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1951年,兰州大学教授戈福祥上书政务院,建议国家重视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的科学研究和开发,当时政务院副总理李富春将此建议批转给中国科学院考虑。
1955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据此建议组建了由柳大纲教授领导的物化分析组。
1956年,物化分析组对青海茶卡盐湖进行物理化学研究。同年中苏两国科学院合作会谈中,“柴达木盆地盐湖科学调查”被列入合作项目之一。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截至2022年底,青海盐湖所共有在职职工253人,其中科技人员173人、科技支撑人员33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39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71人。姓名 | 入选时间 |
---|---|
马海州 | 1999 |
吴志坚 | 2006 |
赖忠平 | 2007 |
余红发 | 2008 |
曾德文 | 2008 |
沙占江 | 2011 |
王建萍 | 2012 |
资料来源: |
科研部门
…更多「科研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获奖概况
根据2015年12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共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5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两项,取得各项科研成果260多项。重大科研成果包括:
获奖名称 | 等级 | 类别 | 时间 |
---|---|---|---|
马海矿区200万t/年低品位含泥钾矿脱泥技术研究 | 三等奖 | 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2014 |
易燃易爆液体本质安全化技术集成及应用 | 三等奖 | 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2014 |
复杂铅锌矿冶炼废渣的综合利用 | 二等奖 | 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2012 |
青海高锂镁比盐湖提锂关键技术及应用 | 一等奖 | 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2011 |
盐湖浓缩卤水-硅酸盐水淹体系高温高压相平衡及硅酸镁锂复合材料 | 三等奖 | 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2010 |
天然盐湖卤水物理资源环境化学性质和化学模型研究 | 二等奖 | 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2003 |
柴达木盆地工业和城市的水资源供求关系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 三等奖 | 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2002 |
青海察尔汗盐湖采卤过程中水动态水化学规律及自动观测系统的完善 | 三等奖 | 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2002 |
两步封闭循环激光化学法分离碳同位素研究 | 一等奖 | 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2002 |
内蒙古吉兰泰盐湖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 二等奖 | 内蒙古科学技术进步奖 | 2002 |
元素同位素质谱测定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 二等奖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1997 |
柴达木盆地盐湖沉积物的年代学及其古气候古水文变化特征研究 | 三等奖 | 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1997 |
元素同位素质谱测定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 二等奖 | 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1997 |
用盐田光卤石和天然无水芒硝制取硫酸钾中间试验 | 三等奖 | 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1996 |
察尔汗盐湖首采区晶间卤水动态变化规律及自动观测系统 | 三等奖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1995 |
大柴旦盐湖调查盐卤硼盐化学和综合利用的基础研究 | 三等奖 | 国家自然科学奖 | 1995 |
青海盐湖水氯镁石资源综合利用基础研究 | 三等奖 | 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1994 |
离子膜电解制取碳酸钾中间试验 | 三等奖 | 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1992 |
察尔汗盐湖卤水动态自动观测系统 | 三等奖 | 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1992 |
察尔汗盐湖首采区采卤过程中水动态水化学规律 | 二等奖 | 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1992 |
离子膜电解法制取碳酸钾中间试验 | 二等奖 | 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1992 |
离子膜电解法制取氢氧化钾中间试验 | 三等奖 | 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1989 |
察尔汗盐湖晚更新世以来盐湖(盐湖风成沉积)演化 | 二等奖 | 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1989 |
露天锥形啤酒发酵罐微型机群控系统 | 三等奖 | 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1989 |
微型机在硫酸生产(焙烧系统)中的应用 | 三等奖 | 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1988 |
资料来源:,具体获奖概况详见: |
…更多「科研成就」介绍请查阅全文…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学科概况
根据2015年12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分别于1981和1997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培养点,3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培养点以及3个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点。
…更多「人才培养」介绍请查阅全文…
机构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副所长(主持工作) | 郑诗礼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杨勇刚 |
党委副书记、副所长 | 王建萍 |
副所长 | 冯海涛 |
资料来源: |
历任领导
时间 | 主要领导 |
---|---|
1965年 | 党委书记:张黑娃 |
1966年至1967年12月28日 | 所长:柳大纲 |
1967年12月29日至1969年3月2日 | 党的核心小组组长:延锡忠 |
1969年3月3日至1973年1月8日 | 党的核心小组组长:王兆勤 |
1979年11月13日至1982年1月27日 | 名誉所长:柳大纲 |
1980年5月2日至1982年5月18日 | 党委书记:高翟 |
1982年5月19日至1987年6月22日 | 党委副书记:李谘、曹继开 |
1984年2月22日至1987年6月22日 | 所长:张彭熹,党委书记:李谘 |
1987年6月13日至1991年8月26日 | 所长:张彭熹,党委书记:刘德江 |
1991年8月27日至1995年6月21日 | 所长:刘德江,党委书记:彭广志 |
1995年6月22日至1999年6月20日 | 所长:刘德江,党委书记:鄢如萍 |
1999年6月21日至2003年9月23日 | 所长:马培华,党委书记:武文斌 |
2003年9月24日至2007年10月7日 | 常务副所长:马海州,党委书记:胡彦明 |
2007年10月8日至2013年3月25日 | 所长:马海州,党委书记:胡彦明 |
资料来源: |
文化传统
所徽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所徽如右图所示:
释义:以方块的盐田组合,构成一个向上的箭头,寓意着研究所所不断的规划、创新和发展精神。蓝色代表湖水,绿色代表生态与和谐。其中四块蓝色方块代表四大湖区(青海,西藏,新疆和内蒙),亦代表我所四个专业(无机,分析,化工和地化),两个绿色方块代表我所的两个研究部门(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
文化活动
…更多「文化传统」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