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5月,学校设有1个学部、28个学院(含2个现代产业学院)、6个研究院,设有研究生院;开设92个本科招生专业。
本科学院及专业设置学院 | 招生专业(类) | 类别 |
---|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 地理信息科学 | 普通本科 |
测绘工程 | 普通本科 |
地质工程 | 普通本科 |
资源勘查工程 | 普通本科 |
采矿工程 | 普通本科 |
矿物加工工程 | 普通本科 |
土地资源管理 | 普通本科 |
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 | 冶金工程 | 普通本科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普通本科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普通本科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普通本科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普通本科 |
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普通本科 |
智能制造工程 | 普通本科 |
机器人工程 | 普通本科 |
工业工程 | 普通本科 |
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普通本科 |
电子信息工程 | 普通本科 |
通信工程 | 普通本科 |
自动化 | 普通本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普通本科 |
物联网工程 | 普通本科 |
生物医学工程 | 普通本科 |
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普通本科 |
水利类 | 普通本科 |
昆明理工大学交通工程学院 | 车辆工程 | 普通本科 |
交通运输类 | 普通本科 |
物流工程 | 普通本科 |
物流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普通本科 |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普通本科 |
资源环境科学 | 普通本科 |
昆明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普通本科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普通本科 |
油气储运工程 | 普通本科 |
轻化工程 | 普通本科 |
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 金融学 | 普通本科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普通本科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普通本科 |
工商管理 | 普通本科 |
会计学 | 普通本科 |
质量管理工程 | 普通本科 |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 工程力学 | 普通本科 |
智能建造 | 普通本科 |
土木工程 | 普通本科 |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普通本科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普通本科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普通本科 |
工程管理 | 普通本科 |
昆明理工大学理学院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普通本科 |
应用化学 | 普通本科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普通本科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普通本科 |
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 | 法学 | 普通本科 |
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 传播学 | 普通本科 |
工业设计 | 普通本科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普通本科 |
视觉传达设计 | 普通本科 |
环境设计 | 普通本科 |
昆明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普通本科 |
昆明理工大学现代农业工程学院 | 农业工程类 | 普通本科 |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普通本科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普通本科 |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 普通本科 |
功能材料 | 普通本科 |
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制药工程 | 普通本科 |
生物工程 | 普通本科 |
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普通本科 |
昆明理工大学国际学院 | 汉语国际教育 | 普通本科 |
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 | 临床医学 | 普通本科 |
护理学 | 普通本科 |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建筑学 | 普通本科 |
城乡规划 | 普通本科 |
风景园林 | 普通本科 |
昆明理工大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 | 安全工程 | 普通本科 |
昆明理工大学民航与航空学院 | 机械工程 | 普通本科 |
交通运输 | 普通本科 |
飞行技术 | 普通本科 |
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 | 普通本科 |
昆明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 运动训练 | 普通本科 |
昆明理工大学人工智能产业学院 | 人工智能 | 普通本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普通本科 |
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职业本科 |
泰语 | 职业本科 |
汽车服务工程 | 职业本科 |
机械工程 | 职业本科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职业本科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职业本科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职业本科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职业本科 |
测绘工程 | 职业本科 |
地质工程 | 职业本科 |
交通运输 | 职业本科 |
建筑学 | 职业本科 |
城乡规划 | 职业本科 |
风景园林 | 职业本科 |
工程造价 | 职业本科 |
市场营销 | 职业本科 |
会计学 | 职业本科 |
财务管理 | 职业本科 |
酒店管理 | 职业本科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职业本科 |
视觉传达设计 | 职业本科 |
环境设计 | 职业本科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职业本科 |
数字媒体艺术 | 职业本科 |
参考资料: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23个、省级一流建设学科14个、省院省校合作共建重点学科9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省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4个;12个学科先后进入esi全球前1%,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1‰。
类别 | 名称 |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建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冶金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
国家重点二级学科 | 有色金属冶金 |
国家重点培育二级学科 | 环境工程 |
云南省级重点一级学科 | 材料科学与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力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学、水利工程 |
云南省级重点二级学科 | 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磷化工工艺过程及设备、机械电子工程、采矿工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食品工程、矿物加工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应用化学、有色金属冶金、制浆造纸工程 |
一级学科博士点 | 材料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力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学、系统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 |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类别 | 能源与环保(领域方向:冶金工程、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一级学科硕士点 | 地质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生物医学工程、电气工程、水利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力学、交通运输工程、数学、物理学、化学、系统科学、法学、艺术学理论、设计学、农业工程、生物学、药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外国语言文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临床医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安全科学与工程 |
硕士专业学位类别 | 资源与环境、材料与化工、能源动力、机械、工程管理、电子信息、交通运输、会计、金融、土木水利、法律、艺术、新闻与传播、出版、生物与医药、翻译、临床医学、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汉语国际教育 |
esi排名世界前1%学科工程学 | 材料科学 | 化学 | 环境/生态学 | 植物与动物学 | 农业科学 |
临床医学 | 计算机科学 | 地球科学 | 生物学与生物化学 | 药理学与毒理学 | - |
参考资料: |
2023年,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学校学科评估结果为:
学科名称 | 评估结果 |
---|
冶金工程 | b+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b+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b |
机械工程 | b- |
力学 | c+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c+ |
建筑学 | c+ |
土木工程 | c+ |
矿业工程 | c+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c+ |
哲学 | c |
法学 | c |
生物学 | c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c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c |
数学 | c-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c-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c-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c- |
交通运输工程 | c- |
城乡规划学 | c- |
软件工程 | c-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c- |
工商管理 | c- |
