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竹园3号书院公众号

竹园3号书院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陕西西安市
公众号ID:gh_bfc838781d8a
公众号分类:资讯
关于公众号:

“竹园3号书院”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属于资讯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竹园3号书院指定信息发布平台,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宗旨,为广大师生提供最优资讯,愿你在这里发现你所想,收获成长。

开发/运营主体: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关于主体: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境内全国重点大学。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竹园3号书院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公众号主体介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竹园3号书院是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xidian university)简称“西电”,是国家教育部直属、以电子与信息学科为特色,工、理、管、文、经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全国首批9所设有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首批9所设有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首批2所设有全国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试点基地、首批7所设有一流网络安全学院、首批33所设有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高校之一、全国8所设有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5所承担建设国家级密码科研实验平台的高校之一,建有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教育部集成攻关大平台、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

学校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无线电学校,建校后先后于江西瑞金、陕西延安、河北获鹿、河北张家口等地办学;1958年迁址陕西西安;1960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简称“西军电”);1966年转为地方建制;1988年定名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南、北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944·8亩,校舍建筑面积159·06万平方米;下设二级教学科研机构28个,70个本科专业;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专任教师280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00余人、硕士生导师1900余人;有全日制在校生39440人,其中本科生22750人,硕士生13231人,博士生3459人。

办学历史

创办学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前身为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无线电学校。随着战事发展,红军需要建立无线电通信网,中央决定由红军无线电队队长王诤负责组建红一方面军无线电训练班。1931年2月10日,红一方面军第一期无线电训练班在江西宁都小布开学。朱德总司令亲自参加了红军第一期无线电训练班的开学典礼,并发表讲话。学校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无线电学校,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我党我军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延续着中国高校最长的红色根脉。建校后先后于江西瑞金、陕西延安、河北获鹿、河北张家口等地办学,1958年迁址陕西西安,1960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简称“西军电”),1966年转为地方建制,1988年定名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毛泽东同志曾先后三次为学校题词:“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朴素”。

1931年11月,从第三期无线电训练班起,训练班改名为红军无线电学校。

流动办学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5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设有二级教学科研机构28个,开设70个本科专业。

院系设置
学院专业名称
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
信息工程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遥感科学与技术
信息对抗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物联网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数字媒体技术
软件工程
机电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自动化
机器人工程
电子封装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业设计
测控技术与仪器
光电工程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物理学院应用物理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电波传播与天线
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程管理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工业工程
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
人力资源管理
财务管理
电子商务
行政管理
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统计学
人文学院录音艺术
哲学
汉语言文学
汉语国际教育
外国语学院英语
日语
翻译
微电子学院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
医学影像技术
护理学
智能医学工程
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空间科学与技术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
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应用化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纳米材料与技术
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信息安全
网络工程
网络空间安全
密码科学与技术
人工智能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
人工智能
体育部运动训练
数据来源:截至2024年5月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5月,学校2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7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中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学校3个学科获评a类,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结果为a+档,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位于a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结果为a-档;2个学科位列全球排名前1‰。
学科建设
类别名称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哲学、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军队指挥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数学、物理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军队指挥学、管理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力学、生物医学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信息与通信工程、军队指挥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物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国家二级重点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物理电子学(涵盖)、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密码学
省部级重点学科应用数学、无线电物理、信号与信息处理、机械电子工程、密码学、情报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军事通信学、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电路与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软件工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与控制论、机械设计及理论、管理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材料物理与化学、计算数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物理电子学、光学、导航、制导与控制
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学校工程学、计算机科学
资料来源:截至2024年5月

