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百科
重庆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于2001年,其前身是学校原公共外语教研室及后来的外语系。经过十五年的发展建设,学院办学的软、硬环境大幅改善,有专门的外语大楼。学院设有英语专业教学部、大学英语教学一部、大学英语教学二部、研究生英语教学部、外语教育资源与电化教育中心、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语言测试研究中心、信息科技文献翻译研究所等教学、科研机构以及学生工作部、党政办公室等管理服务机构。学院现有教职工85人,有教授7人、副教授28人,有博士14人、硕士60人,三分之二以上教师有国外进修或留学经历。
学院环境
学院始终将人才培养放在首位,依托学校信息科学特色和优势,积极探索“英语+信息技术+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铸造“信息科技英语”和“信息科技翻译”学科特色,为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打下了坚实基础,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院承担了全校20000多名本科学生、近3000名研究生的大学英语教学任务和 548名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任务。 2014年3月,外语语言文学学科增列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信息技术翻译人才。
学院领导班子
姓名 | 职务 | 分工 |
黄慧 | 党总支书记 | 负责学院党总支全面工作,分管党建、宣传、群团、干部、精神文明、安全稳定、党风廉政等工作。 |
汪顺玉 | 副院长(主持工作) | 负责学院行政全面工作,分管财务、人事、师资队伍建设、留学生教育管理、资产管理等工作。 |
任运康 | 党总支副书记 | 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和服务、学生学籍资格审查等工作。 |
王凤 | 副院长 | 负责研究生英语教学、学科建设、科研、电化教学、教学资源建设、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等工作。 |
彭晓蓉 | 副院长 | 负责英语专业、大学英语、中加项目、二专业的教学和二课堂等工作。 |
师资力量
师资总揽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按照学校“人才强校”队伍建设规划要求,截至2010年励精图治,潜心谋发展,我院拥有了一支事业心强、专业功底扎实、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87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4人,讲师34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12人,硕士学位57人,另外在读博士5人。按照“培养骨干、吸纳尖子、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的工作方针,坚持培养和引时并举,旨在造就一支适应教学研究型定位和富于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学院先后出台了《外国语学院鼓励教职工在职攻读研究生的暂行规定》、《外国语学院人才引进及稳定暂行办法》、《外国语学院教师四年国内外进修计划》等相关措施,全面实施和推进在职培养与积极引进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一方面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学位,提高在职教师学历层次和教学科研水平,先后有9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16位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专项经费投入,逐年选派一线教师到国外进修,足迹遍布欧美及澳洲,从整体上提升在职教师的学术层次。另一方面加大力度引进高层次人才,数名教授、博士加入我们的学术团队,逐步形成了职称、学历结构趋于合理,学缘结构多元化的教学科研队伍。学院在办学中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采取措施力促学科团队的建设。截至2010年,教学科研成果显著,4名教师成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每年有7-10名教师受聘为学校责任教师,每年有8名左右35岁以下的教师被评为学校优秀青年教师,1名教师被评为学校2008年度学科带头人。教师中获得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课堂教学优秀奖等教学奖励数十项。科研方面,精心打造学术梯队,加强纵向、横向合作,鼓励全院教师积极参加科研,营造出浓厚的学术氛围。学院教师先后承担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庆市教改项目等部省级课题8项获校级及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5项。重庆邮电大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项,重庆邮电大学重点教材建设立项3项,重庆邮电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6项。2009年成功申报中国教育部社科青年项目1项。截至2010年,学院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是继续引进高层次学术带头人,完善在职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使之完全能达到学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要求。
师资介绍
教授 | 张爱琳汪顺玉高黎平王慧代晓丽席仲恩唐兴正王蓉王凤 |
副教授 | 杨颖陈卉范荣何武林忠刘雪琴牟之渝史敬轩王强徐豪徐岚陈泽蓉张叙雷芳彭晓蓉汪乔山艾治琼薛静杨华英刘勇戴竹青王庆光刘世英郭骞陈民 |
讲师 | 朱毅赵晴殷娜敖海燕蔡雨秋陈福强陈鹏陈萍丁璇丁义高非黄鹂姜敬雷雪梅李后兵李琦刘存伟刘明刘义罗英邱珊唐华唐欣玉涂青王红王江王晶王婷文杰徐林林许艳杨南薰张琬悦郑阳芳王怡 |
助教 | 相启征李可杜珏张颖夏雨伍喆王明璨徐秋群 |
外籍教师
oscar ernesto rodriguez reina | valentina vlasova | jeannie christine jones | deborah lee morales |
tracy allen bates | mark bristow | leianne charrall gunter | timothy neumair |
jay fisk | william kent(bill) maddox | emily renee moles | mary beth jackson |
martha jones faires | william h· faires | christine michelle moore | lori rooks |
heidi ruth | gloria jan ann sun | faith | jerry ruth |
专业介绍
(本科 标准学制四年,授予学士学位,招生类别:文理兼收)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扎实的英语基础、较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的信息素养,能够在信息技术层面上进行科技文化交流,适应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发展需要的复合型英语应用人才,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信息数据处理与管理等工作。
