字孪生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辽宁应用数学中心
辽宁省先进复合材料高性能制造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化工安全与应急技术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先进薄膜与集成电路刻蚀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城市绿色健康设计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辽宁省先进装备设计与cae软件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电子政务工程研究中心
辽宁省制造执行系统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桥梁与隧道安全技术工程实验室
辽宁省先进高分子材料工程实验室辽宁省新能源材料载能束冶金装备工程实验室
辽宁省绿色建筑与节能工程实验室辽宁省深海浮动结构工程实验室
辽宁省烟气余热利用装备防腐蚀工程实验室辽宁省硼镁特种功能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工程实验室
辽宁省石化行业高效节能分离技术工程实验室辽宁省重化工难处理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辽宁省海洋智能系统与高端芯片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高熵合金工程实验室
辽宁省能源动力系统碳中和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智能化工材料专业技术创新中心
辽宁省船舶设计制造专业技术创新中心辽宁省高性能树脂材料专业技术创新中心
辽宁省工业生态与环境专业技术创新中心辽宁省车辆先进设计制造专业技术创新中心
辽宁省起重机械专业技术创新中心辽宁省工业装备分布式控制专业技术创新中心
辽宁省物联网与协同感知专业技术创新中心辽宁省激光3d打印装备及应用专业技术创新中心
辽宁省极地海洋专业技术创新中心辽宁省水化学与水质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辽宁省工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及利用专业技术创新中心
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辽宁绿色化学化工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辽宁工程防灾减灾协同创新中心
辽宁工程科学计算与cae软件研发协同创新中心辽宁清洁能源动力协同创新中心
资料来源:截至2024年5月

科研成果

截至2025年5月,学校共获国家科技成果奖励66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36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1项;牵头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214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中国专利奖金奖3项、银奖3项、优秀奖15项。
科研成果(部分)
年度获奖类别项目名称主持人
2023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模拟空天环境下多维动态力精密测量技术与应用刘巍
202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东北地区跨流域水资源高效调控技术与应用张弛
2021年中国专利奖金奖一种制备氢化c9石油树脂的方法-
2021年中国专利奖优秀奖一种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力学特性可视化试验装置-
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非线性切换系统的分析与控制孙希明
2020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强化废水生化处理的电子调控技术与应用全燮
2020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血液细胞荧光成像染料的创制及应用樊江莉
2020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航天新型轻质高承载结构及其高效优化设计技术与应用王博
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团队)大连理工大学高性能精密制造创新团队郭东明
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演化理论与调控方法宋永臣
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复杂约束下结构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郭旭
201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大尺寸硅片超精密磨削技术与装备康仁科
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膜法高效回收与减排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气体贺高红
2017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高质高效加工技术与装备贾振元
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超高层建筑钢骨高强混凝土结构体系抗震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贾金青
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基团功能强化的新型反应性染料创制与应用张淑芬
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大型结构光纤传感监测关键技术及其同步采集装备李宏男
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高性能铜合金连铸凝固过程电磁调控技术及应用李廷举
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关联面形约束的大型复杂曲面零件加工技术与装备贾振元
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荧光染料识别与响应调控的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彭孝军
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土石坝抗震设计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孔宪京
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提高光催化环境污染控制过程能量效率的方法及应用基础研究全燮
2011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杂萘联苯聚醚腈砜系列高性能树脂及其应用新技术蹇锡高
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基于模拟关系的计算力学辛理论体系和数值方法钟万勰
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含烃石化尾气梯级耦合膜分离技术的研发与工业应用贺高红
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工程结构抗灾控制新技术与工程应用李宏男
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核电厂地基及防护构筑物的抗震安全评价及其工程实践孔宪京
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复杂防洪调度系统的多目标决策及径流预报理论程春田
2008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硬脆材料复杂曲面零件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郭东明
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多高层建筑多维抗震分析与振动控制-理论及工程应用李宏男
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开孔消浪沉箱结构波浪力计算方法的研究及应用李玉成
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硅择形沸石的研制及其在烃转化中的应用王祥生
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从活性染料到反应性染色的理论与实践杨锦宗
注:名单不完整,截至2024年5月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5年6月,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拥有一个主馆三个分馆五座馆舍:主馆坐拥主校区的伯川图书馆和令希图书馆两座馆舍,三个分馆分别是开发区校区分馆、盘锦校区分馆和马克思主义分馆,五座馆舍总建筑面积83000平方米。图书馆设施一流、功能现代、馆藏丰富、管理先进。有实体馆藏累计392余万册(件),中外文电子图书约190万册,订购90个平台227个数据库、中外文电子期刊3·47万种,形成以理工科为主,兼顾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等学科的多类型、多语种、多载体的完整馆藏体系。

学术期刊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创刊于1950年,是由大连理工大学主办的综合性科学技术类学术性双月刊;主要报道中国海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并开设院士学术论文专题、资深教授学术论文专题、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成果报道、博士后研究成果报道等;是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综合性科学技术”核心期刊。曾荣获首届中国期刊奖提名奖、教育部科学技术司优秀期刊一等奖、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会精品期刊和优秀期刊、辽宁省新闻出版局一级期刊等。被多家中国国内外检索工具收录为源刊。

《计算力学学报》创刊于1984年2月,原名《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是教育部主管,大连理工大学和中国力学学会联合主办的专业学术性期刊;该刊主要设有学术论文、综合评述、工程应用、研究简报、程序设计和程序绍、短文、专题讲座等栏目,主要刊登计算力学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是中国"力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应用力学评论》、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波兰《哥白尼索引》(ic)核心期刊,被《中国力学文摘》《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收录,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文摘杂志》等数据库全文收录。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大连理工大学主办,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社科类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季刊);该刊主要设有经济与管理、公共管理、教育研究、哲学研究等栏目,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以及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等学科门类;注重对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的基本问题、热点、难点及前沿理论的研究,所刊载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四大检索机构转载,并是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来源期刊。

《热科学与技术》创刊于2002年9月,是由教育部主管,大连理工大学主办,中国国内外发行的学术期刊;设有学术论文、综合评述、工程应用、新技术开发、研究简报、程序介绍、短文、专题讲座、学术动态、学术讨论等栏目,主要刊登与热科学与技术相关的研究开发成果和实践经验。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由教育部主管,大连理工大学主办,于2008年元月创刊并双月发行。是以推进本土化管理理论研究为宗旨的学术期刊,主要刊发以案例研究为主的中国情境化管理理论等研究成果,设有战略与组织、创新与创业、营销与服务等栏目。入编2020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为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会刊、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管理案例研究专业委员会会刊。列入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全文收录期刊。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research with applications》《数学研究及应用(英文版)》创刊于1981年,从2012年起以此刊名出版,由大连理工大学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联合主办,为双月刊,主要发表数学理论及应用数学方面的有创造性论文,被美国《mathematical reviews》(mr)、《current mathematical publications》(cmp)、德国《zentralblatt für mathematical und ihre grenzgebiete》以及俄罗斯《文摘杂志》等多个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国内期刊检索数据库基本都收录该刊,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核心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