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北京语言大学办学条件

北京语言大学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设有27个教学单位,开设本科专业51个,学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艺术学九个学科门类。

北京语言大学院系设置
学部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部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进修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速成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预科教育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北京语言大学英语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应用外语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中东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体育教学部-
-北京语言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信息科学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商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康复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系
北京语言大学心理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培训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学院
参考文献:(截至2024年5月8日)

北京语言大学专业设置一览
专业名称所属学科门类
汉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英语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法语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日语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汉语国际教育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阿拉伯语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西班牙语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朝鲜语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汉语言文学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学,计算机类
金融学经济学,金融学类
德语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绘画艺术学,美术学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会计学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经济与贸易类
国际政治法学,政治学类
翻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新闻学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数字媒体技术工学,计算机类
意大利语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葡萄牙语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法学,政治学类
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俄语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财务管理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特殊教育教育学,教育学类
音乐学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书法学艺术学,美术学类
土耳其语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印度尼西亚语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罗马尼亚语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语言学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商务英语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网络与新媒体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心理学理学,心理学类
经济学经济学,经济学类
波斯语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人工智能工学,电子信息类
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法学,政治学类
传播学文学,新闻传播学类
健康服务与管理管理学,公共管理类
参考文献:(截至2020年7月8日)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国际中文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其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另有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1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学科10个,中国语言文学与区域国别学2个学科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
北京语言大学学科建设
类别名称
博士后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汉语国际教育、语言智能与技术、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心理语言学、语言资源学、语言认知科学、英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国别和区域研究、翻译学、语言与人脑科学、国际传播翻译、国际语言服务
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学、心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中国史、应用经济学、艺术学理论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新闻与传播、应用心理、国际商务、图书情报等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硕士专业学位领域金融、国际商务、汉语国际教育、应用心理、翻译、新闻与传播、会计、图书情报、艺术
北京市高精尖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国别区域学
国家二级重点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截至2022年7月)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教职工1674人,其中专任教师780人,科研人员146人。
北京语言大学师资力量(部分)
类别名单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段鹏、曹志耘、崔希亮、华学诚、罗林、李洲良、施春宏、涂龙德、王宁、周小兵、张博、戚德祥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段鹏、于小植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段鹏、曹志耘、韩经太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崔希亮、曹文、郭鹏、高立群、黄晓东、帅志嵩、施春宏、司富珍、吴应辉、王佶旻、吴平、荀恩东、张华
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刘贵龙
全国优秀教师韩经太
省级教学名师巩少伟
截至2024年7月

教学建设

截至2022年4月,有1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3个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2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北京市特色专业4个。有2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和4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有3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个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团队获首批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
北京语言大学教学建设表
类别专业名称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法语、阿拉伯语、汉语言、日语、朝鲜语、翻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俄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绘画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政治、新闻学、会计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对外汉语、汉语言、英语、汉语言文学、日语、阿拉伯语、法语
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对外汉语、汉语言、英语、汉语言文学
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对外汉语专业课程教学团队、汉语言专业本科教学团队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团队
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对外汉语专业教学团队、汉语言专业本科教学团队、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团队
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来华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本科育人团队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中文国际传播”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北京语言大学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湖广会馆、中国文字博物馆、老舍茶馆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语言信息处理实验教学中心
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对外汉语教学实验中心
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对外汉语专业课程教学团队、汉语言专业本科教学团队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团队
市级优秀教学团队对外汉语专业教学团队、汉语言专业本科教学团队、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团队
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来华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本科育人团队
参考文献:(截至2022年4月)
北京语言大学精品课程及教材
类别名称
国家级精品课程初级日语(1)、中国文化概论
北京市级精品课程第二语言教学概论、语言学导论、法语高级口译
北京市级精品教材《新实用汉语课本》《现代汉语高级教程》《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实用语法分析》《新标准汉语》《汉语强化教程》《法语语言学教程》《大学汉语精读(第一册)(维文版)》《计算机应用基础(第5版)windowsxp与office2003环境》《英汉互译策略对比的应用》《大学意大利语听力教程》《日本古典文学史》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10月,北京语言大学与世界81个国家和地区的527所高校及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形成了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富有成效的对外开放办学格局。每年接收140多个国家(地区)9000余名留学生来校学习,近百名外籍教师在校任教,接待外宾1500余人次,五洲学子同堂砥砺,多元文化碰撞交融,打造了“世界文化节”等具有广泛影响的品牌校园活动,形成了独特的国际化校园环境。每年派出近100余名教师出国任教,500余名学生出国交流学习。学校是最早建设孔子学院的高校之一,也是累计建有孔子学院(孔子课堂)最多的高校(23所),办学成效突出,多次荣获“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院校”等荣誉称号。学校积极服务中外人文交流,获批成为“中阿高校10+10合作计划”中“青年成才”领域牵头单位,建有19个世界汉学家理事会,12个汉学中心海外分中心,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2023年8月22日下午,塔吉克斯坦议长鲁斯塔姆·埃莫马利率团访问北京语言大学,并代表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向北京语言大学捐赠塔吉克斯坦民族诗人、塔吉克-波斯文学的奠基人阿布阿卜杜拉·鲁达基雕像。鲁斯塔姆·埃莫马利议长阁下与田学军副主任委员共同为鲁达基雕像揭幕。出席雕像揭幕仪式的还有土库曼斯坦驻华大使帕拉哈特·杜尔德耶夫、乌兹别克斯坦驻华使馆大使法尔霍德·阿尔济耶夫、阿塞拜疆驻华使馆代办易卜拉欣·伊布拉希莫夫,以及来自伊朗、吉尔吉斯斯坦、白俄罗斯等国驻华使节。北京语言大学将与塔吉克斯坦高校在汉学与中国学、国际中文教育、语言科学、区域国别研究等领域建立全方位合作;支持塔方高校汉学与中国学、国际中文教育等学科建设,支持与塔吉克斯坦外国语大学合作成立塔吉克斯坦汉学家理事会、共建塔吉克斯坦汉学中心;继续做好"亚洲经典互译计划"实施,推动与塔吉克斯坦签署经典互译项目备忘录,共享中塔双方文明发展成果。为了让北语学生更深入了解鲁达基,议长阁下向北京语言大学赠送了有关鲁达基的书籍。鲁斯塔姆·埃莫马利议长对北语题词赠言:毋庸置疑,贵校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最优秀教育传统的现代化与传承。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