参考资料: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教职工420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职称人员1458人,“两院院士”“国家高层次人才”特聘教授入选者、“杰青”等74人,“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云岭学者”等省部级人才941人。
类别 | 名单 |
---|
专职中国工程院院士 | 彭金辉 |
专职中国科学院院士 | 季维智 |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 何天淳、契特霍金·维克多、汤凤林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潘波、陈永昌、张传茂 |
何梁何利奖”获得者 | 王华、彭金辉 、季维智、宁平、李文昌、杨斌 |
国家级教学名师 | 宁平 |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 王华、杨斌、郭忠诚、马文会、刘大春、张利波、徐宝强 、韩润生 |
长江学者 | 那靖、吴顺川、唐伯惠等 |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聘教授 | 吴顺川、唐伯惠、牛昱宇、刘殿文、李天晴、郭胜惠、那靖 |
“国家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 杨斌、余正涛、宁平、张利波、魏奎先、胡觉、范云鹰、郭忠诚、邵宗凯 |
“国家高层次人才”青年学者项目入选者 | 谭韬、李孔斋、许磊 |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 张英杰、易健宏、束洪春、蒋业华、华一新、崔秀明、文书明 |
教学团队级别 | 团队名称 |
---|
国家级教学团队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教学团队 | 有色金属冶金学课程教学团队 |
废物资源化及综合利用教学团队 | -------- |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 冶金热能工程教师团队 | 冶金工程教师团队 |
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 | -------- |
参考资料: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32个专业通过国家专业认证(评估),43个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设有8个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点,21个函授本科(专升本、高起本)专业;设有19个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中心,21个本、专科自学考试专业;拥有1个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4个国家级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培训机构。已建成国家级一流课程33门、教材10部、教学团队3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6个。
类别 | 名称 |
---|
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 冶金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建筑学、环境工程、矿物加工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截至2022年6月) | 测绘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工业工程、车辆工程、交通运输、物流工程、轻化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工程管理、应用化学、法学、采矿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水利水电工程、资源环境科学、工商管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力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环境设计、食品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功能材料、城乡规划、安全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资源勘查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冶金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交通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建筑学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环境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工程实训中心、冶金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
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冶金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 北京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电网公司、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云南西仪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地理信息科学、汉语国际教育、地质工程临床医学、电子信息工程、风景园林、人工智能、焊接技术与工程、金融学、酒店管理、质量管理工程、物联网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业设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农业水利工程、市场营销、食品质量与安全、工程造价、宝石及材料工艺学、生物工程、翻译 |
云南省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项目 | 材料加工原理、营销管理(mba)、遥感技术及其地学应用、资源加工学、气体净化与分离、桥梁加固设计理论与实践、学科前沿讲座、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现代仪器分析、英语拓展—学术交流英语、算法分析与设计、冶金热力学、湿法冶金、设计符号语意、现代控制工程、电力系统分析、车辆系统动力学、表界面物理与化学、立法学、知识产权总论、尾矿二次资源利用研究与实践、数值计算与模拟技术、时空数据挖掘、地质工程数值模拟、水处理自动化、有限元方法、项目融资、工程软件应用与开发、弹塑性力学、土动力学、风景旅游区规划与建筑、绿色建筑、美学原理、生物无机化学与技术、现代测控技术及应用、高级生物化学、综合英语、技术写作、计算机图像处理、水力机组稳定与控制、表面工程、细胞分子生物学、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数理统计、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交通系统仿真技术及应用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材料工程基础、碎矿与磨矿、组织行为学、理论力学、电力工程信号处理应用、机械制造工程训练、有色重金属冶金学、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大学生就业指导、理工学术英语、现代信息光学虚拟仿真实验、绿化与植物配置、绿色建筑设计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a、机械设计基础、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设计心理学、大学英语(1)、基因工程、工程测试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a、发电厂变电所电气部分、建筑力学 ( 1 )、铸造合金及其熔炼、工程训练 b 及工业生产劳动教育、岩石力学、环境毒理学 (双语)、二次资源综合利用、环境影响评价 |
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项目规划 |
国家级教材清单 | 设计数学、电力工程信号处理应用、有色冶金概论、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钢结构基本原理、碎矿与磨矿、大学体育与健康实践性教材、电工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践教程、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实验教程 |
截至2025年5月,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8项;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63项,其中金奖3项、银奖18项、铜奖42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中获国家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0项;“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优胜杯”2座,国家级金奖1项、银奖10项、铜奖32项。
2024年1月19日,昆明理工大学的云南省三江成矿系统与评价创新团队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
项目名称 | 获奖等级 |
---|
生态文明背景下环境类专业的建设与实践 | 2017年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
冶金与能源领域创新型人才国际化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2017年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以实践能力提升为导向的材料类创新人才分类培养综合改革与实施 | 2017年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以实践创新能力为导向的信息类多专业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2017年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互联网+”浪潮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2017年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以全校核心课程建设为引领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2017年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本科职业教育 “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 2017年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地方高校全过程多元模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2017年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依托学科竞赛达成工程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2017年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资源型行业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2014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
依托学科优势构建冶金与材料专业人才多元化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 2014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
创建及规范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探索与实践 | 2009年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
以上参考链接: |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5月,昆明理工大学学校与49个国家和地区的191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签署了250份国际合作协议,与老挝苏发努冯大学、尼加拉瓜国立自治大学(马那瓜)分别合作共建孔子学院。截至2019年3月, 昆明理工大学与美国爱达荷大学合作举办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合作建设孔子学院布莱金厄理工学院孔子学院 | 老挝苏发努冯大学孔子学院 |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