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成立初期
1952年至1954年,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的前身中国科学院煤炭研究室是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的一个室。
1954年6月,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更名为中科院石油研究所。
1954年10月15日,中国科学院通知:经中科院第三十五次院务常务会议决定,将石油研究所煤炭研究室改为独立室,独立后名称为中国科学院煤炭研究室,直属中科院领导,党政业务由石油所代管,财务工作独立。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截至2020年底,山西煤化所共有在职职工476人。其中科技人员375人,包括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71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24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4人,山西省学术带头人14人,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才8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李永旺
团队名称 | 带头人 | 获批年份 |
---|---|---|
山西煤化所生物基燃料及化学品研发团队 | 朱玉雷 | 2015年 |
煤直接转化利用研发团队 | 李文 | 2014年 |
科研部门
…更多「科研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2008年,山西煤化所承担科技项目240项,总经费19467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4项332·6万元、科技部等国家部委的项目64项3976·1万元,中科院项目42项1630·4万元,省级项目37项92·5万元。获科技奖共计19项,其中: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中国科学院奖3项,国际奖2项,其他奖10项。发表各类论文351篇,其中:国外刊物178篇,被sci收录208篇(其中:国外刊物165篇)。申请专利69项,其中:发明专利68项;获授权发明专利40项。至2008年底拥有发明专利329项。
…更多「科研成就」介绍请查阅全文…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据2019年12月研究所官网显示,山西煤化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设有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物理化学、材料学、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工业催化5个二级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材料与化学工程1个全日制专业硕士授权点,并设有1个化学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更多「人才培养」介绍请查阅全文…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所徽
文化活动
截至2015年12月,研究所举办的文化活动有饺子大赛、研究生消防安全培训、迎新文艺晚会、重阳节老年运动会、大学生夏令营活动、年度排球赛、篮球友谊赛、羽毛球赛、乒乓球赛、趣味运动会、爱心募捐助学活动、主题演讲比赛、团日活动、硕士生班级活动、摄影展、ppt设计比赛等活动项目。
所获荣誉
2022年4月,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先进炭材料与器件研究组(709 组)入选第一届中国科学院青年五四奖章拟表彰集体名单公示。
2022年5月,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低碳能源转化与环境治理团队被授予第14届“山西青年五四奖状”。
机构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所长 | 房倚天 |
党委书记、副所长 | 蔡长塔 |
副所长 | 张寿春 |
纪委书记 | 张蕴奇 |
参考资料 |
历任领导
历任所长 | 任期 | 历任书记 | 任期 |
---|---|---|---|
张大煜 | 1954·10-1967·1 | 贾晨林 | 1961·11-1967·1 |
彭少逸 | 1979·6-1983·7 | 韩丽生 | 1978·12~1983·8 |
鲍汉琛 | 1983·7-1987·9 | 鲁在政 | 1983·8-1988·12 |
张碧江 | 1987·9-1996·5 | 张碧江 | 1989·4-1998·6 |
钟炳 | 1996·5-2000·10 | 王心葵 | 1998·9-2004·10 |
孙予罕 | 2000·10-2008·12 | 武文斌 | 2004·10-2008·12 |
王建国 | 2008·12-2019·9 | 蔡榕 | 2008·12-2013·12 |
—— | —— | 马七军 | 2013·12-201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