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人才培养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云南天文台自1982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天文学一级学科单位。截至2015年8月,天文台设有包含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在内的3个学术型学位的硕士点与博士点、1个专业型学位硕士点,1个天文学博士后流动站。
学科类别学科名称
博士后流动站天文学
学术型学位硕士点、博士点一级学科天文学
二级学科天体物理
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
其他天文技术与方法
专业型学位硕士点光学工程

教学建设

教学概况

截至2015年6月,云南天文台有博士研究生60多人,硕士生60多人,在站博士后5人。

学制学位

博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按招考方式分为公开招考和硕博连读二种类型。公开招考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一般为3年,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6年;硕博连读研究生,在第二学年经转博考核通过后,录取为博士研究生,进入博士学习、培养阶段。硕博连读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一般为5年,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8年。

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两段式”的培养模式,包括课程学习和科研实践两个阶段;实行导师或导师小组负责制。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一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集中参加课程学习,期间遵循《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课程集中教学管理规定》,完成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学习;第二年开始进入导师所在的研究室,依托导师所在单位的科研项目、科研条件和科研设施,进行科研实践和开展学位论文工作,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实行基本学制基础上的弹性学制,硕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4年。

教学成果

截至2015年7月,云南天文台共撰写专著11部;介绍恒星结构和演化的专著6部,成为中外研究生主要教材之一,其中2部获中科院教学成果二等奖。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