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5月,学校设有13个院(部),现有本科专业46个、专科专业8个,涵盖工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教育学、理学7个学科门类。二级学院 | 本科专业 | 专科专业 |
---|---|---|
商学院 | 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 |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
数字经济学院 | 市场营销、电子商务 | |
电气信息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 | 大数据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 |
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汽车服务工程 | 智能机电技术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日语、俄语、朝鲜语、商务英语 | 应用韩语、社会工作 |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汉语言文学、广告学、新闻学、秘书学、汉语国际教育 | —— |
电影学院 | 影视摄影与制作、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表演、戏剧影视文学、音乐表演 | —— |
视觉艺术设计学院 | 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摄影、数字媒体艺术 | —— |
现代教育学院 | 体育教育、音乐学、学前教育、应用心理学 | —— |
参考资料: |
师资力量
截至2014年6月,学院有教职工560人,专任教师381人,其中教授35人、副教授101人,副高以上职称占35%,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占90%以上,聘请的15名来自美、日、韩、俄、南非的外籍教师常年在校授课。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5月,学校建有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教育部“智慧助老”优质课程资源1门,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1部,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4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建设项目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9门,省级“金课”建设项目3个,省级精品课、优秀课30门,省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学科育人示范课程”2门,获批省级课程思政课程建设项目4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建设项目1个,省级专业特色学院1个,省级创新创业学院1个,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1个,有159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产业学院培育项目,1个省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13个校级产业学院,4个校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11个定制班(冠名班)。获批“吉林省本科高校卓越人才培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项,“吉林省紧缺人才培养定制班第二批省级培育项目”1项。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机械工程、会计学、电子信息工程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汉语言文学、英语、物联网工程、市场营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俄语、工商管理、环境设计 |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 会计学、英语、电子信息工程 |
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 金融学专业教学团队、会计学专业教学团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学院管理综合实验教学中心 |
省级精品课程 | 中国古代文学 |
省级品牌专业 | 会计学 |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5月,学校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
学生成绩
学科建设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省重点学科1个,校级重点学科2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
类别 | 名称 |
---|---|
吉林省重点学科 |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校级重点学科 | 工商管理、控制科学与工程 |
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 应用经济学 |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5月,学校与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国立工艺与管理大学、韩国翰林大学、日本千叶大学、日中文化交流中心及saf海外学习基金会等30家国外知名高校院所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以交流学习、学分互认、专升本、双学位、本升硕、研究生联合培养等多种方式拓宽学生海外学习渠道,累计派出学生200余人。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