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脱胎于1906年美国雅礼协会在中国创办最早的西医院之一的雅礼医院,始建于1958年。1958年8月1日,医院举行开院典礼。1987年,改名为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992年被评定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00年,改名为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2021年2月15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门急诊医技楼项目正式开工。2022年5月29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门急诊医技楼主体结构顺利封顶。2022年7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设置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的通知,正式决定在湖南省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为主体设置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2022年12月17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揭牌仪式在临桂院区举行。这是广西首个获批建设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2023年9月,成为中国儿童精神卫生精英教学医院联盟成员。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规模条件
整体规模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原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位于湖南省会长沙,脱胎于1906年美国雅礼协会在中国创办最早的西医院之一——雅礼医院,始建于1958年,是国家教育部重点高校——中南大学附属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占地面积290余亩、业务用房面积50万平方米,编制床位3630张。截至2025年6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现有在职职工5270余人,其中副高及以上专家970余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9人,国家杰出医师2人,国家卫生健康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6人,国际学术机构任职39人次,国际学术期刊任职53人次。现有博士生导师186人,硕士生导师499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3人。院区情况
…更多「规模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科室设置
科室情况
截至2025年6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拥有42个临床科室、9个医技科室。类别 | 科室名 |
---|---|
临床科室 | 心血管外科、心血管内科、精神病学科、代谢内分泌科、消化内科、血液内科、风湿免疫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学遗传科、肾内科、肝脏外科、胆胰外科、乳腺外科、甲状腺外科、胃肠外科、肝脏移植科、小儿外科、泌尿外科、肾脏移植科、血管外科、骨科、脊柱外科、整形美容外科(烧伤科)、胸外科、妇产科、儿科、感染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医学中心、皮肤科、神经病学科、神经外科、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麻醉科、老年医学科、医学心理中心、肿瘤科、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康复医学科、全科医学科 |
医技科室 | 放射科、超声诊断科、核医学科/pet影像中心、病理科、药学部、检验医学科、输血科、营养科、手术部 |
重点科室
…更多「科室设置」介绍请查阅全文…
教育建设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6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院拥有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类别博士点8个,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类别硕士点10个。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各1个。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40个、教育部重点学科6个,是全国七家同时拥有全部6项器官移植资格的医院之一、全国4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之一,国家输出型区域医疗中心、委省共建国家综合、心血管、创伤、传染病区域医疗中心。精神病学科、代谢内分泌科、心血管外科、皮肤性病科、老年医学科、肾内科、临床药学、器官移植等专科居全国前列。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6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拥有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湖南省唯一国家医学中心)、国家重大疾病研究中心2个(全国首家同时拥有两个中心)。医院拥有首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内首家同时通过ssh双认证),拥有国家级住培重点专业基地2个。医院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64个。类别 | 科研中心 |
国家级平台 | 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精神疾病诊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
部省级平台 | 糖尿病免疫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省肾脏病与血液净化重点试验室、医学表观基因组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心血管疾病现代临床医疗技术研究中心、精神疾病诊疗技术湖南省工程实验室、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麻醉临床医疗技术研究中心、骨科生物医用材料湖南省工程实验室、湖南省眼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湖南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血管生物工程材料湖南省工程实验室、湖南省心血管智能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
厅局级平台 | 湖南省精神卫生研究中心、湖南省心血管疾病研究中心、湖南省循征医学中心、湖南骨科生物医用材料研究中心、湖南省中药制剂新技术重点研究室 |
