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省兰溪市第一中学公众号

浙江省兰溪市第一中学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浙江金华市兰溪市
公众号ID:zjslxsdyzx
公众号分类:教育 - 学校
关于公众号:

“浙江省兰溪市第一中学”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兰溪市第一中学,属于教育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教育宣传。

开发/运营主体:兰溪市第一中学

关于主体:兰溪市第一中学是浙江省兰溪市公立中学。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浙江省兰溪市第一中学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浙江省兰溪市第一中学百科

浙江省兰溪市第一中学(lanxi no·1 high school, zhejiang),简称“兰一中”,是兰溪最高学府。位于黄大仙故里风景秀丽的横山南麓,是浙江省一级特色示范中学。

学校创办于1936年,前身是简易师范、私立担三初级中学、县立初级中学、私立辅成中学、新兰中学、新民中学,1981年被确定为浙江省重点中学,1998年被评为省一级重点中学,2016年被评为浙江省一级特色示范中学。

学校校园占地200亩,建筑面积6·11万平方米,有48个行政班,共有学生1915人,教职员工206人。其中,国家和省级先进20多人,正高级教师2人,省级教坛新秀3人,浙派名师5人,金华市名优教师29人,金华市级教坛新秀15人,金华市级以上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40人。

历史沿革

浙江省兰溪一中始建于1936年

1936年8月,创办兰溪县立简易师范学校,兰溪实验县县长胡次威亲任校长。

1939年赵健先生创办永昌战时初中补习学校。

1940年3月,创立兰溪私立担三初级中学。

1941年,私立上海法学院校长褚辅成、教务处长沈钧儒将法学院内迁,定址兰溪于1942年3月复课,5月兰溪沦陷,学校再迁。为避免学生辍学,于1943年8月建成浙中附校,抗战胜利后,为纪念迁校,将学校改为独立完全中学,定名“辅成中学”,同时设立初、高中部。

校园环境

兰溪市第一中学新校坐落于黄大仙故里风景秀丽的横山南麓,三江(婺江、兰江、衢江)之畔,毗邻东方莎士比亚——李渔之芥子园,校名由中科院院长路甬祥题写。

学校占地180亩,建筑面积4·11万平方米,绿化率53%,学校功能分区清晰,布局合理。学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氛围的创设,校园内草坪整齐划一,繁花斗妍,主体建筑从容优雅,错落有致,融校园、花园、乐园于一体。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高中教学班45班,学生1800余人,教职工180人,本科以上学历占94·2%,其中研究生毕业4人,另有32名教师正在参加浙江教育学院研究生班学习。此外,有5名教师被确定为金华市名师培养人,这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平均年龄在35·6岁,均为兰溪市的学科带头人,他们学有专长,教有良方,在兰溪市和金华市的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学建设

教育改革

在浙江省教育2014重大改革之后,学校同步进行改革,进行走班制度,并对班级进行重新划分。

所获荣誉

获奖证书及奖章:

2008年,根据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下发的浙江省文明单位的复评结果,继续保留“浙江省省级文明单位”的荣誉称号。

学校精神

担三精神即为先贤枫山先生章懋所提出的“道学 功业 文章”。在抗日烽火中孕育的兰溪一中,将担三精神融入其精神血脉,绵绵不绝。

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

80年辛勤耕耘,播撒知识育良才

80年既往开来,面朝大海向百年

星火担三,光荣八十载

学校标志

校标的核心要素由卫星、幼苗和大写的“y”“z”组成,整体形似一个“兰”字,蕴含了“兰溪一中”学校名称。“z”代表了浙江省,其下部巧妙构图,形成极具艺术美感的图形,笔触充实有力,敦厚坚实,代表了兰溪一中坚持以校为本,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向着高远目标迈进。幼苗扎根浙江大地,蓬勃向上,茁壮成长,寓意兰溪学子扎根兰溪沃土,沐浴兰溪文化滋养,代表了“爱国爱乡、勇于担当”的学校精神,又预示学校充满青春活力、蓬勃进取的发展态势。标志上方卫星高悬,展现了学校国际化风采和敢于创新的精神。整个构图有机交融、相辅相成、活力张扬,大气磅礴。既极富传统气息,又包含着时代精神。“1936”点缀其下,代表着学校的建校和发展史,体现了学校标志的专属性。

知名校友

胡中间,男,浙江兰溪人,毕业于兰溪一中,1985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博士,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应用分子生物学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研究员。

