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春光华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公众号

长春光华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吉林长春市
公众号ID:ghys2014
公众号分类:艺术 - 学校
关于公众号:

“长春光华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长春光华学院,属于艺术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长春光华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官方公众平台。

开发/运营主体:长春光华学院

关于主体:长春光华学院是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境内民办高校。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长春光华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长春光华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百科

长春光华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成立于2005年,现设有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摄影、数字媒体艺术5个本科专业。2017年获批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2021年起与吉林建筑大学开展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环境设计专业于2021年获评“吉林省省级一流专业”,学院推行“菜单式2+1+1”艺术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专兼职教师队伍中博硕占比达86·2%,近五年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及横向课题成果。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多数在一线城市从事设计类工作。

学科建设

2005年设立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摄影、数字媒体艺术5个本科专业

2017年获批成为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

2021年与吉林建筑大学签订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

环境设计专业于2021年获评吉林省“省级一流专业”,并入选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教学特色

推行“菜单式2+1+1”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注重项目实践能力培养

工作室考研率达16·6%,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学院等产学研平台

视觉传达设计印刷实验室等教学设施配置居于行业领先水平

师资队伍

专兼职教师博硕占比86·2%,包含设计名师4人、教学名师3人

院长徐景福为教授、硕士生导师,科研副院长周慧(教授、硕士生导师)及教学副院长刘琦炜(副教授)均为学科带头人

近五年(截至2022年)教师团队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科研成果数十项,横向课题经费入账超百万元

校园文化

开展雪地创意画等特色活动,多次被媒体报道

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较高水平,主要就业方向为一线城市设计类岗位

公众号主体介绍长春光华学院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长春光华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是由长春光华学院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长春光华学院(changchun guanghua university),前身为2000年设立的长春大学光华学院,2004年被教育部首批确认为本科层次独立学院,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院校,2015年评为吉林省向应用型本科院校整体转型试点高校、2017年被吉林省教育厅确定为专业硕士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被评为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高校,2020年被评为吉林省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示范高校。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三个校区(武汉路校区、合肥路校区、英俊校区);设有13个院(部),现有本科专业46个、专科专业8个;全日制在校生近1·3万人。

历史沿革

2000年,长春大学光华学院成立;

2004年,被教育部首批确认为本科层次独立学院;

201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院校,更名长春光华学院。

2022年12月23日,包括长春光华学院在内的“吉林省高校汽车现代产业学院协作体”成立。

办学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5月,学校设有13个院(部),现有本科专业46个、专科专业8个,涵盖工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教育学、理学7个学科门类。
二级学院本科专业专科专业
商学院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数字经济学院市场营销、电子商务
电气信息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大数据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智能机电技术
外国语学院英语、日语、俄语、朝鲜语、商务英语应用韩语、社会工作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广告学、新闻学、秘书学、汉语国际教育——
电影学院影视摄影与制作、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表演、戏剧影视文学、音乐表演——
视觉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摄影、数字媒体艺术——
现代教育学院体育教育、音乐学、学前教育、应用心理学——
参考资料:

师资力量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25年5月,学校建有松花江流域民族艺术馆、东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东北民俗文化研究院、满族艺术研究院、东北民间文艺研究院等研究机构;有省级科研平台30个、省级创新团队1个,校级科研平台10个、校级科研机构11个。
类别名称
省级研究中心吉林省现代媒体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省级研究所吉林省教育科学院民办高等教育研究所

科研成果

截至2022年5月,学校教师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吉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9项、二等奖17项。

学术资源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精神文化

校训

立志、博学、诚信、创新

立志:应设立自己未来方向的志愿,即确定一个长远的目标

博学:应打下厚实的功底,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截至2025年6月)
职务姓名
校长李晓光
党委书记、督导专员闫峰
副校长栾学钢、陈铁、张勇
副校长、后勤服务公司总经理厉刚、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校长李春生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高海英

校友情况

姓名备注
舒占全就职于北京计算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庞博北京掌上先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实施部区域经理
刘青云吉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副科长
朱天琦白山市靖宇县三道湖镇人民政府,任团委书记、党建办主任

所获荣誉

时间荣誉奖项
2018年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状”
2020年吉林省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示范高校
2023年“2023年度最具社会影响力本科高校”称号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