校级平台 | 中南大学临床基因诊断治疗中心、中南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中南大学糖尿病研究中心、湖南省糖尿病研究中心、中南大学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所、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精神应激与成瘾行为研究室、司法精神病病学研究室、精神医学情报资料研究室、生物精神病学研究室、精神医学与现代影像研究室、中南大学肾脏病研究所、中南大学肾脏病研究所肾脏病理电镜中心、中南大学肾脏病研究所肾脏肾脏疾病诊断中心、中南大学肾脏病研究所肾干细胞研究室、中南大学儿科研究所、中南大学儿科研究所、儿童脑发育研究室、中南大学儿科研究所儿童肾脏病研究室、中南大学儿科研究所新生儿疾病研究室、中南大学肝病研究所、中南大学麻醉医学研究所、中南大学衰老与老年疾病研究所、中南大学老年疾病研究所老年病学临床研究室、中南大学临床药学研究所、中南大学医学心理学研究所、中南大学代谢综合征研究中心、中南大学骨科生物医用材料研究所、中南大学急诊医学及疑难疾病研究所、中南大学血管病研究所、中南大学耳科研究所、中南大学耳科研究所耳显微外科研究室、中南大学耳科研究所耳鼻咽喉头颈肿瘤研究室、湖南省听力医学中心、湖南省人工耳蜗植入中心、中南大学皮肤性病研究所、中南大学皮肤性病研究所表观遗传学研究中心、湖南省中药制剂新技术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普胸外科研究室、湖南省心血管病研究所生物材料研究室、湖南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血管外科研究室、湖南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血管内科研究室、湖南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血管影像研究室、湖南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血管儿科研究室、中南大学代谢内分泌研究所、代谢内分泌研究所内分泌诊断研究、室代谢内分泌研究所代谢性骨病研究室、湖南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6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牵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1项;近5年承担国家级项目(课题)413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1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9项,国家科技创新重大项目4项,纵向项目超百万的36项、超过千万的项目6项。近十年参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获得全国优博论文2篇;获得77、78、79年级全国统考三连冠、全国高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特等奖6次、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曾连续五年入选湖南省十大科技新闻;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的全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中,7个学科进入全国前十。2025年4月,湖南省医学会发布《湖南省医学会关于公布第二十一届湖南医学科技奖获奖项目的通知》,经形式审查、网络评审、会议评审、项目公示和奖励委员会审批等程序,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牵头申报的医药卫生科技项目表现卓越,共有8项成果脱颖而出,其中包含医学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时间 | 成果 |
---|---|
2022年2月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外科唐浩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心血管病杂志frontier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if = 6·050,q1区)发表题为“total arch replacement with frozen elephant trunk can be performed under mild hypothermia(≥30°c)with satisfactory outcomes using a new “heart-brain-first” strategy for acute debakey type i aortic dissection”的原创性研究论文。从最初的“弓部优先”策略,到创新性提出“脑心优先(brain-heart-first)”手术策略,逐步优化、规范手术流程,重新设计体外循环管理方式,创新性使用四分支人工血管第一分支进行灌注,加强了对脑部及心脏的保护,显著缩短了脑部及心脏缺血时间,从而实现了在浅低温下(≥30℃)完成debakey i型主动脉夹层的全弓置换联合冰冻象鼻支架手术,手术时间及体外循环时间明显缩短,患者获益明显,术后并发症和术后30天死亡率明显降低,中期随访效果满意,获得国内外同行高度认可。 |
2023年2月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团队开创慢性荨麻疹新疗法。针对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难治性患者,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皮肤性病科荨麻疹研究团队近年来逐步探索出一套安全、有效的治疗新方法,为解决难治性患者的治疗难题开创了新方向。这一“免疫调节治疗”策略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免疫学期刊《临床免疫学》(clinical immunology,jcr q1区,if=10·19) 以研究性论著形式发表,题为《consecutive injections of low-dose interleukin-2 improve symptoms and disease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在陆前进教授的指导下,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龙海副教授带领的荨麻疹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从自身免疫发病机制的角度对csu的临床难题开展科研攻关,相关成果近年在《clinical reviews in allergy & immunology》(jcr q1,if=10·817)、《frontiers in immunology》(jcr q1,if=8·786)等期刊发表。 |
2023年6月 | 湘雅二医院肿瘤中心刘先领教授团队联合湖南省肿瘤医院杨农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frontiers in immunology》(if 8·7,jcr 1区,中科院top期刊)上发表了原创性临床研究《hypo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 with immunochemotherapy for extensive-stage small-cell lung cancer》,该研究可能开创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全新治疗模式,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为第一作者和第一通讯作者单位。 |
