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1997年,郑州经济管理学校创建。
2003年,在郑州经济管理学校的基础上升格为高职院校,更名为郑州经贸职业学院,同年成立会计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2004年,成立体育教研室。
2005年,成立管理系。
2006年,成立土木工程学院和文传系,体育教研室更名为体育教学部。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5年2月,学校设有14个学院、2个教学部、38个本科专业。专业名称 | 所属学院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商学院 |
电子商务 | |
市场营销 | |
投资学 | 金融学院 |
金融学 | |
互联网金融 | |
金融科技 | |
会计学 | 会计学院 |
财务管理 | |
审计学 | |
车辆工程 | 智能工程学院 |
汽车服务工程 | |
智能制造工程 | |
经济统计学 | 统计与大数据学院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
工程造价 | 土木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 | |
英语 | 外国语学院 |
商务英语 | |
教育技术学 | 教育学院 |
小学教育 | |
学前教育 | |
网络与新媒体 | 文化与传媒学院 |
广告学 | |
物流管理 | 管理学院 |
酒店管理 | |
工商管理 | |
网络工程 | 信息工程学院 |
软件工程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环境设计 | 艺术设计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 | |
数字媒体艺术 | |
参考资料: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2月,学校有折合专任教师1351·5人,其中自有专任教师1107人(含银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1·91%。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级教学标兵、省级骨干教师、省级优秀教师等100人,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6个、省级创新工作室2个。有省级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3人,省级教育厅优秀教育管理人才2人。类别 | 名单 |
---|---|
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 王宇、陈明灿、周晓瑞 |
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 卫强、袁清 |
河南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管理人才 | 张彪、陈志强 |
教学建设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2月,学校建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市级科研创新平台13个。类别 | 名称 |
---|---|
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河南省智能冷链物流装备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 中原学与中心城市发展研究院 |
郑州市重点实验室 | 郑州市智能装配制造与物流优化重点实验室 |
校级研究院(所) | 物流研究院、中原统计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区域发展研究所、城乡发展研究院、智能财务研究所 |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2月,学校获省部级科研项目108项,市厅级科研项目1654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36篇,授权专利455项,其中144项专利实现成果转化。科研立项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
2022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立项 | 钛合金义齿激光熔化工艺过程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 乔书杰 |
2022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立项 | 基于机器视觉的金刚石微粉智能分选系统 | 刘玲玲 |
2022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立项 | 机车柴油机试验电能回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 田海兰 |
2022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立项 |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及个性化评价研究 | 张荣静 |
2022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立项 | 智慧教育背景下河南省人才红利实现路径研究 | 耿继静 |
2022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立项 |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产教融合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丁霞 |
2021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 | 异质性环境规制对河南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及对策研究 | 许玲玲 |
2021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 | 河南建设数字经济新高地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 温毓敏 |
资料来源: |
学术资源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学校校徽由三部分构成,最上部为学院英文缩写“zcfe”,中间部分为草书、繁体的学校名称“郑州财经学院”,最下部为学校英文名称“zhengzhou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精神文化
…更多「校园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区情况
惠济校区
惠济校区位于郑州市惠济区天河路36号,经济学、管理学、工学、艺术学、文学、教育学等专业在该校区。航空港校区
为拓展办学空间,服务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2021 年开始在郑州航空港区建设新校区,座落于郑州航空港实验区豫州大道以东、鄱阳湖路以北,总占地面积 1854 亩。截止2023年3月30日,一期 11 栋建筑已全部封顶,进入内外装修阶段。主要建设有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实习实训用房、操场、体育馆、校行政用房、二级学院行政用房、学术交流中心、学生宿舍、食堂、培训中心、国际学院、教职工宿舍等设施。
图片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