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科院物理所公众号

中科院物理所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北京
公众号ID:cas-iop
公众号分类:新闻
关于公众号:

“中科院物理所”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属于新闻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物理所科研动态和综合新闻;物理学前沿和科学传播。

开发/运营主体: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关于主体: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是研究机构。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中科院物理所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中科院物理所百科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institute of physics cas),是以物理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机构,是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物理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物质科学与纳米技术大型仪器区域中心、中国科学院电镜技术联盟的牵头单位、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的共建单位。研究方向以凝聚态物理为主,包括凝聚态物理、光学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软物质物理、凝聚态理论和计算物理等。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成立于1950年8月15日,其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的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和成立于1929年的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1950年在两所合并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1958年9月30日启用现名。

2021年7月12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无液氦稀释制冷机成功实现10mk(绝对零度以上0·01度)以下极低温运行,标志着中国在高端极低温仪器研制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历史沿革

前身史略

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

1928年1月,中央研究院理化实业研究所物理组,经中央研究院筹备委员会决定筹设。

1928年3月,物理组作为理化实业研究所的三个组之一,在上海霞飞路899号临时所址正式成立,丁燮林被聘为物理组主任。

科研条件

基本介绍

据2022年8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物理所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院重点实验室,3个所级实验室,8个研究中心;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2个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点,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中国工程院院士(专职):陈立泉

中国科学院院士(专职):范海福、方忠、高鸿钧、解思深、沈保根、汪卫华、王鼎盛、向涛、杨国桢、于渌、张殿琳、张杰、赵忠贤

科研机构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项目承担

2019年,物理所共承担在研项目675项(包括新增项目279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3项(新增6项),主持973项目(含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5项(新增5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项(新增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7项(新增3项);主持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1项、项目4项;主持院重点部署项目1项;主持重大仪器研制项目12项(包括新增项目2项)。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据2020年7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物理所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2个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点,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

教学建设

文化传统

所徽

所徽整个徽标呈正圆形。圆的外层上半部为中文“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对应的下半部为英文“institute of physics cas”。图案中心以物理学(physics)的英文首字母“p”为核心,同时也象征该所是在中国科学院领导下的组织,图案中心右下方为该所建立时间。

所训

穷理有容、惟才同德

现任领导

职务
所长方忠
党委书记、副所长李明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石永军
副所长胡江平、程金光
资料来源:

所获荣誉

2022年3月,入选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2022年5月,入选2022年度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认定名单。

2025年5月23日,被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授予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公众号主体介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中科院物理所是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institute of physics cas),是以物理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机构,是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物理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物质科学与纳米技术大型仪器区域中心、中国科学院电镜技术联盟的牵头单位、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的共建单位。研究方向以凝聚态物理为主,包括凝聚态物理、光学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软物质物理、凝聚态理论和计算物理等。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成立于1950年8月15日,其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的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和成立于1929年的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1950年在两所合并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1958年9月30日启用现名。

2021年7月12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无液氦稀释制冷机成功实现10mk(绝对零度以上0·01度)以下极低温运行,标志着中国在高端极低温仪器研制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历史沿革

前身史略

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

1928年1月,中央研究院理化实业研究所物理组,经中央研究院筹备委员会决定筹设。

1928年3月,物理组作为理化实业研究所的三个组之一,在上海霞飞路899号临时所址正式成立,丁燮林被聘为物理组主任。

科研条件

基本介绍

据2022年8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物理所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院重点实验室,3个所级实验室,8个研究中心;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2个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点,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中国工程院院士(专职):陈立泉

中国科学院院士(专职):范海福、方忠、高鸿钧、解思深、沈保根、汪卫华、王鼎盛、向涛、杨国桢、于渌、张殿琳、张杰、赵忠贤

科研机构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项目承担

2019年,物理所共承担在研项目675项(包括新增项目279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3项(新增6项),主持973项目(含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5项(新增5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项(新增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7项(新增3项);主持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1项、项目4项;主持院重点部署项目1项;主持重大仪器研制项目12项(包括新增项目2项)。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据2020年7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物理所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2个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点,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

教学建设

文化传统

所徽

所徽整个徽标呈正圆形。圆的外层上半部为中文“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对应的下半部为英文“institute of physics cas”。图案中心以物理学(physics)的英文首字母“p”为核心,同时也象征该所是在中国科学院领导下的组织,图案中心右下方为该所建立时间。

所训

穷理有容、惟才同德

现任领导

职务
所长方忠
党委书记、副所长李明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石永军
副所长胡江平、程金光
资料来源:

所获荣誉

2022年3月,入选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2022年5月,入选2022年度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认定名单。

2025年5月23日,被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授予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