2025年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成就包括:制定1 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代谢性疾病的诊疗标准、亚洲最大的骨密度参考数据库、胰岛自身抗体检测在全球36个实验室的质量评估中三项指标全球排名第一,在代谢综合征、遗传代谢病等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还以实物形式展示了与三诺生物合作开发的院内、院际及远程血糖管理系统,周智广教授等共同主编的《内分泌内科学》等著作。 |
2025年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成就包括:赵靖平教授主编的《精神分裂症》、《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李凌江教授主编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精神病学》(八年制)第三版、《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郝伟教授主编的《精神病学》(第七版),刘哲宁教授主编的《精神科护理学》。 |
学术资源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合作交流
国内合作
2010年9月6日上午,韩国圆光财团一行访问我校,期间,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湘雅医学院与韩国圆光财团旗下的圆光大学校医科大学医院、圆光保健大学共同签署了友好合作协议书,湘雅医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处有关负责人以及湘雅二医院全体院领导、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签署仪式。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医学、教育及科学研究领域进行友好合作,双方医疗队伍与研究生之间相互交流、研修,对相互关注的领域进行讲解、研究并举行研讨会等,通过以上合作交流促进双方的发展,提升两国人民的健康品质,深化中韩友谊。
…更多「合作交流」介绍请查阅全文…
医院成就
三甲医院
1992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经过湖南省卫生厅组织专家评审,以高分通过,成为湖南省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创建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卫生部深化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步骤,是医院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1990年决定对全国县以上医院实行分级管理与评审,根据医院的不同功能、任务、规模和技术水平、设施条件、医疗服务质量和科学管理水平分为三级十等。实行标准有别、要求不同的标准化和目标管理。医院在分级管理争创三级甲等医院中,党委坚持思想领先,把管理人、教育人当作管理的重要任务。管理与管人、用人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强化质量意识,从职业道德教育入手,使医务人员在业务活动中承担起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与义务,自学地按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去处理个人与病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成立了创建办公室、举办了分级管理学习班、三基讲忌班、严格各种操作规程,开展了研讨活动和三基技能比赛,促进创建工作。党政协力,职工人人争做贡献,加强科学管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开展优质服务劳动竞赛,加强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和病历质量的管理。通过全院职工近两年的艰苦努力,扎实工作1992年4月以高分通过了湖南省卫生厅组织的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成为湖南省首批三级甲等医院。人才培养
医院担负着医学本科生、七年制、硕士生、博士生等7个不同层次1400多人的临床教学任务。医院党委和行政十分注重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工作。从提高教师的素质入手,强调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不但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担任教学管理工作的干部注重研究教学工作的规律,不断探索教学管理的方法,严格教学、教务、考务管理工作,严肃纪律。及时交流和总结教学工作的经验。努力改善教学设施和条件,加强学生学习、生活管理,全心全全意地为老师、学生当好后勤。多年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院临床教学工作在医科大学名列前茅。本科生在卫生部组织的技能考试、理论考试曾多次获得部属医院的第一的好成绩。1995年国家卫生部、教育部授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院三育人先进集体。治病救援
…更多「医院成就」介绍请查阅全文…
行政管理
姓名 | 职务 | 介绍 |
---|---|---|
柴湘平 | 党委书记 | 柴湘平,男,中共党员,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党委书记。主要学术任职:湖南省医学会创伤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湖南省院前急救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湖南省医院协会医疗法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吕奔 | 党委副书记、院长 | 吕奔,男,1983年5月生,中共党员,临床医学/生命科学双博士,二级研究员,副主任医师,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首届医学领域“科学探索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现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长期从事血液病与危重症的基础研究与临床一线工作,在重症凝血病等研究领域取得了系列原创性突破,以通讯作者在science、nature、immunity等学术期刊发表系列论著。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病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湖南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分会会长 |
