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洪山慈恩寺公众号

大洪山慈恩寺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湖北随州市
公众号ID:hbszdhsdces
公众号分类:未归类
关于公众号:

“大洪山慈恩寺”微信公众号的开发运营方为随州大洪山慈恩寺,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佛教公共交流平台。

开发/运营主体:随州大洪山慈恩寺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大洪山慈恩寺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大洪山慈恩寺百科

大洪山慈恩寺位于湖北省随州市大洪山主峰宝珠峰,为佛教曹洞宗发祥地。该寺始建于唐宝历二年(826年),由六祖慧能第三代弟子善信和尚创建,唐文宗赐额“幽济禅院”。2009年佛门泰本焕长老率弟子启动重建工程,建成寺院规模超越历史,核心建筑金顶高15·9米,内藏泰国佛指舍利与本焕长老血经金铸版。

唐代善信和尚以舍身祈雨获捐建寺院,坐化后留“佛足”镇山。北宋时期,报恩禅师赴日弘法,奠定日本曹洞宗法脉基础;善洪和尚西行取经受宋真宗褒奖。明代寺院达26座,形成“三步一庙”格局。重建期间发掘柱础、碑刻等文物300余件,出土芙蓉道楷禅师碑刻证实中日法脉渊源。寺院依山势布局,采用唐式铜建筑风格,现存千年银杏树与历代高僧塔林。规划未来三年投资完善景区,复原唐宋佛教景观。

慈恩寺的历史

《大洪山志》记载:“洪山之为道场,自唐慈忍始。”

唐朝宝历二年 (公元826年),禅宗祖师慧能的第三代弟子善信和尚,自五台山云游至大洪山,时值大旱,他表示愿意舍身代牲祈雨,解除了旱灾。山主张武陵慨然捐出自己的山林,为善信和尚修建了庙宇。善信坐化之前,记着兑现诺言,毅然割下自己的双足,留镇山门,是为“佛足”。唐文宗很感动,赐“慈忍大师”的法号,御书院额“幽济”。自此,大洪山便名扬四方,香火逐年旺盛。

北宋时期,善洪和尚历时13年,克服千难万险,赴天竺国取经,成为史上西天取经第二人。回到京都后,他受到宋真宗皇帝赵恒亲自召见,并赐紫衣银绢。北宋中后期,是大洪山佛教最鼎盛的时期。特别是报恩禅师曾到东京法云寺做住持,将佛法远播日本,是日本曹洞宗的鼻祖。报恩禅师在大洪山不仅建造广大殿堂,全面更新法则,并且圆寂于大洪山。

明朝时,大洪山上下寺院的香火再次鼎盛,修行的僧众逾千人。当时,民间盛传“佛教朝洪山、道教拜武当”的顺口溜。大洪山佛教最鼎盛时建有寺庙26处,僧众多达数千人,形成“三步一庙,四步一庵”的佛教丛林盛况。

大洪山作为佛教名山,不仅仅只是留在志文里,众多文物见证了其兴废史。

2009年9月,大洪山慈恩寺重建工程启动。在清基过程中,在遗址上发掘文物300余件,主要是古寺院的建筑构件和碑刻,包括柱础、瓦当、古陶砖和圣旨碑刻,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部分国内罕见,是大洪山佛教文化的有力佐证。

慈恩寺的新建

据《随州志》记载,素有“楚北天空第一峰” 的大洪山主峰海拔高1636米。历史上的大洪山禅寺分为上、下两院,位于宝珠峰顶的上院史称“幽济寺”、“灵济寺”、“灵峰寺”、“楚天望刹”等。大洪山禅寺始建于唐朝宝历二年(公元826年),兴盛时,僧众达近千人。近代大洪山古寺及诸寺院,因战乱而毁于一旦。2009年,当代佛门泰斗本焕长老率衣钵弟子印顺大和尚,携十方檀越发大愿重建慈恩寺。

据悉,大慈恩寺恢复重建工程总用地面积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总投资2·4亿元。整个建筑群依山而建,坐北朝南,以大雄宝殿为中心,成十字形展开,中轴线主体建筑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依次展开。位于原钟楼峰和鼓楼峰的五崇塔和大悲阁与金顶遥相呼应,使整个建筑群显得更加错落有致,磅礴大气。“金顶”工程是慈恩寺的标志性建筑,从2010年4月29日开建,历时13个月建成,已投资4000万元,资金大部分由民间筹集而来。其瓦柱门窗四壁皆为黄铜铸造,建筑高度15·9米,在全国同类建筑中位居第一。金顶底座设一地宫,安放泰国僧王护送的佛指舍利和本焕长老血经的金铸版,用珠宝供养,勒碑铭记。

未来三年里,大洪山将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投入资金两亿元,建成宝珠峰核心景区配套工程,再现唐宋佛教“楚山望刹”景观。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