公众号主体介绍重庆邮电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重庆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是由重庆邮电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重庆邮电大学(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简称“重邮(cqupt)”,坐落于直辖市——重庆市,为信息化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国家布点设立并重点建设的邮电高校之一,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重庆邮电大学起源于1950年成立的东川邮政管理局培训班,后发展为1959年的重庆邮电学院,首任院长为郭长波。1963年开设研究生教育,1965年成为四川省首批有权招收硕士研究生的高校之一。1970年至1973年,学校转为电信总局529厂和邮电部第九研究所。1979年,在邮电部支持下,学校恢复办学。2000年转为重庆市管理,实行部市共建,2006年更名为重庆邮电大学,201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荣誉。
截至2024年10月,重庆邮电大学占地3800亩,校舍建筑面积82万余平方米,馆藏430余万册(种);有本科专业6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学位类别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及专业领域28个,四个学科进入esi国际排名前1%。在校学生3万余人,其中研究生7700余人。在职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900余人,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1200余人。截至2025年6月,重庆邮电大学有学院17个。
历史沿革
建校伊始
重庆邮电大学前身为1950年3月成立的东川邮政管理局培训班,位于黄桷垭文峰塔下。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重庆邮电学院,郭长波同志担任首任党委书记兼院长。1963年,学校开始培养研究生,1965年成为四川省仅有的10个有权招收硕士研究生高校之一。
蓬勃发展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0月,本科专业60个,涵盖工、理、经、管、文、艺、法、教等学科门类。截至2025年6月,重庆邮电大学有学院17个。
重庆邮电大学院系与其对应本科专业一览表学院 | 专业 |
---|
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工程专业(方向:无线通信系统设计、通信网络与安全、智能信息处理、智能系统应用、智能媒体处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方向:电子技术与无线通信、智能信息处理与大数据) |
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人工智能专业(截至2022年3月) |
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工业互联网学院 | 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联网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机器人工程专业、工业智能(截至2022年8月) |
重庆邮电大学先进制造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截至2020年3月) |
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重庆国际半导体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截至2023年9月) |
重庆邮电大学软件工程学院 | 软件工程(截至2023年10月) |
生命健康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学、医学信息工程(截至2024年4月) |
重庆邮电大学理学院 | 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数据计算及应用(截至 2024年4月) |
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经济学、金融工程(截至2023年12月) |
重庆邮电大学现代邮政学院 |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邮政工程(截至2024年4月) |
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 | 广播电视编导、动画、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截至2024年4月) |
重庆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翻译(截至2024年4月) |
重启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与信息法学院 | 信息安全、网络空间安全、法学、知识产权(截至2023年11月) |
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重庆邮电大学体育学院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截至2024年4月) |
重庆邮电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 - |
重庆邮电大学国际学院 | - |
注:官网简介页面和专业介绍页面数据不一致 |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2021年9月,由重庆市科技局推荐,学校申报的“中国——韩国工业物联网‘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正式获批建设。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建有移动通信终端与网络控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重庆)、中国-韩国工业物联网“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重庆工业物联网示范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网络空间大数据智能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量子信息智能网络基础理论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旅游多源数据感知与决策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数字经济智能与安全川渝共建实验室等80余个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教育部、文旅部及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科研平台。
重庆邮电大学自然科学科研机构(截至2024年4月)类别 | 机构名称 |
---|
科研平台 | 无线移动通信研发平台、信息安全研发平台、生物信息与制药工程研发平台、宽带通信网研发平台、网络化控制理论与技术研发平台、量子物理研究平台、信号与信息处理、机电系统控制与检测研发平台、系统科学研究平台等24个 |
省部级以上科研机构 | 国家“3g军民结合终端设备动员中心”/国家宽带移动通信、军民结合终端动员中心、移动通信终端与网络控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工业物联网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智能仪器仪表网络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大数据智能计算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重庆移动通信工程研究中心、移动通信技术信产部重点实验室、光纤通信技术信产部重点实验室、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信产部重点实验室等50个 |
参考文献: |
重邮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机构(截至2024年4月)类别 | 机构名称 |
---|
