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背景
1987年8月8日,在定海成立中国农工民主党舟山市支部,时有党员19人(男17人,女2人);其中医卫界12人,占63%,文教界4人,占21%;中上层知识分子10人,占总数的53%。支委会由5名委员组成,李隆华任支部委员会主委。1988年12月28日,在定海召开农工党舟山市第一次党员大会,李隆华向大会作《中国农工民主党舟山市第一届委员会成立筹备工作报告》。会议听取和审议该报告,并选举产生了农工党舟山市第一届委员会。委员5人,李隆华任主任委员,阮子羽任副主任委员,王贵清、陈保罗、曾苏漉为委员,其中阮子羽兼组织委员,曾苏漉任宣传委员,王贵清、陈保罗任社会服务委员。陈志义任市委会副秘书长。时有党员42人(男33人,女9人);其中医卫界29人,占69%,文教界6人,占14·29%,科技界5人,占11·9%;其中有高级职称5人,占总数的11·9%,中级职称27人,占64·29%。市委会下辖直属党小组、定海区党小组、普陀区党小组和嵊泗县党小组(89·4建立)四个基层组织。1989年9月1日普陀区党小组升格为支部,1990年5月22日嵊泗县党小组升格为支部。之后又相继建立了三个党小组,即:定海城关综合党小组、舟山医院党小组和舟山卫校党小组。1991年3月20日,经一届三次全体党员大会选举,增补陈志义、裘樟兴为市委委员。
发展历程
1992年1月16日至17日,在定海召开农工党舟山市第二次党员大会,李隆华向大会作《中国农工民主党舟山市第一届委员会工作报告》。会议听取和审议了该报告并选举产生了农工党舟山市第二届委员会,委员7人,李隆华继任主任委员,曾苏漉任副主任委员,陈志义、王贵清、陈松菊、陈保罗、裘樟兴为委员,陈志义兼任秘书长,王贵清为社会服务委员,陈松菊为宣传委员,陈保罗为组织工作委员,裘樟兴为三胞联络工作委员。市委委员中最大年龄70岁,最小年龄39岁,医卫界4人,文教界1人,经济科技界1人,从事专职党务工作1人。时有党员68人(男49人,女19人),医药卫生界42人,占党员总数61·8%,文化教育界10人,占党员总数14·7%,经济科技界12人,占党员总数17·6%,其他界别4人,占党员总数5·9%。市委会下辖普陀区、嵊泗县2个支部和直属、定海区、定海城关综合、舟山医院和舟山卫校5个党小组。二届市委会期间,舟山医院党小组和定海区党小组分别于92年7月和93年11月升格为支部,后又建立市中医院支部。1992年2月27日,市委会二届三次会议决定,任命赖承圭同志为市委会副秘书长。1995年3月全体党员大会增选赖承圭、谢成官两名同志为市委委员,市委会二届二十三会议研究,赖承圭分工负责组织工作,谢成官分工负责三胞联络工作。同年12月21日市委会二届二十四次(扩大)会议补选赖承圭同志为农工党舟山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更多「发展历程」介绍请查阅全文…
发展现状
截止2003年底,共有党员143人,其中女党员49人,占34·92%。中高级职称138人,占96·5%。大专学历以上95人,占66%。平均年龄53岁,40岁以下党员38人,占26·57%。界别分布:医卫88人,科技4人,教育22人,文化1人,经济16人,政府机关9人,群众团体2人,其他1人。市委会下辖定海区总支部(下辖综合支部、市第三人民医院支部)、普陀区总支部(下辖普陀区人民医院支部、普陀区中医院支部、普陀区综合支部)、浙江海洋学院支部、市直属综合支部、舟山市人民医院支部、舟山市中医院支部、舟山市骨伤医院支部和嵊泗县支部共8个基层组织。市委会机关有专职干部1名。
…更多「发展现状」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