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集邮百科
《集邮》是由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人民邮电出版社主办的国家级集邮期刊,创刊于1955年1月28日,现为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刊。该刊设有“新邮报道”“票品研究”“邮展指南”等20余个栏目,内容涵盖邮票发行、收藏及中外邮票研究领域,曾获“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等荣誉,并多次在国际邮展文献类奖项中获奖。
该刊历经两次停复刊:1960年7月停刊后于1961年7月复刊,1966年6月因“文革”再度停刊,1980年1月恢复月刊发行。1982年正式成为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刊。刊名最初由朱学范题写,1961年起改用郭沫若题字并沿用至今。2008年改版为全彩大开本,创刊号发行量达5万册,长期保持全球集邮类报刊发行量前列。
办刊历史
1955年1月,《集邮》杂志由人民邮电出版社主办并负责出版。
1960年第7期,杂志停刊,但对停刊一事未作任何宣布。
1961年7月,杂志复刊,复刊后的杂志篇幅从原来的16页压缩到了12页。
1966年第6期,因全力参加文化大革命运动,经上级批准,《集邮》月刊从第7期起暂时停刊。
办刊条件
《集邮》杂志开设了“新邮报道”、 “设计访谈”、 “票品研究”、“币藏乾坤”、“封片简戳”、“专题集邮”、“邮展指南”、 “拍卖大观”、“邮市了望”等20余个栏目。
《集邮》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的发行信息和历史背景,涉及中国各历史时期的邮票介绍和研究,也介绍外国发行的邮票。
人员编制
…更多「办刊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刊成果
出版发行
根据2020年12月23日维普网显示,《集邮》发文量为28篇。
荣誉表彰
1998年被新闻出版署评为“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2001年被新闻出版总署列入中国期刊方阵,评为“双百期刊”。2003年1月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5年1月又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自1996年起先后多次在国际邮展中取得文献类高奖。2015年9月《集邮》杂志获得了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评选的“2015年百强社科期刊”荣誉。
文化传统
邮电部部长朱学范曾为杂志题写刊名,1961年起使用由郭沫若同志题写刊名并沿用。
公众号主体介绍中国集邮有限公司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中国集邮是由中国集邮总公司(中国集邮有限公司)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中国集邮有限公司成立于1981年10月29日,是经国家主管机关批准从事集邮业务的国有企业,总部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17号。作为我国集邮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公司长期承担纪特邮票、首日封、年册等邮品的策划、设计与发行工作,近年推出了《乙巳年》首日封、《中国现代文学家》纪念邮票等代表性作品。
该公司拥有出版物零售和互联网销售资质,在知识产权领域成效显著,累计注册2个企业品牌项目、35个商标和32项专利。2024-2025年间,公司相继推出《方寸天地》系列集邮日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邮品等文化创意产品,并深度参与中国2024亚洲国际集邮展览等大型文化活动。
历史沿革
1981年10月29日,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正式成立,作为中国邮政集团直属企业开展集邮业务。2025年数据显示,公司持续保持开业运营状态。
主要业务
1·邮品发行:2025年1月5日发行《乙巳年》首日封,内含生肖邮票并销首日戳,采用蛇年邮票设计原稿元素
2·年册制作:2025年推出《2024中国邮票年册》经典版与定制版,收录全年邮票并配专业设计
3·文化活动:承办中国2024亚洲国际集邮展览,2024年11月29日起发行相关纪念邮票
产品设计
3·设计团队:拥有王国政、赵郁竹等专业设计师,前者参与过奥运会、国庆70周年等重大题材设计,后者擅长标识设计、传统装饰图案设计和现代插画设计
创新工艺:2025年《乙巳年》首日封使用草书"福"字蛇形图案,首日戳提炼自邮票线描稿
环保材料:2025年推出全生物pla可降解塑料制品系列邮品
企业管理
截至2025年4月,公司存在1项经营纠纷、16件立案信息、5个法院公告、15个开庭公告和14起涉诉关系。同年5月,因供应商不足废标彩色激光打印复印一体机采购项目(项目编号:cnpcjc202504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