袁运长 | 副院长 | 袁运长,男,1966年10月出生,汉族,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湖南新化人,研究生学历,临床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现担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副院长。2016年10月晋升正处级干部。兼任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湖南省人大教科文卫专委会委员、民进湖南省委副主委、湖南省纪委监察厅特约监察员等职。长年工作在临床第一线,累计独立完成各种开胸手术近3000例,完成各类危急重症病人抢救数千例,指导协助全省地州市级医院、周边省市地州市级医院及多家有条件的县市级医院完成各类手术及危急重症病人抢救千余例,大大提升了基层医院的服务能力。无任何医疗差错及医疗事故发生;在省内率先开展新手术多项。获医院医疗新技术特等奖和学校医疗新技术一等奖各一项;撰写并发表了4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15篇被sci收录;主持和参与省部级研究课题10余项。主要社会兼职有: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论证专家,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湖南省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湖南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主委,湖南省医学科技教育学会常委 |
段绍斌 | 党委副书记 | 段绍斌,男,1966年生,医学博士、美国南加州大学keck医学院博士后、一级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和博士后导师。现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党委副书记。2019年入选湖南省高层次卫生人才“225”工程湖南省医学科学(肾脏病学)带头人培养对象,肾脏疾病与血液净化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renal failure 期刊副主编,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细胞治疗质量控制与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和第二届常务委员、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中国卫生健康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公立医院分会常委、中南大学教育基金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湖南省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和第二届副会长、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常务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健康管理学会疾病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和第二届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从事肾脏病学30余年,主攻急性肾损伤/急性肾脏病、慢性肾脏病及难治性肾脏病细胞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获2012年度湖南省“新汇杯”优秀科(室)主任称号,湖南省首批健康传播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美国中华医学会基金会项目1项等国家级、省部级及校企合作科研项目30余项,发明专利1项,发表学术与管理论文230余篇,其中sci论著60余篇,第一或通讯作者sci论文32篇,jcr1区9篇,if>5分13篇。主编及参编专著12部,2012年作为肾脏病学唯一受邀专家代表参加了碘对比剂在心血管疾病中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的制定,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3项、湖南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国际腹膜透析青年奖1项 |
宋招权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宋招权,男,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副研究员,现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主要任职及研究领域:纪检监察、巡视巡察、高等教育管理等 |
龙海 | 党委委员、副院长 | 龙海,男,1983年生,中共党员,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湖南省皮肤重大疾病与皮肤健康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湖南省青年岗位能手,“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计划、湖南省高层次卫生人才“225”工程学科骨干培养对象、长沙市杰出创新青年培养计划入选者。兼任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青年委员/免疫学组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皮肤性病防控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免疫学会皮肤免疫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自身免疫学组委员、湖南省医学会皮肤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主要从事红斑狼疮、荨麻疹等免疫相关性皮肤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赴美国得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留学两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市级项目4项,参与973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课题10项。发表学术论文74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jama(if:44·405)、clin rev allerg immunol(if:10·817)、autoimmun rev(if:9·754)等sci期刊发表论文21篇。受邀担任jama等sci期刊审稿人。作为执笔者起草皮肤型红斑狼疮诊疗指南(2019版)及国际诊疗指南(j autoimmun 2021)、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22版),参与制定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及多部专家共识。参编皮肤性病学全国统编本科教材、研究生教材、八年制教材及专著8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1项。应邀赴世界皮肤科大会、亚洲皮肤科大会等国际会议做学术报告10余场次。获全国青年医生授课比赛二等奖 |
李异 | 党委委员、副院长 | 李异,男,中共党员,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现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
