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伪满洲国时期
1910年11月3日,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设立“长春图书阅览场”;
1917年6月,改名为“长春简易图书馆”;
1922年6月,改为“长春满铁图书馆”;
1928年,开始筹备长春县图书馆;
1929年9月,图书馆筹备事务移交长春市筹备处,改名为“长春市立图书馆筹备处”;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馆藏实力
馆藏资源
据2020年2月该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长春市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达360万余册(件),数字资源数据库160余个,数字资源本地存储总量达110tb。
地方文献
据2020年2月该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长春市图书馆藏有地方文献包括四部分:一是解放前历史遗留下来的伪满时期地方文献及部分影印本和缩微文献;二是解放后地方资料,以本省、本市年鉴,本省、本市志书及本地区区志、县志为主;三是地方作家作品文库,约1000余册;四是古籍文献部分,包括一些大型影印古籍和与此相关的参考工具书,同时还藏有少量古籍注释本及文白对照本,另外还收藏有本省、本市出版的地方刊物、地图等。总量约20000余册。
…更多「馆藏实力」介绍请查阅全文…
组织体系
队伍建设
截至2016年12月,长春市图书馆有员工18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总数166人,正高级职称13人,副高级职称56人,中级职称72人,初级职称24人。机构部门
据2020年2月该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长春市图书馆设有馆长办公室、文化项目发展部、计划财务科、采编中心、流通部、报刊部、典藏阅览室、信息网络部、参考咨询部、研究指导部、青少年读者工作部、行政科、保卫科、党委办公室、综合办公室、后勤保障部、文献借阅部、文化教育部个机构部门。
建设成果
开发成果
资源建设
2016年,长春市图书馆筛选整理地方志及地方文史资料类、人物传记类、少数民族历史类、民俗类等约38·4万页文献上报国家图书馆进行筛选,并进行了第一批161册图书的数字化加工;加工伪满文献全文数据57册,5·96gb。
古籍开发
…更多「建设成果」介绍请查阅全文…
机构领导
现任领导
姓名 | 职务 |
谢群 | 党委书记、馆长 |
姚淑慧、朱亚玲 | 副馆长 |
历任馆长
时间 | 馆长 | 时间 | 馆长 |
1948·1 | 陈翠华 | 1985·9 | 姜泽先 |
1949 | 牟桓 | 1988·6 | 孙启彦 |
1949·1 | 刘宗儒 | 1989·1 | 孙启彦 |
1953 | 刘宗儒 | 1990·1 | 孙启彦 |
1960·6 | 赵维珍 | 1992·5 | 孙启彦 |
1969·3 | 徐连泽(军) | 1996·12 | 孙启彦 |
1971 | 徐连泽(军) | 2000·1 | 孙启彦 |
1974 | 杨德才(工) | 2001·1 | 孙启彦 |
1976 | 杨德才(工) | 2004·1 | 刘慧娟 |
1977·4 | 凡峰 | 2007·1 | 刘慧娟 |
1978 | 凡峰 | 2010·1 | 刘慧娟 |
1979·7 | 姜泽先 | 2012·12 | 谢群 |
1983 | 姜泽先 | 2017·11 | 谢群 |
…更多「机构领导」介绍请查阅全文…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长春市图书馆形象标识整体是一个椭圆形的,是英文字母“c”的变形,是长春拼音首字母,形象的说明了图书馆的地域,变形的“c”像一只伸开的手,手中有6个横线,代表着很多书,寓意着人们对知识的渴望。使命愿景
愿景:涵养城市文化,引领阅读风尚。
文化活动
…更多「文化传统」介绍请查阅全文…
读者服务
读者指南
开馆时间
阅览区(室):夏季 9:00—19:00 冬季 9:00—18:30
自修区:8:30—20:30
周三、月末最后一天:阅览区(室)9:00—12:00
自修区 8:30—12:00
…更多「读者服务」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