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农安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研成就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获奖概况

截至2013年12月,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获省级以上成果奖励19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9项,二等奖45项。

部分科研获奖
名称获奖名称获奖年份
大麦黄花叶病毒株系,新抗源筛选,抗病品种应用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
利用原子能辐射引变育成的水稻新品种国家发明一等奖1983年
大麦和性花叶病毒在禾谷多黏菌介体内发现和增殖的证明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5年
豇豆新品种之豇28-2国家发明二等奖1987年
主栽桑树配套系列品种荷叶白、团头荷叶白、桐乡青和湖桑197的选育与推广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89年
耐瘠耐酸高产优质春大豆浙春2号的选育与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
大麦黄花叶病毒株系鉴定、抗源筛选、抗病品种应用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0年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1年
用酶技术开发大麦及高麦麸型饲粮及其产业化研究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2002年
水稻黑条矮缩病和玉米粗缩病病原、发生规律及其持续控制技术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4年
禾谷多黏菌传小麦线状病毒种类、发病规律、抗源筛选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5年
规模化猪、禽环保养殖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7年
稻瘟病生理小种及抗稻瘟病抗源筛选国家技术进步三等奖1985年
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水稻稻瘟病、麦类赤霉病预测预报研究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87年
“早熟5号”大白菜的选育和推广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年
影响我国褐飞虱猖獗程度的国外主要虫源及其长期预测的原理和方法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年
果实采后绿色防病保鲜关键技术的创制及应用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高产、多抗、中优质早籼新品种浙733的选育与推广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
新一代桑树配套品种农桑系列的育成与推广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
资料来源:

项目承担

据2015年12月科学院官网显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杨渡科研基地共承担包括国家863、农业部948等各类省级以上项目148项,合计经费6076·26万;其中粮油育种区实施的各类项目120项,菜育种区实施的项目43项,果树育种区实施部省级以上部重点项目18项,转基因试验区实施抗虫转基因水稻新品种培育等8个国家转基因专项。

论文发表

2005年1月至2015年2月,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发表论文数量313篇,总被引次数2207次,篇均被引7·05次,被美国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评为全球研究机构综合排名第943位。

学术期刊

《浙江农业学报》

《浙江农业学报》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浙江省农学会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89年,月刊,主要刊登农业与生命科学各分支学科具有原创性或较高学术水平的试验报告、学术论文、述评等。常设栏目有:作物科学、动物科学、园艺科学、植物保护、环境科学、食品科学、生物系统工程、农业经济与发展等。

《浙江农业学报》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连续入编2008版和2011版),是中国内较早实现纸质版、光盘版、网络版同步发行的学术期刊之一,被cab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g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等国内外10多种权威检索机构或数据库收录。曾获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奖和浙江省优秀期刊奖,入选首届浙江省期刊方阵。据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4版),在95本综合性农业科学期刊中排名14,在区域性农业科技期刊(不包括高校学报)中名列第一。

《浙江农业科学》

《浙江农业科学》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浙江大学主办,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主管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浙江农业科学》是《中国农业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分析数据库》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