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2004年6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2009年,由东莞理工学院和广东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举办,2011年,择址东莞市寮步镇建设新校区。
2015年,学校为教师购买“五险二金”,成为广东省首家实施企业年金制度的同类高校。
2021年5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转设,更名为东莞城市学院。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5月,学校设有13个教学单位,开设46个本科专业。
| 二级学院 | 专业 |
|---|---|
| 商学院 | 会计学 |
| 金融学 | |
| 财务管理 | |
| 工商管理 | |
| 市场营销 | |
| 物流管理 | |
| 人力资源管理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 电子商务 | |
| 数字经济 | |
| 人力资源 | |
| 人工智能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软件工程 | |
| 人工智能 |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 物联网工程 | |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
| 法学院 | 行政管理 |
| 法学 | |
| 社会工作 | |
| 语言文化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 小学教育 | |
| 英语 | |
| 商务英语 | |
| 创意设计学院 | 数字媒体艺术 |
| 视觉传达设计 | |
| 新媒体艺术 | |
| 工业设计 | |
| 环境设计 | |
| 产品设计 | |
| 城建与智造学院 | 机器人工程 |
| 智能制造工程 | |
| 电子信息工程 | |
| 机械电子工程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
| 工程管理 | |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
| 环境工程 | |
| 工程造价 | |
| 土木工程 | |
| 新传媒与艺术学院 | 音乐表演 |
| 舞蹈编导 | |
| 表演 | |
| 网络与新媒体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开设《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四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与青年学生使命担当》《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等课程 |
| 创新创业学院 | - |
| 继续教育学院 | 提供学历教育、政企培训、考证培训等服务 |
| 通识教育学院 | 下设数学教研室、基础教研室、体测教研室、运动训练教研室、心理教研室、军事教研室和劳动教育教研室,承担全校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大学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军事理论、劳动教育等课程的教学及教学改革研究任务 |
| 国际学院 | - |
| 资料来源:统计时间至2024年 | |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5月,学校建有广东省博士工作站1个,设研究机构(平台)10个,其中省级研究平台2个,市级研究平台4个,校级研究平台4个。截至2022年8月,学校有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类别 | 名称 |
|---|---|
| 东莞市重点实验室 | 东莞市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等 |
| 东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东莞市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莞市社区健康数字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校级科研机构 | 智能技术应用研究中心、移动终端多媒体研究中心、东莞市民营企业财务研究中心、电子设计与制作研究中心、机器感知与智能装备研究所等 |
研究成果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校徽整体颜色为绿色、生命绿。绿色代表着朝气蓬勃,是无限希望的象征,喻意城院学子风华正茂,学校发展充满活力。
校徽是“城”字的变形,从整体立意看,代表着“城市学院”校名,同时也包含城市——“东莞”之意,寓意“立足东莞、服务东莞”的理念。
…更多「校园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



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寮步卡丽兰幼儿园
高柏实业有限公司
东莞市现代旅游运输有限公司
莞城工会
东莞市广邑教育培训中心
东莞日报都市新闻
松湖神健
平安石碣
东莞市大朗民办教育协会
东风日产樟木头东深店
DAREU达尔优
东莞市长跑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