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对杨梅品种的分类,国内目前尚无统一的方法。俞德浚(1979)、吴耕民(1995)等按果实色泽、树势、果熟期等形态特征进行分类研究,把杨梅品种分为野杨梅、红种、粉红种、白种、钮珠杨梅、乌种、阳平梅和早性梅等8个类型;郭枢等(1994)按照果核的形状和大小把浙江南部杨梅归纳为5个大类(卵圆形核、扁圆形核、椭圆形核、纺锤形核、长圆形核)和9个小类(小卵形核、广卵形核、扁圆形核、椭圆形核、小椭圆形核、大椭圆形核、短椭圆形核、纺锤形核、长圆形核)。
据全国杨梅科研协作组有关单位的调查和整理,中国杨梅共有305个品种和105个品系现已定名的品种共268份。张跃建等(1999)对现有品种资源进行整理认为中国品种资源呈现3个特点:一是品种间差异十分悬殊。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如果实小的单果重仅3g,大的达25g以上,最大单果重有超过50g。二是成熟期跨度较大。早的4月成熟,迟的7月中旬成熟,其中早熟种(6月上旬以前成熟的)占21·1%,迟熟种(7月成熟的)占12·4%。三是果实色泽十分丰富。有白色、粉红、红色、深红、紫红、深紫红、紫黑和乌黑等,其中紫红的最多,共有100份,占37·3%。从总体看来,实用价值较高的品种,几乎都是深色品种包括乌梅类和红梅类的一些优良品种,它们的果实品质优异,适应性广泛,在全国范围内广为应用。而浅色品种,如白杨梅、粉红杨梅也有优良品种,但其最大的缺点是适应能力差,产量不及红杨梅和乌杨梅,因而各地仅少量栽培。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