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1980年6月20日,中美两国政府代表在北京签署了《中美合作举办中国工业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的谅解备忘录》;8月,中国工业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与大连工学院管理工程系成立,二者为同一实体。
1984年9月,中国工业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合作举办第一期mba班,录取39人。
1985年11月,大连理工大学经教育部批准组建管理学院,是中国国内最早成立管理学院的单位之一。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2年5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共开设5个本科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工商管理、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自2020年起,学院打通所有本科专业,设置“经济管理实验班”,按照工商管理类一个专业志愿进行招生。专业采取“两年宽口径培养和两年专业方向聚焦相结合”的“2+2”培养模式:前两年进入“经济管理实验班”进行培养,两年后在学生自愿申请的基础上,尊重学生个性,进行专业选择。)师资力量
据2022年5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共有专职教师科研人员166人,其中教授54人,副教授67人,助理教授、讲师30人,专职科研人员15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9人,有1个省部级教学团队。类别 | 姓名/名称 |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王众托 |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 胡祥培 |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 胡祥培 |
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 | 王众托 |
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 胡祥培 |
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 孙玉涛 |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 | 王延章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 陈艳莹、郭崇慧、胡祥培、李文立、李延喜、秦学志、苏敬勤、王建军、张米尔 |
省部级教学团队 | 管理案例教学团队 |
学科建设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2年5月学院官网显示,经管学院下设有10个研究所,2个国家级工程中心,3个省部级工程中心,1个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新型智库,1个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2个省部级协同创新基地,2个国际合作平台,1个校级研究中心,6个市级基地、实验室,3个大连市社科院智库研究基地,4个大连市社科联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1个国家级创新群体,2个省部级创新团队。
研究所 | 系统工程研究所信息与决策技术研究所信息系统与商业分析研究所智慧商务物流研究所创新与创业研究所企业管理研究所运营管理研究所旅游与环境管理研究所经济研究所金融与会计研究所 |
---|---|
国家级工程中心 | 电子政务模拟仿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制造管理信息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
省部级工程中心 | 辽宁省电子政务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制制造管理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制造执行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
省重点实验室 | 辽宁省制造管理信息化重点实验室 |
辽宁省省级重点新型智库 | 大连理工大学科技创新创业与产业转型研究中心 |
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 科技产业创新与创业重点研究基地 |
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 | 辽宁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研究基地辽宁省现代服务业研究基地 |
省部级基地 | 辽宁省登沙河精品钢材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基地辽宁省旅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基地 |
国际合作平台 | dut-massachusetts universitydut-australian federal university |
校级平台 | 大连理工大学大数据与智能决策研究中心 |
市级基地、实验室 | 大连市数据科学与知识管理重点实验室大连市制造管理信息化工程实验室大连市制造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连市制造管理信息化重点实验室大连市金融中心建设研究基地大连市电子商务重点实验室 |
大连市社科院智库研究基地 | 大连市大数据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大连市港口经济与管理研究基地“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研究中心 |
大连市社科联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 | 大连市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大连市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基地大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基地大连市产业金融研究基地 |
云南省保山市下属独立法人资格事业单位 | 滇西产业发展研究院 |
全国mba教指委 | 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 |
国家级创新群体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 |
省部级创新团队 | 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 |
研究成果