张燕 | 党委委员、副院长 | 张燕,中共党员,教授,二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后合作导师,现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副主任,科技创新2030国家重大项目脑计划焦虑障碍项目首席专家,入选中青年优秀科技人才培养计划,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湖南省卫健委高层次人才(医学学科带头人),耶鲁大学访问学者。兼任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常务委员(第九届)、中国医师协会精神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副主委、中华精神科杂志编委、湖南省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焦虑抑郁障碍基础与临床研究,主持国家重大项目、国自然区域创新重点基金等10余项,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杂志发表研究成果,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十佳“青年英才奖”、国之名医优秀风范荣誉等 |
颜苗 | 党委委员、副院长 | 颜苗,男,中共党员,医学博士,主任药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湖南省精准医疗技术转化与软件服务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负责人,湖南省毒物咨询中心负责人。湖南省杰青,湖南省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临床药学)学科带头人。兼任国际治疗药物监测与临床毒理学会(iatdmct)理事、中国毒理学会理事及临床毒理专委会常委、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委会青委主委、中国药师协会精准用药工作委员会副主委等。主要从事医院管理、临床药学与临床毒理学研究与实践。曾获国家公派留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4项、厅局级项目3项,参与国家级项目5项,参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及美国癌症学会课题各1项。近5年发表sci论文32篇,其中jcr1区论文21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参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规划教材1部,副主编专著2部。主持中南大学教改项目2项。获湖南医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中南大学医疗新技术一等奖1项。获“中国医院药学优秀青年药师”、“湖南省优秀药师”等称号 |
肖扬 | 党委委员、副院长 | 肖扬,女,1982年生,中共党员,医学博士,研究员、副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国家级青年人才、湖南省青年五四奖章、湖湘青年英才、湖南省优青获得者。兼任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青年委员,北美华人糖尿病学会(cada)成员。主要从事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免疫发病机制与药物靶点研究。主持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首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等课题。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immunity,diabetes,jci insight,cardiovasc diabetol 等sci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胰岛素分泌研究组新星奖、中华医学会中国十大糖尿病研究奖 |
杨智勇 | 党委委员、总会计师 | 杨智勇,男,硕士,高级会计师,现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党委委员、总会计师 |
医院文化
医院院徽
院徽释义:图案中绽开的“杏花”和内含的“十”字标志着医院的行业特征,体现了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宗旨。图案底部三线四折,既如“白衣天使”展开的双翅,又寓意湘雅二医院服务覆盖三湘四水,加上全图富有动感,由下至上的整体立体效果,象征医院事业蒸蒸日上、迈向新世纪的进取精神和辉煌前景。整个图案犹如一只花篮,象征“健康、温馨和友好”,蕴含了医院的使命及对病友的美好祝愿。医院院训
…更多「医院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
院内专家
姓名 | 介绍 |
---|---|
舒畅 | 舒畅,外科学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血管外科博士后,一级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导,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管外科主任,中南大学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湖南省大血管疾病外科及微创、介入诊疗中心主任。是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学术带头人,国家卫计委首批外周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学科带头人,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耶鲁大学医学院、纽约大学西奈山医学院、st· clare hospital of franciscan health system、香港大学医学院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兼任国际血管联盟副主席(2012-2014),国际静脉联盟(uip)中国分会候任会长,外周动脉疾病泛大西洋协作组(tasc)标准委员会委员、美国血管外科学会(svs)国际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委员、血管外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血管外科与组织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湖南省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主委,湖南省外科学分会副主委。《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中国普通外科杂志》、《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副主编;《annuals of vascular surgery》、《中华外科杂志》、《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中南大学学报》等期刊编委。擅长主动脉疾病、外周动脉疾病的诊治,主刀主动脉疾病介入微创手术两千余台(年手术量500余台),率先在国内或省内开展一系列前沿技术:是第一位在国际上报道“烟囱”技术微创治疗主动脉弓部夹层的中国专家;国际上最先开展肠系膜上动脉置管溶栓+门静脉取栓,皮下埋置肝素泵治疗门静脉血栓,受到美国静脉病学会主席的称赞;主刀世界首例妊高征、马凡综合症合并主动脉夹层的支架植入术,国内率先开展腹主动脉瘤并腹主动脉夹层的腔内修复术,全国第一例艾滋病患者的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手术,全国第一例主动脉弓部开窗性支架腔内治疗弓部破口的疑难主动脉夹层,中南五省第一例下腔静脉滤网植入术。成功地救治了主动脉夹层合并严重并发症、腹主动脉瘤破裂、髂动脉瘤破裂、颈动脉外伤性断裂等生命垂危的患者,成功地开展了巨大的颈动脉体瘤、下腔静脉畸形等高难度的手术。受邀前往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200余家医院会诊手术。应邀前往三大洲9个国家进行国际手术会诊40余次,主动脉疾病开放及介入微创手术示范50余台。 |
