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2年5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共开设5个本科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工商管理、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自2020年起,学院打通所有本科专业,设置“经济管理实验班”,按照工商管理类一个专业志愿进行招生。专业采取“两年宽口径培养和两年专业方向聚焦相结合”的“2+2”培养模式:前两年进入“经济管理实验班”进行培养,两年后在学生自愿申请的基础上,尊重学生个性,进行专业选择。)师资力量
据2022年5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共有专职教师科研人员166人,其中教授54人,副教授67人,助理教授、讲师30人,专职科研人员15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9人,有1个省部级教学团队。类别 | 姓名/名称 |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王众托 |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 胡祥培 |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 胡祥培 |
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 | 王众托 |
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 胡祥培 |
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 孙玉涛 |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 | 王延章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 陈艳莹、郭崇慧、胡祥培、李文立、李延喜、秦学志、苏敬勤、王建军、张米尔 |
省部级教学团队 | 管理案例教学团队 |
学科建设
据2022年5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专硕类别。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一级学科辽宁省重点学科、1个二级学科辽宁省重点学科。
学位授予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金融(mf)、工商管理(mba)、高级工商管理(emba)、工程管理(mem)
一级学科、专业名称 | 二级学科、专业名称 |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2002自主设置) | |
☆☆经济系统分析与管理(2003自主设置) | |
☆☆信息管理与电子政务(2003自主设置) | |
☆☆交通系统工程(2006自主设置) | |
☆☆教育管理(2007自主设置) | |
☆☆工商管理 | ☆☆会计学 |
☆☆企业管理 | |
☆☆旅游管理 |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
☆☆项目管理(2006自主设置) | |
☆☆环境管理(2006自主设置) | |
☆☆知识产权管理(2017自主设置) | |
☆☆投资学(2012自主设置) | |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含:保险学) |
产业经济学 | |
国际贸易学 | |
注:标有☆☆专业为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未标注的为硕士点。 |
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 技术经济与管理 |
一级学科辽宁省重点学科 |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
二级学科辽宁省重点学科 | 产业经济学 |
学科评估
在2017年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院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两个学科同时获得a-级的评价,是中国国内拥有两个a级管理学科的6所商学院之一,应用经济学获得b级的评价;管理工程学科群进入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序列;mba全国评估为a,全国排名第五。在2018年的专业学位评估中,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项目获得a档评价,位居中国国内各高校前7%的梯队。
教学建设
据2022年5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有1个国家级培训基地、1个省级培训基地、1个省部级实践教育基地、1个教学平台。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
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物流管理、金融学
国家级精品课程:技术经济学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技术经济学
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管理信息系统
国家级培训基地:中国工业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
省级培训基地:辽宁省高等学校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省部级实践教育基地: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市智新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教学平台:智慧化物流生产运营管理实践教学平台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