据2022年5月学院官网显示,经济管理学院已在重大装备制造信息化、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工程、企业生态创新工程、大数据与智能决策、项目管理、创新创业知识产权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提出了基于信息与知识管理的制造信息化复杂系统优化理论和创新机制,研发了面向国家政府部门、重点企业的决策支持系统。学院每年不仅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各类科研项目,而且帮助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管理决策和解决实际问题,学院近五年科研进款合计8663·92万元;近五年年均发表学术论文二百篇左右。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主持人 | 获批时间 |
---|---|---|---|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科技管理与运行机制 | 孙玉涛 | 2019 |
重点项目 | 大数据环境下的微观信用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 迟国泰 | 2017 |
重点项目 | 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项目治理研究 | 宋金波 | 2017 |
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 | 新技术环境下的组织创新研究 | 苏敬勤 | 2016 |
重点项目 | 物联网环境下基于情景的在线智能调度优化方法 | 胡祥培 | 2015 |
重点项目 | 大数据环境下知识融合与服务的方法及其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研究 | 王延章 | 2015 |
创新研究群体 | 新兴电子商务的信息与物流管理 | 胡祥培 | 2014 |
重点项目 | 社会化商务中参与者的信誉与信任机理及交易决策研究 | 李文立 | 2014 |
重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 绿色增长理论与实践的国际比较研究 | 武春友 | 2013 |
重点项目 | 非常规突发事件演化分析和应对决策的支持模型集成原理与方法 | 王延章 | 2010 |
重点项目 | 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的知识协调管理若干理论与方法研究 | 党延忠 | 2010 |
重点项目 | porc框架下的中国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国际化的理论与政策研究 | 苏敬勤 | 2010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 朱庆华 | 2010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 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 | 胡祥培 | 2007 |
重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 知识集成与知识创新的基础理论研究 | 王众托 | 2006 |
重点项目 | 互联网环境下的关系营销理论创新研究 | 董大海 | 2005 |
重点项目 | 企业(组织)知识管理若干基础科学问题研究 | 王众托 | 2004 |
重点项目 | 电子商务环境下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 | 杨德礼 | 2000 |
重点项目 | 信息技术对管理变革的影响及信息管理研究 | 王众托 | 1996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主持人 | 获批时间 |
---|---|---|---|
重大项目 | 我国区域港口群的优化整合与环境协调策略研究 | 鲁渤 | 2020 |
重大项目 | 新形势下我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 | 孙玉涛 | 2020 |
重大项目 | “一带一路”国家资金融通机制设计及资金配置效率评价体系研究 | 李延喜 | 2018 |
重点项目 | 大气污染区域协同治理机制研究 | 杨光飞 | 2018 |
重点项目 | 区域中心城市绿色转型要素的协同演化研究 | 武春友 | 2014 |
重大项目 | 加快我国传统产业向中高端升级发展的微观机制和政策创新研究 | 原毅军 | 2014 |
重点项目 | 污染减排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传导机制及政策研究 | 原毅军 | 2011 |
重大项目 |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评价体系 | 迟国泰 | 2006 |
序号 | 项目名称 | 获奖名称 | 等级 | 类别 | 获奖人排序 | 获奖年份 |
---|---|---|---|---|---|---|
1 | 死亡率风险证券化:债券类产品的设计与定价研究 | 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 三等奖 | 省部级 | 尚勤 | 2020 |
2 | demystifying central government r&d spendingin china—should funding focus on scientificresearch? | 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 青年成果奖 | 省部级 | 孙玉涛 | 2020 |
3 | 中国企业引进型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 | 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 青年成果奖 | 省部级 | 林海芬 | 2020 |
4 |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征形态、演化规律和应急处置优化 | 辽宁省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省部级 | 叶鑫 | 2019 |
5 | 创业导向对在孵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孵化环境调节作用视角 | 第六届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2013-2015) | 一等奖 | 省部级 | 王国红 | 2018 |
6 |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研究 | 第六届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2013-2015) | 一等奖 | 省部级 | 刘凤朝,孙玉涛,马荣康 | 2018 |
7 | 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优化理论、模型与应用 | 第六届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2013-2015) | 二等奖 | 省部级 | 迟国泰 | 2018 |
8 | 亚洲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合作问题研究 | 第六届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2013-2015) | 二等奖 | 省部级 | 逯宇铎等 | 2018 |