陈薇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后入伍。多年来,她参与和主持完成了“庚型肝炎”序列测定及致病。2020年8月11日,陈薇因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荣获“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公众号主体介绍兰溪市第一中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浙江省兰溪市第一中学是由兰溪市第一中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浙江省兰溪市第一中学(lanxi no·1 high school, zhejiang),简称“兰一中”,是兰溪最高学府。位于黄大仙故里风景秀丽的横山南麓,是浙江省一级特色示范中学。

学校创办于1936年,前身是简易师范、私立担三初级中学、县立初级中学、私立辅成中学、新兰中学、新民中学,1981年被确定为浙江省重点中学,1998年被评为省一级重点中学,2016年被评为浙江省一级特色示范中学。

学校校园占地200亩,建筑面积6·11万平方米,有48个行政班,共有学生1915人,教职员工206人。其中,国家和省级先进20多人,正高级教师2人,省级教坛新秀3人,浙派名师5人,金华市名优教师29人,金华市级教坛新秀15人,金华市级以上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40人。

历史沿革

浙江省兰溪一中始建于1936年

1936年8月,创办兰溪县立简易师范学校,兰溪实验县县长胡次威亲任校长。

1939年赵健先生创办永昌战时初中补习学校。

1940年3月,创立兰溪私立担三初级中学。

1941年,私立上海法学院校长褚辅成、教务处长沈钧儒将法学院内迁,定址兰溪于1942年3月复课,5月兰溪沦陷,学校再迁。为避免学生辍学,于1943年8月建成浙中附校,抗战胜利后,为纪念迁校,将学校改为独立完全中学,定名“辅成中学”,同时设立初、高中部。

校园环境

兰溪市第一中学新校坐落于黄大仙故里风景秀丽的横山南麓,三江(婺江、兰江、衢江)之畔,毗邻东方莎士比亚——李渔之芥子园,校名由中科院院长路甬祥题写。

学校占地180亩,建筑面积4·11万平方米,绿化率53%,学校功能分区清晰,布局合理。学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氛围的创设,校园内草坪整齐划一,繁花斗妍,主体建筑从容优雅,错落有致,融校园、花园、乐园于一体。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高中教学班45班,学生1800余人,教职工180人,本科以上学历占94·2%,其中研究生毕业4人,另有32名教师正在参加浙江教育学院研究生班学习。此外,有5名教师被确定为金华市名师培养人,这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平均年龄在35·6岁,均为兰溪市的学科带头人,他们学有专长,教有良方,在兰溪市和金华市的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学建设

教育改革

在浙江省教育2014重大改革之后,学校同步进行改革,进行走班制度,并对班级进行重新划分。

所获荣誉

获奖证书及奖章:

2008年,根据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下发的浙江省文明单位的复评结果,继续保留“浙江省省级文明单位”的荣誉称号。

学校精神

担三精神即为先贤枫山先生章懋所提出的“道学 功业 文章”。在抗日烽火中孕育的兰溪一中,将担三精神融入其精神血脉,绵绵不绝。

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

80年辛勤耕耘,播撒知识育良才

80年既往开来,面朝大海向百年

星火担三,光荣八十载

学校标志

校标的核心要素由卫星、幼苗和大写的“y”“z”组成,整体形似一个“兰”字,蕴含了“兰溪一中”学校名称。“z”代表了浙江省,其下部巧妙构图,形成极具艺术美感的图形,笔触充实有力,敦厚坚实,代表了兰溪一中坚持以校为本,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向着高远目标迈进。幼苗扎根浙江大地,蓬勃向上,茁壮成长,寓意兰溪学子扎根兰溪沃土,沐浴兰溪文化滋养,代表了“爱国爱乡、勇于担当”的学校精神,又预示学校充满青春活力、蓬勃进取的发展态势。标志上方卫星高悬,展现了学校国际化风采和敢于创新的精神。整个构图有机交融、相辅相成、活力张扬,大气磅礴。既极富传统气息,又包含着时代精神。“1936”点缀其下,代表着学校的建校和发展史,体现了学校标志的专属性。

知名校友

胡中间,男,浙江兰溪人,毕业于兰溪一中,1985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博士,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应用分子生物学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研究员。

陈薇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后入伍。多年来,她参与和主持完成了“庚型肝炎”序列测定及致病。2020年8月11日,陈薇因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荣获“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