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央气象台公众号

中央气象台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北京
公众号ID:weathernews_nmc
公众号分类:生活
关于公众号:

“中央气象台”微信公众号的开发运营方为国家气象中心,属于生活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关注中央气象台,及时获取新最权威的全国气象信息,为您的生活提供便利。

开发/运营主体:国家气象中心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中央气象台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中央气象台百科

中央气象台,即国家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直属事业单位,是国家级天气预报中心,也是世界气象组织亚洲区域气象中心,成立于1950年3月1日,承担全国乃至全球天气预报的制作、发布,大范围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为国家、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气象预报服务。

中央气象台依托基本气象业务,开展面向各类专业用户的气象科技服务。承担天气预报业务系统的开发、改进、升级和运行维护以及预报产品的支持与应用。依靠科技创新,开展天气预报、生态与农业气象、海洋、航空、环境、数据产品服务以及系统数据综合解决方案。

中央气象台也是世界气象组织世界气象中心、核环境紧急响应区域专业气象中心、亚洲沙尘暴预报区域专业气象中心、海洋气象服务中心。

发展历史

1950年3月1日,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象台)成立。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象台)为科技型的社会基础性公益事业单位,是承担全国天气预报、海洋、环境、生态和农业气象以及中国气象局业务数值预报系统研发与运行、决策气象服务等工作的国家级业务中心。

国家气象中心坚持以提高预报准确率为核心,以气象防灾减灾为己任,初步建成了由确定性和集合预报构成的grapes业务数值预报完整体系;开展针对台风、暴雨、强对流、寒潮、高温、沙尘暴、大雾等各类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以及0-30天气象要素预报业务;基本形成了面向公众、面向政府、面向行业的气象服务体系,服务领域涉及农业、生态、海洋、航空、水文、环境、保险和商业等国民经济各大门类。

主要职责

1· 承担中国气象局天气预报、气象服务等有关发展规划的编制和起草;承担气象防灾减灾、农业气象等行业和国家标准的制修订。

2· 负责制作全国和全球所需范围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和影响评估产品(两周时效内);承担气象灾害预警及衍生灾害风险预警和影响预报。

3· 承担为党中央、国务院及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气象服务;为重大活动举办提供气象保障服务;为重大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提供应急气象保障服务等任务。

4· 负责全国和全球主要农作物产量预报,承担生态气象、农业气象、环境气象、水文气象、海洋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和影响评估。

5· 承担全国灾害性、转折性、极端性等天气和气象要素的智能网格预报技术研发(两周时效内);承担天气预报、生态气象、农业气象、环境气象、水文气象、海洋气象和决策服务等业务技术与业务系统的研发,以及运行维护。

6· 承担数值预报业务模式天气类产品的解释应用,提出模式研发需求并配合开展技术攻关;承担各类天气预报和数值预报天气类产品的检验评估。

7· 承担为全国各级气象台站提供天气预报和有关气象服务核心技术、产品支持和业务指导的任务。

8· 承担世界气象组织世界气象中心(北京)、亚洲沙尘暴预报区域专业气象中心、海洋气象服务区域专业中心的任务。

9· 提供全国及全球所需范围内的天气监测预报服务产品,生态气象、农业气象、环境气象、水文气象、海洋气象等专业化气象监测预报服务产品,以及世界气象组织框架下我国责任海区海事卫星产品。

10· 提供台风、暴雨、强对流、暴雪、寒潮、海上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霜冻、冰冻、大雾和霾等气象灾害预警及影响评估产品;提供强降雨诱发的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渍涝等气象风险预警产品。

11· 通过中央气象台网站、世界气象组织世界气象中心(北京)网站、亚洲沙尘暴预报区域专业气象中心网站和海洋气象服务区域专业中心网站等,提供气象预报服务权威信息。

12· 提供气象和防灾减灾科普产品与服务。

13· 完成中国气象局交办的其他任务。

领导分工

金荣花 中心主任(台长),党委副书记

黄 卓 副主任(副台长)、党委副书记

张恒德 党委常委、副主任(副台长)

代 刊 党委常委、副主任(副台长)

章建成 党委常委、副主任(副台长)

龚建东 数值预报中心副主任

张小玲 总工程师

内设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承担管理职能的处级机构包括:办公室、业务科技处、世界气象中心(北京)运行办公室、人事处、计划财务处、党委办公室(监察审计室)、离退休干部办公室。承担基本业务服务任务的处级机构包括:天气预报室、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生态和农业气象中心、强天气预报中心、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气象服务室(中国气象局灾害监测预警评估中心)、天气预报技术研发室、预报系统开放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中心挂靠国家气象中心。

人员状况

国家气象中心现有在职职工26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正研级高工(研究员)58人,高级工程师(副研究员)121人,工程师66人。99·6%的职工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和博士学位占88%。

机构位置

所获荣誉

2011年12月,获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第三批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