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简介
丹徒开发区已完成一期5平方公里的开发面积,,规划控制面积22平方公里,区内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已达到“七通一平”的标准。入驻开发区进区的主要企业有镇江发电厂、李长荣化工、金海宏业沥青、普特拉斯石油气、日本常石钢装公司、涉及到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日本、马来西亚、韩国、比利时、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初步形成以化工、仓储物流、电力、建筑材料为龙头的四大支柱产业,其中化工和仓储物流为开发区的主导产业。2007年,开发区紧紧依托省、市政府制定的“长江经济带”开发战略,依据沿江产业带的总体规划,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已经具备产业基础,重新修编了总体规划。新规划面积为50平方公里,将重点发展基础化工、能源、冶金和港口物流等临江产业,与南京、仪征石化产业圈的条件,积极融入省沿江重点基础化工及能源区域,并努力成为长江三角洲物流的重要节点。
开发区产业定位:鼓励发展石油的混配、轻污染的基础化工原料的生产、仓储物流、各种金属的压延、轻型机械加工、工艺品制造等。以基础化工为主导,重点发展能源、冶金、科技物流及其它加工产品。开发区采用雨污分流制,区内设置两个污水处理厂,废水经分片收集处理达标后,分别经沙渚港、马步桥港排入长江。
机构设置
园区机关主要由办公室、项目招商部、经济发展部、规划建设部、财务部、国土部、环保安全部、企业服务中心等八个部门组成。
项目招商部
具体职能是:
1、为新区内外商投资企业提供服务;
2、招商引资、项目中介代理;
3、国内外经济、技术、信息、政策、法规咨询服务;
规划建设部
具体职能是:
1、区内的总体规划;
2、区内的基础设施投入;
3、进区企业的建设管理;
国土部
具体职能是:
1、区内土地资源的管理;
2、区内土地的征用、划拨、出让及变更登记的办理;
财务部
具体职能是:
1、区内各项资金的管理;
2、区内的税务征收管理与财政结算;
3、区内的融资工作;
经济发展部
具体职能是:
1、区内企业的管理;
2、区内统计工作;
3、区内闲置资产的调查、研究、盘活等工作;
4、区内企业的各种法规政策的咨询服务。
投资环境
自然条件
位置:丹徒经济开发区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的镇江市西郊,北纬32·10',东经119·42'
气候:开发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历年年平均气温15·4摄氏度,降水量1066毫米,日照2073·7小时,无霜期230天。
地质:区内陆域广阔、地势平坦,海拔7·5米(黄海高程),地耐力15吨/平方米,地质条件属基岩浅埋。全境属丘陵地区,自南向北递减。南部为山脉,北部为沿江平原。地震基本烈度为六度。
基础设施
供水:丹徒经济开发区内有日供5万吨能力的水厂,沿江大型企业有自供水系统。根据规划丹徒开发区生活用水将由市区金西水厂供水。金西水厂供水能力为100万吨。
排水:开发区现有一座1万吨/日污水处理厂。近期规划新建一座6万吨/日污水处理厂,首期建设2万吨/日,按照国家一级a标准排放。
供电:开发区现状拥有一座110kv变电所和一座35kv变电所作为供电电源,区内部分企业建有35kv用户变电所,近期在东部片区将新建一座220kv变电所。
供热:丹徒经济开发区现状供热由开发区宏顺热电厂供热,宏顺热电厂有3台75吨锅炉和2台1·5mw抽凝式汽轮机,主要向开发区沿江大型企业供热,现供热能力为100吨/小时。二期扩建工程正在准备之中。
供气:开发区供气方式为管道燃气,天然气由西气东输区域管道供应。开发区天然气管道采用中——低压两级管网。
通讯:高资电信局作为开发区电信交换中心,交换机容量1万门。
仓储:拟建4座5万吨级石化码头及相配套的石化产品仓储设施,5座5万吨级杂货、散货、集装箱码头,铁路物流中心,以及货物转运中心、运输信息平台,车站分流中心和大型多功能仓储区。一方面区内企业服务,同时作为物流基地向外发挥辐射功能。
区位优势
交通运输:丹徒经济开发区的区位条件非常优越,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沪宁铁路、长江、312国道和沪宁高速公路为开发区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沿江而下,到达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地而入海洋;溯江而上,通达皖、赣、湘、川诸省;经苏北运河可以将里下河、洪泽湖、淮河等水系连成一体;经苏南运河,与太湖水系相连接,构成了以开发区为中心的广阔的辐射型航运水系,形成江海河、水陆空一体的独特交通优势。
公路:开发区毗邻沪宁高速公路入口和润扬长江大桥,312国道、沿江高速公路、沿江高等级公路均从区内经过,至市区仅15分钟车程。
铁路:沪宁铁路穿区而过,并在区内设有铁路专用线;即将兴建的沪宁高速铁路客车站距开发区仅5分钟车程。
空运:开发区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常州机场均在1小时车程内。
水运:区内现有万吨级码头泊位4个,千吨级汽船位10余个,筹建2座5万吨级公共码头,已建成6000立方米高压罐、4·4万立方米常压罐及配套仓储设施。
发展规划
丹徒经济开发区是镇江港口工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基础化工为主导,能源、冶金及其它加工产业相结合的现代港口、科技物流园区;与南京化工园区、仪征经济开发区共同形成基础化工企业集群。开发区紧紧利用其特有的交通、区位优势、拥有6·32公里-15米以下优质长江深水岸线的优势,掀起新一轮发展高潮,积极融入南京石化产业集群,将丹徒经济开发区打造为沿江知名的石化工业园区。总体规划
丹徒经济开发区是镇江港口工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基础化工为主导,能源、冶金及其他加工产业相结合的现代港口物流园区。鼓励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的新型工业。
开发区成立以来,先后有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比利时动力集团、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台湾李长荣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香港金海宏业能源公司、镇江焦化集团等国内外大公司进驻。投资领域主要涉及石化、能源、冶金等。
港区规划
港区划分为两个功能区域,西区重点规划建设现代化大型石化仓储罐区,可再建5万吨化工泊位4个;东区为集装箱、件杂货、散杂货等现代化综合物流区,可再建5万吨多功能泊位5个。根据长江深水航道整治规划,2010年前5万吨级货轮可全天候进港。
区划调整
2022年7月,镇江市发改委公布了第一批保留开发区(园区)和四至边界。其中包括丹徒经济开发区(含镇江市丹徒高新技术产业园、镇江生态汽车产业园、丹徒荣炳电子与精密制造产业园辐射联动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