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竹林湾村公众号

竹林湾村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湖北宜昌市夷陵区
公众号ID:gh_54f5a21e41d2
公众号分类:政府/机关单位
关于公众号:

“竹林湾村”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宜昌市夷陵区邓村乡人民政府,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开发/运营主体:宜昌市夷陵区邓村乡人民政府

关于主体:宜昌市夷陵区邓村乡人民政府是夷陵区邓村乡的国家行政机关。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竹林湾村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竹林湾村百科

竹林湾村位于邓村集镇之北,东邻中包山,南接邓村集镇,西靠黄金河,北与白水头接壤。村委会位于村中心地带——分水岭,距乡政府4公里,因盛产竹子而得名竹林湾。

版图面积8·5689平方公里,耕地37·8公顷,茶叶面积270公顷,其中采摘面积213·33公顷;林地面积532公顷。2014年粮食总产量408吨,茶叶产量1400吨,油料13吨,牲猪出栏2395头,山羊出栏1078只;农村经济总收入2850万元,人均收入12954元。

依据政策,1965年,在没有电力的情况下,依靠水力、牛力为动力办起日产600公斤干茶的加工厂;1966年,分水岭办起了村茶场,种植面积53亩,竹林湾办起了67亩的店子垭茶场;1975年,在毛主席“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下,村民自力更生,开山辟荒,造田兴茶,出去劳力12000个造田58亩;到2010年,村内有7个个体制茶厂,预制结构厂房3000多平方米,各种制茶设备190余台(套),年产绿茶1400余吨。经过多年的努力,产业结构调整基本完成。

2010年,社会主义“生态家园”建设正在形成高潮,农民的房屋由土木结构向预制小洋楼发展。600多人用上了国家资助的卫生饮水,有太阳能热水器100多台,沼气池200余口,改厕、改灶80多套。

2019年12月31日,入选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村情概况

20个村民小组,6个网格,2200人。一个党总支,党员59名。

农村经济

版图面积8·5689平方公里,耕地37·8公顷,茶叶面积270公顷,其中采摘面积213·33公顷;林地面积532公顷。2010年粮食总产量408吨,茶叶产量274吨,油料13吨,牲猪出栏2395头,山羊出栏1078只;农村经济总收入1850万元,农民人均村收入5902元。依据政策,2000年征收农业税近5万元,“三提五统”费用6·5万元,2004年起全国免征各种税费,发放粮种补贴3·5万元。

基础设施

2004年,购买了新村委会;2005年,在区国税局,区邮政局和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新村委会进行装修,设立了办公室、接待室、会议室、计划生育活动室、矛盾纠纷调处室、卫生室,村镇实现了绿化、亮化。

1997年,实行农网改造,建立了两个台区,名家名户用上了网电,彩电等高档商品进入千家万户,电视入户率99%;2004年,建成全乡第一个程控电话村,安装电话116部,移动、联通基站落户山村,移动通信无隙覆盖。

基层组织

竹林湾村现有一个党总支,下设党支部2个,党小组五个,党员59名,男党员51人,女党员8人。35岁以下党员10名,各级党代表5人,外出流动党员12名,初中以下党员35人,高中党员11人,大专以上党员6名,入党积极份子1人。

发展重点

(一)水利设施建设

1、白云寺河道及槽口、村委会后、榨房沟三条沟渠,共11公里修理及河堤、保坎加固,汇集民生375户1300余人。

2、人饮工程:新建杨柳池、斗笠漆垭两个小型饮水工程,解决80余户人畜饮水;对村内已建5处饮水工程进行提档升级改造。

(二)交通设施规划

公众号主体介绍宜昌市夷陵区邓村乡人民政府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竹林湾村是由宜昌市夷陵区邓村乡人民政府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乡镇(街道)党委和人大分别按照《党章》、《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履行各自职能。乡镇政府(街道)的主要职能是:落实国家政策、严格依法行政,搞好市场监管,发展农村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

主要职责

机构编制:

行政编制:32人;

内设机构4个: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

办公地点

邓村乡集镇1号

机构分类

夷陵区政府办

夷陵区发改局

夷陵区经信商务局

夷陵区科技局

夷陵区教育局

夷陵区公安局

夷陵区科协

夷陵区民政局

夷陵区财政局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