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6月,学校设有1个学部、20个学院和1个基础教学中心,开设本科招生专业74个,学科专业覆盖理学、工学、农(水产)学、医(药)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截至2023年4月,教育部发布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国海洋大学新增了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
院系 | 专业类 | 专业名称 |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 | / | 海洋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 生物科学类 |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 |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营养与健康 |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 / | |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 | 环境科学 |
/ | 环境工程 | |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 / | 英语、日语、朝鲜语、法语、德语 |
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 | / | 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
中国海洋大学海德学院 | / | 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 | 电子信息类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计算机类 | 保密技术、网络空间安全、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海洋技术、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声学 |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 / | 地质学、勘查技术与工程、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
中国海洋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 数学类 |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新闻传播学类 | 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 |
汉语言文学 | ||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 / | 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数字化创新管理方向)、市场营销(数智营销管理方向)、旅游管理 |
中国海洋大学体育系 | / | 运动训练 |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 | 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 |
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类 | 材料科学与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 / | 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海洋资源与环境 |
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 | / | 药学 |
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 | /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轮机工程、自动化 |
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 | / | 法学、法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 / | 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经济学(海洋经济方向) |
中国海洋大学艺术系 | / | 音乐表演 |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6月,根据学校官网显示 |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6月,学校拥有博士后流动站16个(根据官网简介显示,与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官网有出入)、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6个;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山东省高水平学科9个;12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科研机构排名前1%。学位类别 | 专业名称 |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海洋科学、大气科学、水产、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水利工程、药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法学、应用经济学、地质学、软件工程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应用经济学、法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水产、药学、工商管理、水利工程、外国语言文学、地质学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根据官网显示,与官方简介有出入) | 应用经济学、统计学、法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海洋科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水产、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船舶与海洋工程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 资源与环境、生物与医药、金融、应用统计、国际商务、保险、法律、教育、体育、汉语国际教育、翻译、新闻与传播、文物与博物馆、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能源动力、土木水利、农业、药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工程管理 |
截至2024年6月,根据官网显示,与官方简介有出入 |
建设项目 | 学科名称 |
---|---|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 海洋科学、水产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海洋科学、水产科学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海洋化学、水产养殖、海洋生物学、捕捞学、海洋地质、渔业资源、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物理海洋学、环境科学 |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培育) |
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十二五”重点学科 | 海洋与生态文化 |
山东省“十二五”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海洋科学、水产 |
山东省“十二五”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 环境科学、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山东省“十二五”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
“十二五”山东省重点学科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气象学、海洋物理学(海洋信息探测与处理)、水生生物学(特色重点)、遗传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化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环境工程(特色重点)、药物化学(特色重点)、会计学(特色重点)、船舶与海洋工程(特色重点)、计算数学、区域经济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社会学、金融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海洋与生态文化(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十二五”重点学科) |
截至2024年6月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6月,学校有教职工4114人,其中专任教师2175人,博士生导师715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18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073人,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其中专职5人,双聘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其中专职7人,双聘2人。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长江、杰青等国家级领军人才92人,“四青”等国家级青年人才6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等省部级人才398人,“筑峰人才工程”、“繁荣人才工程”岗位教授73人,“青年英才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38人。
类别 | 名单 |
---|---|
中国科学院院士(含双聘) | 文圣常、冯士筰、吴立新、宋微波、张国伟(双聘)、郑建华 |
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 | 管华诗、李庆忠(双聘)、高从堦、李华军、包振民、刘鸿亮(双聘)、金翔龙、刘文清、薛长湖 |
截至2024年6月,根据学校官网显示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建设项目 | 名称 |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海洋科学、大气科学、海洋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地质学、勘查技术与工程、生物科学、生态学、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海洋资源与环境、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资源开发技术、药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会计学、旅游管理、工商管理、金融学、经济学、英语、朝鲜语、日语、汉语言文学、新闻学、法学、行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信息与计算科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海洋调查i、天气学原理、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开发、海洋微生物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海洋平台结构、环境海洋学、高级财务会计、国际私法学、海洋行政管理学概论、科学认识天气、中华传统文化趣味谈、数学思想与文化、数据结构与算法、动物遗传育种学、生物化学、德汉翻译入门、近海物理海洋综合调查虚拟仿真实验、海底地形地貌调查虚拟仿真实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
精品课程 | 军事科学概论保险学、博弈论导论、财政学、金融风险管理、保险精算(双语)、金融学、博弈论导论、金融风险管理(双语)、货币银行学、金融工程(双语)、博弈论导论、金融风险管理(双语)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航道与海岸工程、会计学、水产养殖、海洋技术、生物科学类、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海洋科学、药学、法学、食品科学、工程、化学 |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 食品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 食品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 |
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 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海洋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海洋学实验教学中心、水产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海洋生命科学与技术跨学科人才培养实验区、水产养殖学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 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
国家级校外实践基地 | 中国海洋大学—海信集团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中国海洋大学--泰祥集团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中国海洋大学—海尔集团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海洋科学野外综合实践教育基地 |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山东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 | 法语 |
山东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工程管理、轮机工程、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法语、德语、公共事业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 |
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 数学与应用数学、大气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渔业科学与技术、勘查技术与工程 |
截至2024年6月 |
团队名称 | 带头人 | 入选时间 |
---|---|---|
海洋学教学团队 | 冯士筰 | 2007年 |
细胞生物学教学团队 | 樊廷俊 | 2008年 |
海洋无脊椎动物养殖学课程教学团队 | 王昭萍 | 2009年 |
海洋化学课程教学团队 | 杨桂朋 | 2010年 |
资料来源: |
团队名称 | 带头人 | 获批时间 |
---|---|---|
海洋学课程教学团队 | 冯士筰 | 2007年 |
法语教学团队 | 李志清 | 2007年 |
细胞生物学教学团队 | 樊廷俊 | 2008年 |
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曾名湧 | 2008年 |
海洋无脊椎动物养殖学课程教学团队 | 王昭萍 | 2009年 |
海洋气象学教学团队 | 刘秦玉 | 2010年 |
海洋化学课程教学团队 | 杨桂朋 | 2010年 |
港口及海岸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 李华军 | 2010年 |
环境海洋学教学团队 | 高会旺 | 2011年 |
大学物理教学团队 | 马君 | 2012年 |
食品化学教学团队 | 汪东风 | 2012年 |
资料来源: |
合作交流
中国海洋大学自1960年开始接收国际学生。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合作开办海洋科学专业的本科教育项目,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合作开办法学专业的本科教育项目,与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合作建立德克萨斯a&m大学孔子学院等。
学校合作伙伴包括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德克萨斯a&m大学、亚利桑那大学、阿拉巴马大学、俄勒冈州立大学等,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澳洲国立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等,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等,德国波恩大学、汉堡大学、不来梅大学等、英国爱丁堡大学、南安普敦大学等、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等、挪威卑尔根大学等、以色列海法大学等,日本东京大学、日本东北大学、日本筑波大学等、韩国高丽大学、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大学等。
截止2023年10月,中国海洋大学12个学院与国外高校有本科生联合培养合作关系;8个学院与国外高校有研究生联合培养合作关系(国家留学基金资助)。
2025年4月18日,江苏省沿海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海洋大学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2025年5月16日,中国海洋大学与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教育和体育局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