承办赛事

2025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将承办第十届全国高校密码数学挑战赛。

师资力量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5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建有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9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102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基地,以及67个校企联合实验室;国家级创新团队18个、省级创新团队57个。
科研平台
类别名称
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雷达信号处理重点实验室天线与微波技术重点实验室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智能感知与计算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宽禁带半导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民用雷达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信息感知集成攻关研究院
国防科工局科技创新基地宽带隙半导体技术重点学科实验室
教育部科技创新基地电子装备结构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子信息攻防对抗与仿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超高速电路设计与电磁兼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极端环境下装备效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线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分子与神经影像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大数据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智能感知与计算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陕西省科技创新基地陕西省网络与系统安全重点实验室大功率半导体照明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现代无线通信创新技术研发与支撑公共服务平台陕西省物联网实验研究中心陕西省信息资源研究中心大数据智能感知与计算协同创新中心高功率半导体器件和固态照明协同创新中心陕西集成电路与微纳器件协同创新中心陕西省集成电路与系统集成重点实验室复杂系统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智能感知与计算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陕西省超大规模电磁计算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石墨烯联合实验室(西电分部)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新一代数字媒体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陕西烽火-西电通信技术研究院陕西省民用雷达工程研究中心集成电路技术及应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陕西信息化与数字经济软科学研究基地网络空间安全协同创新中心陕西省区块链与安全计算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空间太阳能电站系统重点实验室信息网络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陕西半导体先导技术中心文化与价值研究科普基地学校体育信息化研究基地陕西智慧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卫星导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空间超限探测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智能协同网络军民共建重点实验室(联合)
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前沿科学中心超限感知前沿科学中心
国防科技工业环境试验与观测网西安电波观测站
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雷达认知探测成像识别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雷达信号处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复杂环境光电信息感知科学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移动互联网安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电子装备机电耦合理论与关键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宽禁带半导体与微纳电子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现代无线信息网络基础理论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智能信息处理科学与技术引智基地电磁信息感知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截至2024年5月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5月,学校近年来,在通信、雷达、微波天线、电子对抗、计算机、电子机械、微电子、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工业软件、空间技术等国家急需领域形成明显科研优势,牵头承担了一批重大重点项目,产出一大批标志性成果,广泛应用于北斗、天眼、嫦娥、天问、天和、羲和、奋斗者号等国家重大工程。2016年以来,共获国家科技奖19项(其中牵头11项,包括一等奖2项)、陕西最高科学技术奖2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科研成果
类别成果
研究发明截至2024年5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曾创造中国电子与信息领域多项第一,如研发第一部气象雷达、第一套流星余迹通讯系统、第一台可编程雷达信号处理机、第一台毫米波通讯机,以及多套新体制雷达等。在通信、雷达、微波天线、电子对抗、计算机、电子机械、微电子、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工业软件、空间技术等国家急需领域形成明显科研优势
科研奖项2016年至2024年,学校共获国家科技奖16项(其中牵头10项,包括一等奖1项)、陕西最高科学技术奖2项2022年,学校10项成果牵头获批2022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
科研项目应用于北斗、天眼、嫦娥、天问、天和、羲和、奋斗者号等国家重大工程。2013年,学校入选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先后牵头承担了"973""863"、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大项目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等重大、重点项目,产生了一批标志性的研究成果势
资助项目2019年,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资助168项,同比增长10·5%,资助数创历年新高;资助总经费达8077·3万元,同比增长17·99%,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资助96项,同比增长15·66%;重点项目获资助5项,同比增长66·67%;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资助1项;面上项目获资助63项、国际(地区)合作项目获资助2项(其中一项为重点资助项目)、联合基金项目1项
国家科技奖励
年度奖项项目主持人
202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高能效超宽带氮化镓射频功率放大器关键技术及在5g通信产业化应用马晓华
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高密度柔性天线机电耦合技术与综合设计平台及应用段宝岩
2020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物联网系统数据安全关键技术及应用马建峰
201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高效模数转换器和模拟前端芯片关键技术及应用杨银堂
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编码混叠成像与计算重建理论方法研究石光明
2017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密集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化资源管控技术李建东
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图像结构建模与视觉表观重构理论方法研究高新波
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用于集成系统和功率管理的多层次系统芯片低功耗设计技术杨银堂
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氮化镓基紫外与深紫外led关键技术郝跃
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雷达目标分类技术刘宏伟
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大规模无线局域网与蜂窝网络异构自组织技术李建东
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基于自然智能的学习与优化基础理论研究焦李成
2013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异构多域无线网络协同安全关键技术及应用马建峰
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大型星载可展开天线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及应用段宝岩
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深空通信压缩与传输技术及应用李云松
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反射面天线的电磁、结构与控制集成设计及其应用段宝岩
注:只统计该校第一完成单位

