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杂志百科
《中医药文化杂志》创刊于1984年,是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上海中医药大学与中华中医药学会联合主办的省级学术期刊,双月刊发行。该刊以中医典籍研究、名家思想探讨和文物考据为核心内容,设有“论坛撷英”“人文新探”“医疗文化史研究”等特色栏目,被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收录。截至2024年,复合影响因子达0·43,入选t2级中医药优秀科技期刊,并获评第四届上海市高校特色科技期刊。
历史沿革
《中医药文化杂志》前身为《医古文知识》,1984年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创刊,2019年更名为现刊名。创刊以来持续聚焦中医药文化传承,2020年加入国际伦理委员会(cope),2025年入选上海市高校特色科技期刊。
学术定位
期刊以“扎根传统文化,传播中医药人文成果”为宗旨,强调中医古籍文献解读与医疗文化史研究。主要刊载方向包括:
编辑规范
投稿要求中文标题不超过20字,摘要200字以内,参考文献需标注对应正文序号。注释采用脚注编号(1、2、3……),基金项目需注明批准编号。审稿周期通常为1个月,外审专家意见侧重学术创新性评价,稿件录用率为25%-30%。
学术影响
截至2024年,总发文量达1251篇,主要供稿机构包括:
中国中医科学院(76篇)研究主题集中于阴阳五行理论(占32%)、中医药国际化(占27%)和古籍数字化(占18%)。单篇最高被引次数达600次,2012-2022年影响因子年均增长8·7%。
发展动态
2025年起推出融媒体平台,整合学术论文与科普内容联动发布。期刊计划加强国际编委队伍建设,与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等机构建立合作机制。
公众号主体介绍上海中医药杂志社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中医药文化杂志是由上海中医药杂志社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上海中医药杂志社成立于1988年11月22日,是上海中医药大学直属的附属机构,主要从事期刊出版业务。该社下设《上海中医药杂志》《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上海中医药报》等多个编辑部,2020年其编辑出版的期刊获评"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截至2023年,公司参保人数为1人,2024年新增互联网销售等经营范围。杂志社在2020年度获得媒体融合、抗疫防疫等领域多项荣誉,但涉及4起司法案件。
组织架构
上海中医药杂志社设有综合办公室、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上海中医药杂志编辑部及上海中医药报编辑部,编辑出版《上海中医药杂志》《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两份学术期刊和科普类《上海中医药报》。
法律纠纷
2020年司法文书显示,杂志社作为《上海中医药杂志》出版方,曾因数字版权授权问题与超星公司发生侵权纠纷。法院认定其享有期刊汇编著作权,并判定超星公司构成侵权。
经营发展
2024年5月新增市场营销策划、互联网销售等经营范围。公司参与过2次招投标项目,备案1个网站,持有2项行政许可。截止2024年,共涉及4条司法案件和3条立案信息。
荣誉奖项
3·第四届上海市科技期刊编辑技能大赛3项团体及个人奖
人事管理
3·2018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公开招聘杂志社社长,要求具备医药专业背景及出版管理经验。截止2024年,公司执行董事为倪力强,其商业合作伙伴包括李震寰、薛海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