姜晓华 | 姜晓华,男,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管外科副教授,湖南省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管病学颈动脉外科学会委员。善长于血管外科各类门诊、急症病人的治疗,长期从事于血管外科疾病的治疗与研究。做了大量的如各类动脉瘤的切除与人工血管移植、搭桥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巨大血管瘤、淋巴管瘤的切除与整形,急性动静脉栓塞及各种先天性血管畸形的手术治疗,并抢救了大量急性大血管损伤的病人,为病人挽救了生命或肢体,多次受到高度赞扬。在临床研究中,创造性采用股浅静脉瓣全瓣环缩术治愈了近100例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多次参加国际性和全国性血管外科学术研讨会并发表论文。在临床教学工作中,指导和培养了一批临床实习生、研究生、进修医师,多次获得优秀教师、先进个人、一个好医师等光荣称号。2014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2009年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一项,获湖南省医学科学奖二等奖一项,获中南大学医疗新技术奖二等奖3项。 |
李全明 | 李全明,男,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管外科副教授,血管外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外科感染与重症医学学组委员,湖南省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管病学血管创伤委员会委员,湖南省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血管外科与组织工程专业委员会中青年委员。系统地掌握了血管外科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操作技能,及时掌握血管外科国内外发展前沿,吸收最新科研成果和开展临床新诊疗技术,长期坚持在临床第一线工作,实践经验丰富,是血管外科专业学术、技术骨干,擅长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腹主动脉瘤腔内及开腹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及搭桥手术治疗,动脉损伤的手术及腔内救治等。2014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2009年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一项,获湖南省医学科学奖二等奖一项,获中南大学医疗新技术奖二等奖3项。 |
谭利明 | 1982年五年制本科毕业于原湖南医学院,留校分配于湘雅医院神经内科从事医教研工作。1986年攻读硕士研究生,从师著名神经病学家谢光洁教授名下。1989年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继续留用于湘雅医院神经内科,历任总住院、主治医师,1995年晋升为副教授,期间并担任中华医学会湖南省分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秘书8年。1997年因工作需要调入湘雅二医院任神经内科主任,继续从事神经内科专业及管理工作,2001年晋升为神经病学教授。先后参与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卫生部项目基金课题研究,获省卫生厅成果奖一项,省科委科技进步奖一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主编著作一部,参编8部。每年主持、主讲国内学术讲座3-4次,省内各种学术讲座20-30次,199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已连续招收十余届,招收研究生60余名,已毕业40名,正培养10余名。 |
胡治平 | 1986年毕业于湖南医学院医疗系,同年分配到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任医师,1994年担任神经内科副主任,2000年起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2003年晋升主任医师,2004年起担任博士研究生导师,2009年担任湘雅二医院神经病学研究室主任,2010年晋升为教授,2011年晋升为一级主任医师,2014年评选为“湘雅名医”,2016年担任神经病学科主任和教研室主任。担任中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神经病学“脑损伤与脑保护”研究方向负责人,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神经病学项目建设负责人。湖南省神经内科医师协会会长,湖南省神经康复专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神经内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脑血管高危人群管理委员会委员,中风 120 湖南省特别行动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神经康复学组委员。 |
肖志杰 | 1988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1991年4月调入参与神经内科组建,是最早的神经内科医生之一;1994年破格晋升为主治医师,2003年医学博士毕业,担任研究生导师,具有临床心理学专业训练证书,2008年晋升为主任医师。2008年至2020年担任神经内科副主任、教研室副主任,现任卒中主任、二病区主任,及湖南省康复医学会癫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解剖学会断层影像解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会委员等。擅长脑血管疾病(脑卒中/中风)、老年期痴呆、癫痫、头痛、颅内感染等神经科临床常见病和疑难病的诊断与治疗,曾参与制定司法部外伤性癫痫司法鉴定指南。 |
龚光甫 | 1958年毕业于湖南医学院医疗系五年制本科。毕业后在湖南医学院附属二医院外科工作至今。1964年开始从事心胸外科专业。1979年-1980年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进修心外科1年。1988年1月至1990年7月及1993年1月至1993年6月在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心血管研究实验室从事无支架生物瓣的研究。研究方向有心瓣膜成形人工腱索替换;无支架心包二尖瓣研制和应用等。 |
胡冬煦 | 1964年毕业于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从事心胸外科的医疗、教学、科研近40年。1987年晋升副教授,1991年晋升为教授。曾主持“低能量co2激光冠脉搭桥研究”,“深低温体外循环基础与临床研究”,其中深低温体外循环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被中国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聘请为客座教授,1996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转基因动物异种心脏移植抗起急排斥反应的研究,先心病基因诊断,基因克隆,人类组织器官克隆及临床运用等方面研究。 |
