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1964年,大庆展览馆组建,是大庆博物馆的前身。
1975年,大庆展览馆正式落成,位于儿童公园北侧,在20世纪70、80年代油田开发建设时期,为宣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1年,大庆展览馆馆内陈列的铁人王进喜事迹,整体迁入原铁人纪念馆。
1998年,大庆展览馆更名为大庆博物馆。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场馆组成
综述
大庆博物馆展馆建筑面积为18700平方米,展厅面积为12000平方米。
大庆市博物馆共分为三层,一楼分为a、b、c厅,a厅是公共大厅,b厅是东北第四纪自然环境陈列,c厅是临时展厅;二楼只有d厅,是东北第四纪哺乳动物陈列;三楼是e厅和f厅,e厅是大庆地区古代人类文明陈列,f厅是科技报告厅。
…更多「场馆组成」介绍请查阅全文…
馆藏文物
大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两具猛犸象骨骼化石。左侧的猛犸象骨骼化石在2002年出土于黑龙江省宾县,身高3·5米、体长6·5米,同一个体化石含量达90%以上,头骨、肢骨、脚趾骨化石保存十分完好,系幼年雌性个体,生活年代为晚更新世晚期。右侧的猛犸象骨架化石在2009年出土于黑龙江省青冈县,身高4·5米、体长7·5米,同一个体化石含量达90%以上,整体脊椎骨、肢骨、肋骨、脚趾骨化石保存十分完好,系中年雄性个体,生活年代为晚更新世晚期。这两具猛犸象骨骼化石是中国内发现的最完整且个体最大的真猛犸象化石骨架。
…更多「馆藏文物」介绍请查阅全文…
重要活动
2012年7月10日至7月20日,为了迎接第五届中国(大庆)湿地旅游文化节,大庆博物馆作为协办单位,在大庆博物馆临展厅协办了大庆市旅游纪念品大赛暨大庆市第二届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和古玩收藏品展销会。
2012年8月22日至8月31日,由大庆发起,大连、大理、大同、大庆四个友好城市联袂打造的“连理同庆,笔墨生辉” 四城市书画展在大庆博物馆临展厅举行。
…更多「重要活动」介绍请查阅全文…
场馆特色
滑动电视
大庆博物馆第一展区东北第四纪自然环境探索古大湖,有面积达104平方米的复原的第四纪地层墙,同时展出的还有博物馆采集的40米长的第四纪岩芯柱,并运用了新颖的滑动电视。滑动电视就是可以沿着轨道移动的显示屏。当显示屏移动到第四纪发展史上发生重要事件的年份位置时,屏幕上会立即显示详尽的图文介绍,向人们讲述第四纪长达258万年间的大事记。
所获荣誉
2009年7月,大庆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2012年5月18日,大庆博物馆因“东北第四纪哺乳动物”陈列获得黑龙江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奖第一名。
2013年5月18日,大庆博物馆因“东北第四纪哺乳动物”陈列获得201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2014年12月,大庆博物馆被评为第六批黑龙江省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更多「所获荣誉」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