9 | 死亡率风险证券化:债券类产品的设计与定价研究 | 第六届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2013-2015) | 二等奖 | 省部级 | 尚勤 | 2018 |
10 | 补贴、寻租成本与加成率——基于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的实证研究 | 第六届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2013-2015) | 二等奖 | 省部级 | 任曙明 | 2018 |
11 | 复杂生产过程集成化管理理论与方法——基于钢铁企业生产物流管理视角 | 第六届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2013-2015) | 二等奖 | 省部级 | 薄洪光 | 2018 |
12 | 公路bot项目收费价格和特许期的联动调整决策 | 第六届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2013-2015) | 二等奖 | 省部级 | 宋金波 | 2018 |
13 | 流域生态补偿意愿的wtp与wta差异性研究:基于辽河中游地区居民的cvm调查 | 第六届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2013-2015) | 二等奖 | 省部级 | 徐大伟 | 2018 |
14 | 意愿对供应链知识共享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六届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2013-2015) | 二等奖 | 省部级 | 冯长利 | 2018 |
15 | 中国出口企业是否存在“利润率溢价”?——基于随机占优和广义倾向指数匹配方法的经验研究 | 第六届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2013-2015) | 二等奖 | 省部级 | 苏振东 | 2018 |
16 | 环境规制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 第六届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2013-2015) | 二等奖 | 省部级 | 原毅军 | 2018 |
17 | 买方势力对工艺创新与产品创新的异质性影响 | 第六届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2013-2015) | 二等奖 | 省部级 | 孙晓华 | 2018 |
18 | 基于生态位模型的辽宁省城市人力资源生态系统评价研究 | 第六届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2013-2015) | 二等奖 | 省部级 | 商华 | 2018 |
19 | 基于空间效应视角的中国区域创新收敛性分析 | 第六届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2013-2015) | 三等奖 | 省部级 | 潘雄锋 | 2018 |
20 | 基于资源演化的跨国公司在华合资企业控制权的动态配置——科隆公司的案例研究 | 第六届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2013-2015) | 三等奖 | 省部级 | 崔淼 | 2018 |
21 | 考虑公众心理风险感知的应急物资优化调度 | 第六届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2013-2015) | 三等奖 | 省部级 | 王旭坪 | 2018 |
22 | 美国农业补贴政策研究 | 第六届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2013-2015) | 三等奖 | 省部级 | 陈阵 | 2018 |
23 | 企业并购申报制度的经济学研究 | 第六届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2013-2015) | 三等奖 | 省部级 | 董维刚 | 2018 |
24 | 管理案例采编 | 第六届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2013-2015) | 三等奖 | 省部级 | 朱方伟 | 2018 |
25 | 设立库布其国家级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研究报告 | 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 | 二等奖 | 省部级 | 侯二秀、商华、杨新吉勒图、王峰正、王科唯、吉格迪 | 2017 |
26 | 全球主要股票市场对我国股市的多渠道协同波动溢出效应 | 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 | 三等奖 |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 | 苏木亚、郭崇慧 | 2017 |
27 | 技术创新与产业演化:理论及实证 | 2011-2012年度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 | 一等奖 | 省部级 | 孙晓华 | 2016 |
28 | 政府生产性补贴是否促进了中国企业出口?——基于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的微观计量分析 | 2011-2012年度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 | 一等奖 | 省部级 | 苏振东等 | 2016 |
29 | 中国高端服务业发展研究 | 2011-2012年度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 | 二等奖 | 省部级 | 原毅军等 | 2016 |
30 | 基于wtp和wta的流域生态补偿价值研究:以辽河为例 | 2011-2012年度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 | 二等奖 | 省部级 | 徐大伟等 | 2016 |
31 | 垃圾焚烧发电bot项目的关键风险:多案例研究 | 2011-2012年度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 | 二等奖 | 省部级 | 宋金波、宋丹荣、孙岩 | 2016 |
32 | 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评价研究 | 2011-2012年度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 | 二等奖 | 省部级 | 冯长利等 | 2016 |
33 | 产业间平台合作下的双边定价机制研究——基于对固有收益影响的分析 | 2011-2012年度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 | 三等奖 | 省部级 | 董维刚等 | 2016 |
34 | 工商管理案例研究方法 | 2011-2012年度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 | 三等奖 | 省部级 | 崔淼、苏敬勤 | 2016 |
35 | 国家创新能力成长机理研究 | 2011-2012年度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 | 三等奖 | 省部级 | 孙玉涛、刘凤朝 | 2016 |
