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央财经大学学生会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中央财经大学历史沿革

中央财经大学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初期建设

一、华北税务学校、中央税务学校

1949年11月6日,华北税务学校创办。1950年2月,在华北税务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中央税务学校。

1951年9月,中央财政学院成立。1952年6月,中央税务学校并入中央财政学院。

二、中央财政学院、中央财经学院

1951年9月,中央财政学院成立。

1952年8月,中央财政学院与北大、清华、辅仁、燕京四所大学经济系合并为中央财经学院。

1953年8月,中央财经学院撤销。

三、中央财政干部学校

1953年4月,中央财政干部学校成立;同年,招收了中国第一批国家预算、金融等专业研究生;8月-12月,中央财经学院撤销,部分师资并入人大和北大。原中央税务学校、中央财政学院所有人员以及四校经济系的部分师生留在原址承办中央财政干部学校,财政部党组书记、常务副部长戎子和担任校长。

1956年,接收了新中国首批外国留学生,培养了中国第一批经济学类的外国留学生。

四、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干部学校

1954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干部学校成立。

后期组建

一、中央财政金融干部学校

195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干部学校与中央财政干部学校合并成立中央财政金融干部学校。

1960年后,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一套人马两块牌子。1969年,学校被迫停办,1979年重新挂牌。

二、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

1983年7月,在中央财政金融干部学校基础上成立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1988年,独立建院,但属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党委领导;1989年单独成立党委。

三、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中央财经大学

1960年1月,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成立,1969年被迫停办,1978年2月复校。

1996年5月,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

1997年,金融学被批准为首批财政部重点学科。

合并发展

1998年12月,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并入中央财经大学。2000年,学校由财政部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

2003年10月,原国家人事部(现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博士后管理办公室批准中央财经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立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并于2004年进行了首批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工作。

2005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5年以来,先后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和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奖学金等项目实施院校。

2006年12月,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首批建设高校;同年,学校成为教育部“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007年,成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首批高校。

2010年9月,中央财经大学经教育部批准,开展本科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同年, 学校成为国家“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院校和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院校。

2011年10月,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在原研究生部的基础上建立。2012年,成为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2016年11月,入选国家“111计划”。2017年9月,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020年9月,中央财经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黄埔)研究院在广州市黄埔区揭牌成立。

2023年4月18日,中央财经大学可持续准则研究中心成立;同年11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外交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联合发布《北京沙河高教园区高校联盟“北斗星链”内涵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

2024年6月11日,中央财经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成立;6月16日,中央财经大学esg研究所成立。

2025年4月26日,由政府管理学院发起组织并经中央财经大学批准设立的政产学研一体化智库机构——低空经济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5月,大连财经学院与中央财经大学战略合作签约。5月13日,昌平区教育委员会与中央财经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