胡建国 | 胸心外科专家。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73年毕业于湖南医学院,1997年到美国duke大学进修学习。曾任湘雅二医院胸心外科主任、湖南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心血管外科研究室主任18年。2009获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优秀医师奖“金刀奖”,2012年获中南大学首届“湘雅名医”。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窦瘤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手术方法(发表在美国胸外科年鉴)等新技术4项,率先在省内开展新手术、应用新技术近50项,如冠脉搭桥、急性主动脉夹层剥离主动脉替换、全主动脉弓移植、switch、senning手术等。 |
尹邦良 | 胸心外科专家。中国共产党党员,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75年毕业于湖南医学院。1989年赴德国美茵兹大学医学院学习,并获博士学位。1997年赴美国duke大学医学院进修。曾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院长、湖南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心血管研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湘雅二医院胸心外科副主任、湘雅二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中南六省胸心外科学会常委、湖南省学会副主任委员等职。2003年被卫生部、人事部、中医药管理局评选为“全国非典先进个人”。2004年个人被评为“全国优秀医院院长”,医院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05年被评为“湖南省医院优秀院长”,中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芙蓉区优秀人大代表等称号。从事缺血性心脏病再血管化的实验研究、心脏移植、心肺联合移植的临床研究。能熟练地诊断和处理本专业的各种疑难病症,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心脏移植,心肺移植,心脏再次手术,心脏肿瘤,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法乐氏四联症合并冠脉畸型同期行法四根治及冠脉搭桥等。 |
周新民 | 胸心外科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重点学科与国家重点专科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胸心外科主任、成人心血管外科主任、湖南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中国医师协会胸心外科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胸心外科分会委员。1983年毕业于原湖南医科大学医疗系,1986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八三级研究生班,留校至今一直从事胸心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曾赴德国心脏中心研修学习心脏辅助装置、心脏心肺移植、主动脉疾病的外科治疗;赴英国牛津大学心脏中心研修,主攻心脏瓣膜外科,冠脉外科及心衰外科治疗。主要研究方向:成人心血管外科,心衰的外科治疗,围手术期心肺保护。 |
刘锋 | 心血管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学位、硕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湖南医学院,1988年湘雅二医院主治、助研。1995年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000年教授、主任医师。主攻心脏瓣膜成形与替换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而及复杂心脏畸形。国内早期开展小儿人工腱索再造行瓣膜成形及用心包行三尖瓣全瓣和肺动脉全瓣再造。同期替换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心脏缺血时间缩短至20~30分钟,为国内领先水平。国际上首创“瓣中瓣”概术并用该技术置换二、三尖瓣膜千例,使众多巨大心脏病人转危为安。“跨式”技术用于小主动脉根部主动脉瓣替换简化了操作。承担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及进修生各层次的教学任务。 |
所获荣誉
时间 | 荣誉 |
---|---|
2004年 | 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
2005年 | 获“全国绿色医疗环境百姓放心医院” |
2010年 | 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
2010年 | 获“全国卫生援藏工作先进集体” |
2017年11月1日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获得2017年度全国优质服务示范医院称号 |
2020年9月8日 | 该集体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
2021年3月1日 | 入选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名单 |
2024年2月23日 | 被授予卫生健康“战略合作先进单位” |
医院事件
骗取医保
2024年8月,国家医保局曝光全国多家医院给男性患者做妇科类诊疗,属于医疗机构串换项目骗医保。其中包含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为男性做妇科类诊疗结算79次。
风险信息
2025年6月天眼查显示,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风险概览方面,共发现企业有裁判文书10条、涉诉关系285条、开庭公告30条、立案信息4条。该医院曾因违反《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等被警告,并被罚款人民币4·8万元,处罚事由显示,该院在发生一起重大医疗纠纷后未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报告;未按照《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建立四级手术术前多学科讨论制度,在为该案患者开展2次四级手术前,手术科室均未针对手术的指征、方式、预期效果、风险和处置预案等组织多学科讨论,未按要求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中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未按要求书写病历,病程记录中未记载该案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等。
…更多「医院事件」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