学术资源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学校校徽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简称的拼音头字母简写“xd”为主体构型,主体构型下为建校年份(1931)。校徽内环为一条电子旋绕轨迹,内环外上书毛体校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下为学校英文名称“xidian university”。

学校环境

截至2024年5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具有南、北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944·8亩,校舍建筑面积154·03万平方米。

校园环境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任小龙
校长、党委副书记高新波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郭俊
党委副书记白旭东
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泉、张进成、林松涛、朱文凯、李赞
党委常委季庆阳、毛立强、蔡固顺
副校长刘宏伟
资料来源:截至2025年6月

历任领导

历届党政领导
姓名时间职务
王诤1931年2月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军委无线电通信学校校长
冯文彬1931年2月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军委无线电通信学校政委
刘光甫1932年1月至1934年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校长
杨兰史1932年1月至1933年3月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政委
曾三1933年3月至1935年10月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军委无线电通信学校
吴泽光1932年1月至1933年3月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校长
曾涌泉1947年3月至-晋察冀军区电讯工程专科学校校长
杨村1948年至-晋察冀军区电讯工程专科学校政委
王诤1948年7月至1949年5月华北军区电讯工程专科学校校长兼政委
曹祥仁1949年11月至1950年3月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工程学校校长兼政委
李涛1950年4月至1952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工程学校校长兼政委
周维1952年8月至1958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通信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学院院长兼政委
黎东汉1960年11月至1963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院长
王赤军1958年11月至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政委
欧阳文1962年至1964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政委、院长
梁仁芥1963年7月至1964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政委
戴润生1964年8月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院长
张衍1965年至197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政委,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吕白1978年至1982年西北电讯工程学院院长
朱仕朴1978年至1982年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杜义龙1982年9月至1984年9月西北电讯工程学院院长
丁开政1982年9月至1988年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保铮1984年9月至1992年3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吴海洋1986年至1996年4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梁昌洪1992年4月至2002年4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涂益杰1996年5月至2002年4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李立2002年5月至2008年6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段宝岩2002年4月至2012年7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陈治亚2008年6月至2017年1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郑晓静2012年6月至2019年1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党委书记
杨宗凯2017年9月至2022年9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截至2025年6月 资料来源:

知名校友

自建校以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累计为中国输送了34万余名人才,毕业生到中国急需重点行业领域就业超过80%,锻造了以“院士校友多、将军校友多、航天总师多、所长总工多、创业英雄多”的人才培养“西电现象”,以行业领军人才、管理骨干、技术骨干、创业先锋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校友,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术界

学术界校友
姓名职位
杨宏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荣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骆清铭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省政协副主席,海南大学校长
杨孟飞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名誉院长
孙俊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工程专家、少将
罗沛霖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国第四机械工业部科学技术司副司长、电子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保铮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王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郭桂蓉中国工程院院士、通信与电子技术专家、中将
张锡祥中国工程院院士、雷达对抗技术专家
包为民中国科学院院士、制导与控制专家
张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网络专家
于全中国工程院院士、无线通信专家
武向平中国科学院院士、天体物理学家
段宝岩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机械专家
郝跃中国科学院院士、微电子专家
杨小牛中国工程院院士、dzdk专家
王中林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终身校董事教授

所获荣誉

所获荣誉
时间荣誉
2003年12月陕西省“理论学习先进单位”称号
2003年12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2004年5月西安市双拥工作先进单位
2004年8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
2006年8月陕西省、西安市“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称号
2007年5月陕西省国防教育先进单位
2008年12月陕西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院校
2009年3月全国大学生定向运动先进单位
2011年8月航天人才突出贡献奖
2012年2月陕西省“平安校园”称号
2014年4月“2014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15年3月陕西省“全省校务公开教代会五星级单位”称号
2016年4月2015年度教育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名单
2022年3月陕西省2021年度“双百工程”先进单位
2022年6月第三批陕西高校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
2024年1月入选中央网信办、教育部评选的新一期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