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基地 | 重庆邮电大学日本研究中心 |
省部级科研基地 | 重庆邮电大学网络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中心、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重庆市第三批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重庆市两化融合电子商务应用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知识产权科普基地、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
校级基地 | 企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网络协同经济研究中心、网络法治研究中心、数据信息与人工智能法律研究中心、影视艺术研究与创作中心、翻译与技术传播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廉政教育研究中心、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信息化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心理问题研究中心、网络社会治理与网络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项目、86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国家创新群体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590余项,承担省部级项目143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2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级奖励4项,省部级一等奖32项;授权发明专利4500余项。
重庆邮电大学所获的部分国家级科技奖励(截至2024年6月)成果名称 | 奖项 | 获奖时间 |
---|
跨安全域隔离与信息交换技术及应用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10年 |
血液净化系统监测与控制系列关键技术及整机设备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11年 |
通信网络测试与优化平台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11年 |
学术资源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校徽为曲边正三角形构图,其上印有毛泽东书法字体校名“重庆邮电大学”、学校英文全称“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以及建校年份“1950”字样。文字标识分布在周边,中间的图案寓意山城重庆地理形态和学校邮电通信行业特色,轻松明快的色彩表明学校充满希望的未来。 | |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重庆邮电大学现任领导(截至2025年6月)职位 | 姓名 | 肖像 |
---|
党委书记 | 李林 | |
纪委书记 | 刘骁华 | |
副校长 | 陈前斌 | |
李伟生 | |
张清华 | |
李章勇 | |
温平川 | |
党委副书记 | 伍安春 |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高新波 | |
副校级干部 | 林金朝 | |
陶于祥 | |
参考文献截至2025年6月: |
历任领导
重庆邮电大学历任领导(截至2025年6月)职位 | 任职时间 | 姓名 |
---|
党委书记、院长 | 1959年3月至1970年6月和1979年5月至1983年12月 | 郭长波 |
院长 | 1982年2月至1983年5月 | 刘宜伦 |
院长 | 1983年10月至1985年12月 | 赵祖锡 |
院长 | 1986年12月至1990年5月 | 胡文立 |
党委书记 | 1983年5月至2002年4月 | 张运华 |
党委书记 | 2002年3月至2004年9月 | 李文成 |
院长、校长 | 1992年12月至2006年5月、2006年5月至2006月8月 | 聂能 |
党委书记 | 2004年9月至2011年8月 | 徐仲伟 |
校长,党委书记 | 2006年8月至2011年8月、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 | 陈流汀 |
校长 | 2011年9月至2016年4月 | 李银国 |
党委书记 | 2014年5月至2018年11月 | 方海洋 |
参考资料截至2025年6月: |
校园环境
信科楼
重庆邮电大学信科全称重庆重邮信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重邮信科。作为南山最高建筑的信科大厦,是重邮的标志,更是学子们实验课和研究生们课题研究的地方,内设第二国际会议厅。
三教
重庆邮电大学三教前方自带水池喷泉升旗台的高能三教是每周一早上升旗的地点,其内设的高大上第三国际会议厅是许多大型会议的第一选择 。
安法学院
…更多「校园环境」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友情况
重庆邮电大学部分校友情况(截至2024年4月)姓名 | 简介 |
---|
李军 | 为重庆邮电大学01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校友。获得2020年度“重庆市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入选“2021年重庆英才计划·;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
王志勇 | 毕业于重庆邮电大学1996级通信线路专业。截至2021年5月10日,任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凉山分公司副总经理。荣获“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
杨蜀 | 为重庆邮电大学95届校友。截至2021年3月16日,为华为前副总裁/亚太区域总裁、深圳刷宝科技、标普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
郑成林 | 毕业于重庆邮电大学1999级通信工程专业。截至2021年3月5日,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传输局技术总监、中国电信高级专家。2020年11月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
注:排名不分先后、仅部分列举 |
所获荣誉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 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成果获得单位、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重庆邮电大学所获的部分荣誉获得时间 | 荣誉名称 |
---|
2017年11月 | 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 |
2018年4月 | 全国学生资助工作“推荐学习单位” |
2018年6月 | 全国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 |
2018年12月 |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百城千校”计划试点院校 |
2019年3月 | 2019华为中国生态伙伴大会“优秀创新人才中心” |
2021年11月 | 重庆市绿色学校建设示范学校 |
2021年9月 | 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 |
2021年12月 | 2021年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
2022年4月 | 重庆市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
2023年3月 | 重庆市来华留学工作先进集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