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学校前身为始建于1994年的民办郑州新世纪学校。1997年,新世纪学校被郑州高新区管委会接管并正式更名为郑州中学附属小学,从此,学校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进入良性快速发展的轨道。
郑州中学附属小学已形成“一校三区”的办学格局(桂花街校区、玉兰街校区、冬青街校区)。学校总占地面积共54000平方米,学生4130余名。
近三年来,先后有30多名教师获得省市级优质课一二等奖;2项省级、11项市级、27项区级课题顺利结项,其中9项科研成果获省市级一二等奖;部分社团课程在郑州市五一劳动嘉年华、全国绘本课程与教学研讨会、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上进行展示交流;英语学科组在郑州市2021年校本教研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分享;近200名学生在河南省科技体育竞赛、河南省荷球比赛、郑州市电脑制作活动、郑州市创客艺术节、郑州市中小学美育活动、郑州市体育节等活动中获得省市级一二等奖;王思宇同学在2021年河南诗词大赛决赛中荣获一等奖;学校办学经验在《基础教育课程》期刊上发表。
…更多「学校简介」介绍请查阅全文…
课程建设
课程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郑州中学附属小学在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三种课程类型框架内,从语言、数学、社会、科学与技术、艺术、个人/交往/体育六大学科领域进行课程体系构建,已形成相对成熟的课程体系框架。
在基础型课程中,开设了国学、书法、多元文化理解、乐高积木、安全教育等校本必修课程。
在拓展型课程中,开设了3d打印、电脑绘画、少儿创意水粉、鼓号飞扬、乒乓球、体育舞蹈等校本选修课程。
…更多「课程建设」介绍请查阅全文…
生活德育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生活与教育是同一过程,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生活也不能脱离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就应有什么样的教育,教育的内容应根据生活的需要。
学校德育工作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生活动为德育载体,以主题教育为德育抓手,以生活实践为重点,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习惯教育和养成教育。组织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让生活具有德育的色彩和效力,让孩子在有道德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和感染,在享受健康生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成长为有道德的人。
教师队伍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师资水平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质量。
郑州中学附属小学通过课题研究、名师引领、听课观摩、学习培训、读书分享等多种形式,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学习型教师队伍。
学校先后培养了河南省骨干教师1人、河南省技术标兵1人、郑州市骨干教师3、郑州市优秀教师9人、郑州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9人、郑州市文明教师7人、高新区名师1人、高新区名班主任1人、市教研室中心组教研员3人;荣获国家级优质课大赛二等奖1人、省级优质课大赛一等奖3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2人;市级优质课大赛一等奖15人、二等奖6人、郑州市技术标兵1人。
…更多「教师队伍」介绍请查阅全文…
文化建设
教育的追求,也是文化的追求,一旦文化不在,教育也就没了灵魂。
学校努力构建学校主流价值文化,用文化引领学校发展。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引导其形成“理解、宽容、尊重”的品格,充分信任每一位教师,倡导“忠诚、敬业、合作”的精神。
在校园文化建设上,通过建设学生阅读广场、教师阅览室、自主研习室、开设阅读课,打造书香校园;通过走廊文化建设、班级图书角、板报设计、学生作品展示、特色活动,打造年级文化和班级文化;通过校园绿化、楼间连廊建设、教室及餐厅改造,打造美丽校园环境。
…更多「文化建设」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校荣誉
全国德育实验学校
河南省文明学校
河南省小学德育实验学校
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实验学校
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家长学校
郑州市文明单位
郑州市书香校园
郑州市中小学德育创新先进集体
…更多「学校荣誉」介绍请查阅全文…
援疆支教
作为郑州市“教育援疆”项目学校,学校已承担了10批援疆任务,选派教师分别到新疆哈密地区学校任教半年、共接收38名新疆跟岗研修教师和校级干部来校学习培训。
作为郑州市“周口支教”项目学校,学校已承担了2批支教任务,每年都选派老师到周口扶沟任教一年。
学校援疆支教工作保障有力,成绩突出,受到了市、区教育局的充分肯定,多次受到表扬和表彰。
…更多「援疆支教」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