36 | 区域产业集成创新系统的协同演化研究 | 2011-2012年度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 | 三等奖 | 省部级 | 王国红、邢蕊、唐丽艳 | 2016 |
37 | 投资者过度自信下上市公司投资短视行为 | 2011-2012年度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 | 三等奖 | 省部级 | 史金艳等 | 2016 |
38 | 网上商店绑定策略对顾客价值影响的实证研究 | 2011-2012年度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 | 三等奖 | 省部级 | 金玉芳等 | 2016 |
39 | 中国的创新政策:演进、制度结构与轨道 | 2011-2012年度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 | 三等奖 | 省部级 | 刘凤朝、孙玉涛 | 2016 |
40 | 一类求解tsp构建型算法的通用改进策略 | 2016年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一等奖 | 省部级 | 饶卫振、王新华、金淳、刘锋 | 2016 |
41 | 东北老工业基地科技支撑全面振兴研究 |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 二等奖 | 省部级 | 刘凤朝、孙玉涛、马荣康、徐茜、刘连峰、张娜、汪锦、赵宏志 | 2015 |
42 | 国家创新能力成长机理研究 |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 三等奖 | 省部级 | 孙玉涛、刘凤朝 | 2015 |
43 | 忻州市公共权力运行及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系统 | 山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 | 三等奖 | 省部级 | 李怀明、边升阳、李彦斌、刘慧君、叶鑫、王延章、王杜娟、王雪华、张碧涛、马占书等 | 2015 |
44 | bot项目特许决策管理 |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 二等奖 | 省部级 | 戴大双,宋金波,王东波,石磊,杨卫华,高丽峰 | 2014 |
45 | 提升辽宁产业丰厚度途径与对策研究 | 辽宁省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省部级 | 刘晓东、邢兰兰、刘凤朝 | 2014 |
46 | 促进辽宁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 | 辽宁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省部级 | 原毅军、张春英、赵德贵、韦建平、张在群、董琨、邢兰兰、孟睿、张叶菲 | 2014 |
47 | bot项目特许决策管理 | 辽宁省第十二届(2009—2010年)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 | 二等奖 | 省部级 | 戴大双、宋金波、王东波、石磊、杨卫华、高丽峰、宋丹荣 | 2014 |
48 | 后发国家产业技术追赶模式研究 | 辽宁省第十二届(2009—2010年)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 | 三等奖 | 省部级 | 洪勇、苏敬勤 | 2014 |
49 | 基于科学发展的综合评价理论、方法与应用 | 辽宁省第十二届(2009—2010年)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 | 二等奖 | 省部级 | 迟国泰 | 2014 |
50 | 嵌入性与中介服务业的市场绩效:中国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 辽宁省第十二届(2009—2010年)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 | 三等奖 | 省部级 | 陈艳莹 | 2014 |
51 | 全球金融危机对辽宁经济平稳增长产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研究—以大连为例 | 辽宁省第十二届(2009—2010年)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 | 二等奖 | 省部级 | 安辉 | 2014 |
52 | 软件服务外包与软件企业成长 | 辽宁省第十二届(2009—2010年)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 | 三等奖 | 省部级 | 原毅军 | 2014 |
53 | 知识溢出与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学习研究 | 辽宁省第十二届(2009—2010年)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 | 三等奖 | 省部级 | 王国红 | 2014 |
54 | 主题图的语义相关度评价方法研究 | 辽宁省第十二届(2009—2010年)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 | 三等奖 | 省部级 | 裘江南 | 2014 |
55 | 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攻关及应用工程 | 辽宁省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省部级 | 刘晓冰 | 2007 |
学术资源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
据2022年5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先后与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以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是亚太商学院组织(aapbs)会员单位。
学院长期致力于学生交流,学生国际化项目开发,吸引优秀留学生到大工交流学习。学院作为大连理工大学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学院,留学生类别涵盖了本、硕、博以及专业学位项目。学院与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英国剑桥大学、日本九州大学、法国北方高等商学院、德国明斯特大学、澳大利亚联邦大学、俄罗斯太平洋国立大学等20余所世界高校开展长期、中期、短期学生交流与学位项目。此外学院开设international mba项目、创立了“国际交流周”,为海外师生来华交流学习搭建平台。
…更多「合作交流」介绍请查阅全文…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院徽
院徽深蓝色,代表海洋,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位于海滨城市,与海相邻。
m——management,e——economics,两个字母代表两个学科门类;两个字母交融,表示管理与经济学科交叉融合,相互依存。上方四个点,表达了学院白手起家,从零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以及做强做大的追求。
精神文化
…更多「文化传统」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