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介绍
学校全面贯彻课程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恪守“博学日新, 立善立美”的校训,以“求真务实,素质育人”为办学理念,以“走进校园,我是学校的主人;迈向社会,我是学校的形象”为行为准则,逐步摸索出了以“书香熏陶人,国学为根基”作为指导思想的特色校园文化。现就三年以来所作的一些工作汇报如下:
学校管理
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制定《班庄中学课程实施方案》,开足开齐各门课程,想方设法配足配齐任课教师,杜绝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无序状态,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扎实推进课程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校紧紧依靠省市县规范办学的要求,将管理规范落实到学校具体工作中去,制订实施了《班庄中学教学过程监控实施方案》、《班庄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实施方案》、《班庄中学规范办学实施方案》,强化各项管理制度,注重实施的科学化,精细化,完善教职工出勤制度、教师日常行为规范,以加强对教师的日常管理;完善教学常规、教学奖惩、教科研奖惩等制度,编制、细化课外活动工作手册,加强校本教研,促进教学发展。对于学生管理,我校依据《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班庄中学学生一日常规》,将常规要求分解到每一步。
建立以领导带队的值周小组检查制度,除班主任外,保证每天有6名教干、教师全天候对学生的吃饭、住宿、学习、娱乐等活动等进行跟踪服务,随时掌控学生动态;平时注重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表扬先进,激励后进,对学困生多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实行分层次教学,培养学习兴趣,尽量提高成绩,提高修养,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坚持教师听课记录的检查评比制度,评比结果与教师年终业务考核挂钩。坚持教师的课题立项、教育教学科研论文的评比结果与教师年终业务考核挂钩的制度。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学校各项管理扎实到位,各项教育教学成绩节节攀升,先后获得市规范管理示范校、市书香校园、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初中教育研究先进集体、市绿色校园、市平安校园、市县文明单位、市合格教科室、市模范教工之家、市“三星级工会”、县素质教育先进集体、县“平安校园”创建先进集体、县初中先进教导处、县初中语文、数学教科研基地、 县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县素质教育先进集体、县“平安校园”创建先进集体、县依法治校示范校、县教育目标管理一等奖等荣誉称号。我校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市县组织的各类竞赛,在“红领巾读书”征文活动中,分别获得市、县优秀组织奖;参加县第三届中小学生棋艺比赛荣获围棋少年组团体二等奖和国际象棋少年组团体第四名;先后获得县第四届少年儿童书画比赛优秀组织奖、县优秀社团二等奖、县“人保财险杯”中小学乒乓球比赛初中男子团体第五名和初中女子第五名。
学校定位
创建特色学校,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我校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深挖学校文化内涵,找准学校发展优势,倾力打造校园文化,确立了“沐浴国学经典,打造书香校园”特色办学思路,帮助学生从小打好语言文字功底,增强学生文化认知、提升人文道德修养,广泛开展了以传统经典诵读为主要内容的国学教育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利用校园高楼少,平房多、墙面多、地盘大的有利条件,努力营造书香校园、绿色校园、人文校园,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每一块地面都绿化,让每一个角落都有文化;把图书室搬进教室、用古诗词、名人名言书法作品、名画覆盖教学区、宿舍区等活动将古诗文诵读活动进行有效延伸,不断提升校园环境育人功能。整个校园里充满了国学教育的气息,一句句深情的话语,让学生听懂了圣人的召唤;一块块含笑的宣传牌,让学生沉浸在书香的氛围中;一面面温馨的墙壁,仿佛一阵阵清风陶冶着师生的心灵;一篇篇经典美文,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做人的道理。经典育人就是这样“润物无声”的让学生的道德品质发生了质的升华……
教育理念
坚持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我校一贯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在不断深化以“建构式生态课堂”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实行课内打好基础,课外培育专长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学校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并特别注重学困生的转化,既抓集体的成绩,又不忽视个体的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进步。
重视德育教育,育人先育德。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的教育观念,为学生设计的是一条“先成人,再成才,后成功”的人生道路。我校围绕德育教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从多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爱心品质、文明素养、劳动观念、诚信品格。通过“升旗仪式”、“演讲比赛”、“主题班会”、“寒暑假社会实践”等德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端正了学习态度,提升了自身素质。
学校建设
按照上级创建教育现代化的统一要求,我校进一步改善教师的办公教学条件。近三年来,我校在教育现代化创建中,共投入资金540万元,其中,基建投入441万元,信息化装备投入99万元。新建400米标准塑胶跑道,专用教室9个,多媒体教室22个;学校现有微机室2个,学生用台式机106台,教师笔记本电脑106台,师机比达到1:1,图书室现有图书17060册,电子图书252g,设有教师及学生阅览室2个,我校还把图书搬进教室,班级集体借阅,方便了师生阅读。对照教育现代化评估细则,我校各科室配置齐全。
在加强硬件建设和规划布局的同时,我校努力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外部条件,争取了各方支持,省、市九三学社、爱德基金会等对口帮扶我校20多名留守儿童,资助了现金及图书,并通过书信、见面会等形式及时鼓励被资助儿童。学校助学基金每月资助100人,解决了一部分留守儿童的经济困难。
课改形式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我校大力推行“建构式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扩大课堂容量,不断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和教学效率。
建立活动课程,让学生自己展示特长。学校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举行演讲比赛、书法创作、音乐沙龙等活动;进行校外采风、组织观看世界经典影片、邀请作家来校讲学;成立学校文学社、校园广播站、辩论队、合唱队、篮球队、美术社等;有计划地组织各项活动,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能力。
学校愿景
1.我校要继续落实市局和县局新课改精神,努力构建和打造“建构式生态课堂”;继续进行小班化教学的尝试,学习新经验,探讨新教法,再创新佳绩。充分利用现代化化教学资源,努力发挥教与学两个积极作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再谱新篇章。
2.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效益,进一步做好校园的美化、绿化工作,继续构建和谐校园,精心打造书香校园和魅力校园。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孜孜耕耘、不倦探索、与时俱进的班中人,将努力践行求真务实、素质育人的办学理念,加快课程改革步伐,促进学校和谐发展,为打造书香校园、人文校园、魅力校园而不懈奋斗。
主要领导
现任领导
校长:田锦州 副校长:杨世锋 曹广卫 教务主任:董波 总务主任:高冠军历任领导
中间还有其他人,知道者请补充,填写时候请按时间顺序,如果感觉有遗漏,请继续用省略号隔开
序号 | 姓名 | 在任时间 |
1 | 薛佃利 | - |
2 | 陆兴亚 | - |
- | 尙衍荣 | - |
- | 杨泗华 | - |
- | 杨世进 | - |
- | 成富之 | - |
n-2 | 董淑文 | - |
n-1 | 李方德 | 2008年08月-2012年06月 |
n | 马善勇 | 2012年06月-2016年3月 |
n-n1 | 林凡清 | 2016年3月-2020年7月 |
- | 田锦州 | 2020年7月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