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川藏旅游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四川旅游学院办学条件

四川旅游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4月,学校设有15个二级学院,开设34个本科专业和5个特色专科专业,同时开办有中西烹饪、高尔夫等特色专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管理学、工学、文学、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经济学等7个学科门类。
四川旅游学院院系专业设置
学院本科专业
四川旅游学院烹饪学院烹饪与营养教育
西式烹饪工艺
中西面点工艺
烹饪工艺与营养
四川旅游学院食品学院(川菜工业化工程研究中心)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质量与安全
酿酒工程
四川旅游学院希尔顿酒店管理学院酒店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四川旅游学院旅游文化产业学院(生态旅游研究所)旅游管理
会展经济与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应用统计学
四川旅游学院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
日语
法语
四川旅游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川藏智慧旅游工程研究中心)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数字媒体技术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人工智能
四川旅游学院艺术学院(乡村休闲旅游研究设计中心)环境设计
工艺美术
风景园林
工业设计
四川旅游学院运动与休闲学院休闲体育
高尔夫服务与管理
四川旅游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
贸易经济
物流工程
四川旅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旅游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能鉴定所、考试培训中心)-
四川旅游学院创新创业学院-
四川旅游学院大健康产业学院-
四川旅游学院大数据与统计学院-
资料来源: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4月,学校有教职工12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41%,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超25%。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等13人;教育部教指委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文旅部万名旅游英才计划4人;“天府青城计划”领军人才与天府工匠、“天府峨眉计划”创业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教学名师等100余人次;中国食品安全专家、非遗专家、烹饪大师、烘焙大师、天府名厨等行业知名专家人才40余人次。
类别名称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 杨铭铎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 毛洪涛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 毛洪涛
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 西餐工艺教学团队(负责人:阎红)
四川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 户外运动教学团队(负责人:罗锐)
烹饪营养卫生教研室(负责人:阎红)
酒店管理教学团队(负责人:谢光辉)
烹饪原料学教学团队(负责人:阎红)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负责人:甘俊伟)
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7人) 唐宇
彭炜
许军
梁爱华
黄维兵
孙俊秀
刘彤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 卢一
陈云川
杜莉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9人) 梁爱华
汪晓萍
吴华昌
向玉成
邱萍
邓静等
四川省教学名师(4人) 袁新宇
钟志惠
阎红
杜莉
资料来源: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4月,学校立项国家级一流专业1个,省级“一流、特色、优势、应用型示范、综合改革试点”等专业13项;立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教育部宏志助航课程3门,教育部能者为师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应用型示范、精品在线开放、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思政示范”等课程共69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各类特色实验实训室180个,教学实习实训基地214个,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部级教学团队8个。

类别名称
国家级一流专业 烹饪与营养教育
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烹饪工艺与营养
省级一流专业 西餐工艺
休闲体育
食品科学与工程
酒店管理
省级“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专业 烹饪工艺与营养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酒店管理
休闲体育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食品加工与检测实验教学中心
首级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西点制作技术》
资料来源:
国家级精品课程
序号课程名称负责人
1烹饪原料学阎红
2西点制作技术钟志惠

四川省精品课程(名单不全)
序号课程名称负责人
1烹调工艺学袁新宇
2烹饪原料学阎红
3西点制作技术钟志惠
4烹饪营养卫生学黄刚平
5西菜制作技术李晓
6餐饮市场营销陈云川
7定向运动许军
8中国烹饪概论杜莉
9饭店管理邱萍
10中西式快餐何江红
11食品雕刻吕懋国
12仓储管理李进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4月,学校获省级新工科项目1项,省级新文科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8项;获7项省政府教学成果奖。

四川旅游学院省级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部分)
成果名称成果完成人获奖级别获奖时间
《对接产业需求,“旅游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熊红等二等奖2018年
《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许霞等三等奖2018年
休闲运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创新实践许军、蔡林、李宁、阳洪波、彭菲二等奖2013年
高职院校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探索与实践陈云川、熊红、张华、李进、袁春平三等奖2013年
工学紧密结合,创新餐旅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黄维兵、陈云川、唐宇、陈国林、周世中二等奖2010年
面向专业需要,突出应用特色——“烹饪原料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实施阎红、梁爱华、王兰、孙俊秀、黄益前二等奖2010年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效途径的探索与实践刘彤、陈云川、陈勇、汪晓萍、杨朝斌三等奖2010年
以精品专业建设为基础,构建高职教育餐饮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的探索与实践唐宇、梁爱华、黄刚平、钟志惠、阎红三等奖2010年
校企合作探索餐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卢一、周世中、梁爱华、陈云川、包奕燕一等奖2007年
烹饪类和旅游类专业国际化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卢一、周世中、杨君强一等奖2010年
参考资料:

学生成绩

2018-2021年,学生参加“互联网+”大赛,获国家银奖1项、国家铜奖12项,获省级金奖11项、省级银奖35项、省级铜奖58项。

2008年全国山地运动会负重登山,男子个人赛第一名、第五名,女子个人赛第四名、第七名。

2010年全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女子难度亚军,速度季军。

2011年全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女子乙a难度第一名。

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高尔夫项目选拔赛,获团体第五名和女子单项第六名。

全国首届高校餐旅类专业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获三等奖。

全国首届旅游院校饭店服务技能大赛,获二等奖1个,三等奖6个。

全国第四届商科院校技能大赛会展专业竞赛”,获得二等奖2个和最佳院校组织奖。

“昆山杯”全国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大赛中,获得四川省团体“二等奖”和优秀指导老师奖。

第十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获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

第六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活动,获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优秀奖2个。

四川省第五届大学生校园歌手大赛,获金奖1个,银奖1个。

第六届四川大学生旅游艺术设计大赛,获金奖4个,银奖13个,铜奖20个。

合作交流

校企合作

截至2025年4月,学校与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林业和草原局等厅局以及雅安、资阳等20余个地市州人民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省旅投、省商投等近100个企业及相关协会、科研院所、高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开展了大量协同育人和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先后为地方(行业)制定标准14个,为省市政府制定旅游、川菜、户外运动等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咨询建议20余项。构建了全方位多元化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

国际合作

截至2025年4月,学校与美、英、法等26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知名高校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学校累计选派200余名教师赴海外开展学术交流,实施“卓越人才海外孵化工程”,定期输送学生赴海外实践基地实习就业。创新“美食外交”模式,在荷兰、意大利、澳大利亚、摩洛哥、新加坡、韩国、日本等7国共建“中华川菜学院”,形成集文化传播、技艺传承、产业推广于一体的国际合作平台。学校入选教育部“中欧教育人文交流旗舰计划”;作为“中国-东盟旅游教育联盟”创始成员,主导制定区域旅游教育标准;通过欧盟伊拉斯谟+计划“可持续旅游人才”项目,成为亚太地区首批能力建设基地;与希尔顿集团合作建设全球标杆性酒店管理学院,开展“3+1”跨国轮岗体系;与韩国湖南大学开办“成都第二世宗学堂”;与法国epf工程师学院共建西南地区首个中法工程师平台,合作举办“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创新“中文+职业技能”人才模式,为泰国、孟加拉国、尼泊尔等15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海外留学生。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