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历史
浙江大学于2007年1月21日成立了航空航天学院(简称航院,英文名为school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saa))。追溯历史,浙江大学航空航天院系源自上世纪30年代。
1936年在工学院机械工程学系下设立了航空工程门,1945年成立了航空工程学系,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国航空学科的创建和航空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浙江大学虽短暂有过火箭工程系,但其院系建制中就长期缺少航空航天类院系。
1958年,在原力学教研组的基础上创办力学专业,建立数学力学系;
1978年,力学系独立设系。
2007年1月21日,在原力学系的基础上成立了航空航天学院。
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致力于发展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及与其相关的力学等学科,以开辟学科建设的新领域为目标。其基本定位为:紧密结合国家的重大工程建设需求,在实践中找出重点强势的发展方向,成为浙江大学整合的、小而精的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学科的研究平台;有重大国家需求的航空航天领域的先导性、创新性研究的积极倡导和参与者;发展民用和国防航空航天科学研究的一支主要生力军。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