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春理工大学公众号

长春理工大学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吉林长春市
公众号ID:custgf
公众号分类:教育 - 学校
关于公众号:

“长春理工大学”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长春理工大学,属于教育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长春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光电技术为特色,光、机、电、算、材相结合为优势,工、理、文、经、管、法协调发展的吉林省重点大学,现有在校生2万余人。

开发/运营主体:长春理工大学

关于主体:长春理工大学是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公办高校。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长春理工大学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公众号主体介绍长春理工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长春理工大学是由长春理工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长春理工大学(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cust,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是吉林省、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长春市共建院校,是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阿高校10+10合作计划”、中非大学联盟交流机制成员单位。

学校原名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成立于1958年。学校先后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委、五机部、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1999年被划转为以吉林省管理为主,并与国防科工委共建。2002年,更名为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被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201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上海合作组织大学项目院校。2012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2017年,入选首批教育部、国家外专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2020年,入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项目a类。

截至2024年9月,长春理工大学学校占地面积71·8万平方米;共设有20个学院,58个本科专业;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8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含自主设置学科专业),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2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含自主设置学科专业),以及2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在校生总数26389人;有教职工2318人。

历史沿革

长春理工大学,原名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办,是新中国第一所培养光学专门人才的高等院校。中国光学事业奠基人王大珩为学校主要创始人并担任首任校长。

学校先后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委、五机部、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1999年被划转为以吉林省管理为主,并与国防科工委共建。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9月,长春理工大学共设有20个学院,共开设58个本科专业。
长春理工大学院系本科专业一览表
院系设置一级学科
长春理工大学圣光机大学联合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科学技术、应用物理学
光电工程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工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信息对抗技术、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智能感知工程
物理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应用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机电工程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通信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工程和信息安全
人工智能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微专业(建设中)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功能材料、材料化学、材料物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
数学与统计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统计学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工程(中韩合作)
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会计学、金融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
外国语学院英语、日语、俄语、朝鲜语、翻译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广告学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视觉传达专业、环境设计专业、产品设计专业
法学院法学、社会工作
研究生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军体部-
国际教育学院-

学科建设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9月,学校建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4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含科技创新中心)、2个省部级高等学校高端科技创新平台、6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15个省部级人文社科基地。建有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3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省部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防科技创新团队2个、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33个。
长春理工大学国家级科研平台
国家级科研机构类别名称
重点实验室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国家科技重点实验室、精密制造及检测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空间光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特种电影技术及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光学领域)、纳米生物光子学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纳米操纵与制造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基地人文社科基地中国工业文化研究中心

研究成果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校标整体图案呈圆形,由两个同心圆组成。圆形是团结、合作、包容、向心力和凝聚力的象征,寓意广大师生同心同德,同舟共济,追求卓越,向着更高目标建设发展的坚定信念。校标主体图案是一个“鼎”形的“光”字立于地球之上。校标外环上半部分为学校创始人王大珩院士亲笔书写的校名,下半部分为黑体配套英文字体的学校英文名称。校标的基本颜色采用体现科学性和时代感的“科技蓝”。

校区情况

东校区

长春理工大学东校区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南湖街道光机社区卫星路7089号,是长春理工大学主校区。校区内拥有机电工程学院、图书馆、校医院、体育馆等。

西校区

长春理工大学西校区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卫星路7989号。校区内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法学院、图书馆等。

南校区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长春理工大学现任领导(截至2025年5月)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张宝宗
党委副书记、校长郝群
党委副书记刘瑛、丁佳
党委常委、副校长付跃刚、王超、董科研、董立泉
党委常委谭荣峰、于英焕
党委副书记、纪委派驻纪检监察组书记、组长吴健
参考资料:

历任领导

时期姓名职务任职时间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王大珩院长1958·08-1965·02
张希光党委书记1961·04-1971·08
张盛华革委会主任(军宣队)1968·11-1970·01
申中甫革委会主任(军宣队)1970·01-1974·12
申中甫党委书记(军宣队)1971·08-1974·12
韩容鲁革委会主任、党委书记1974·12-1976·08
王贵德革委会主任、党委书记(军宣队)1976·08-1977·07
武强院长1977·12-1983·10
魏一心党委书记1977·12-1980·09
吴士科院长1984·12-1994·02
张嘉志党委书记1984·12-1989·03
王庆余党委书记1989·03-1997·08
王庆余院长1994·02-1996·12
姜会林院长1996·12-2002·04
王国忠党委书记1998·11-2002·04
长春理工大学姜会林校长2002·04-2006·01
王国忠党委书记2002·04-2004·04
姜会林党委书记(兼)2004·04-2005·04
于佩学党委书记2005·04-2013·04
于化东校长2006·01-2018·02
骆孟炎党委书记2013·04-2017·12
杨玉新党委书记2018·02-2023·12·30
苏忠民校长2018·10-2020·05
杨华民校长2020·08-2023·11

校园环境

王大珩铜像

为纪念著名科学家、教育家,两院院士、学校创始人王大珩先生而设立的铜像,铜像矗立在东区第一教学楼前广场,总体高3·15米,为锡青铜铸造,由北大附中河南分校董事长、79级李光宇校友捐建,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路明教授和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刘强副教授共同设计。

校友情况

长春理工大学校友情况
姓名简介
张国清1985年毕业于长春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光学电子专业。先后任重庆市委副书记,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代理市长,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天津市委副书记,天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代理市长、市长。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姜会林应用光学专家。在光学系统设计理论、光电动态测试技术、自由空间激光通信等领域卓有建树。
杨雄里中科院院士、神经生物学家、生理学家
孙胜利1993年毕业于长春理工大学(原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光学工程系,2018年12月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所获荣誉

长春理工大学所获荣誉
获奖时间获奖名称
2012年长春市2011年度爱国卫生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