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海南研究院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海南大学学术研究

海南大学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2月,学校有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农业农村部实验室2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3个、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工作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观测研究站1个、海南省重点实验室16个、海南省院士工作站14个、院士团队创新中心30个、海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1个、海南省工程研究中心10个、海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海南省海智计划工作站3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2个、文化和旅游研究研究机构1个、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基地1个、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1个、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新型智库2个、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1个、中共海南省委国家安全委员会共建研究中心1个、海南省人民检察院共建研究基地1个、中共海南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共建研究基地1个、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共建研究机构1个、美国uc davis分校共建研究中心1个、校级科研机构2个。
自然科学类
基地类别实验室名称
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热带作物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数字医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海南省热带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
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4个)热带生物与医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热带作物绿色健康生产理论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脑空间信息学与类脑智能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智慧监管与治理现代化引智创新基地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热带生物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热带岛屿资源先进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热带农林生物灾害绿色防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热带特色林木花卉遗传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热带多糖资源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热带作物新品种选育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海洋智能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农业农村部实验室(2个)热带高效农业智能装备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海口)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3个)天然橡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绿色智慧岛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特种玻璃及其深加工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工作基地(1个)中国科协海智计划海南(海南大学)工作基地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热带设施农业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1个)热带果蔬质量与安全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观测研究站(1个)海南五指山森林生态站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
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2个)南海区域研究中心、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研究中心
文化和旅游研究研究机构(1个)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基地(1个)会计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
海南省重点实验室(16个)海南省耐盐作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水生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海南省internet信息检索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硅锆钛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动物繁育与疫病研究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特种玻璃重点实验室、海南省大数据与智慧服务重点实验室、海南省食品营养与功能食品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特色花木资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园艺作物品质调控重点实验室、海南省农林环境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海南省工程建模与统计计算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皮米电子显微学重点实验室、海南省全健康研究重点实验室
海南省院士工作站(14个)李百炼院士工作站、david j craik院士工作站、jamal deen院士工作站、兰玉彬院士工作站、richard leaver(李诚)院士工作站、朱明院士工作站、施建明院士工作站、陈飞勇院士工作站、董勤喜院士工作站、吴德胜院士工作站、chris ryan(克莱恩·赖恩)院士工作站、张建伟院士工作站、李松院士工作站、巨东英院士工作站
院士团队创新中心(30个)ch0u l0ke ming ( 邹乐明)院士团队创新中心、金宁一院士团队创新中心、侯保荣院士团队创新中心、杨善林院士团队创新中心、贺泓院士团队创新中心、陈晓亚院士团队创新中心、赵国屏院士团队创新中心、陈学庚院士团队创新中心、方智远院士团队创新中心、高德利院士团队创新中心、孙金声院士团队创新中心、康振生院士团队创新中心、林浩然院士团队创新中心、包振民院士团队创新中心、欧进萍院士团队创新中心、唐守正院士团队创新中心、张福锁院士团队创新中心、朱蓓薇院士团队创新中心、邹志刚院士团队创新中心、宋宝安院士团队创新中心、张涌院士团队创新中心、周远院士团队创新中心、汪懋华院士团队创新中心、陈卫院士团队创新中心、宋梁院士团队创新中心、schahram dustdar院士团队创新中心、傅伯杰院士团队创新中心、于吉红院士团队创新中心、李培武院士团队创新中心、陈云敏院士团队创新中心
海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1个)海南省海洋能源材料与器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热带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热带岛屿环境污染防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海南大学皮米电子显微镜中心、微电子海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热带特色蛋白资源高值化加工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蓝碳与滨海湿地海南省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蓝色功能蛋白营养与健康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环南海陆域生物多样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海南热带雨林森林康养国际研究中心、热带益生菌健康促进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海南省工程研究中心(10个)海南省新能源汽车工程研究中心、海南省热带作物组培快繁和种质创新工程研究中心、海南省热带珍稀名贵树种工程研究中心、海南省热带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研究中心、海南省水产种业工程研究中心、海南省绿色农用生物制剂创制工程研究中心、热带海岛装配式建筑工程研究中心、海南省区块链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海南省嵌入式智能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南海水产资源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
海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海南省精细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省海洋通信与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省热带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海南省海智计划工作站(3个)海南大学(环南海陆域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海智计划”工作站、海南大学牧医“海智计划”工作站、海南大学应用电子“海智计划”工作站
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1个)自由贸易港治理创新与智慧监管重点实验室
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新型智库(2个)海南大学海南省开放型经济研究院、海南大学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院
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1个)海南省历史文化研究基地、海南省南海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海南省全域旅游研究基地、海南省高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海南省“更路簿”研究中心、海南省开放型经济研究院、海南省公共治理研究中心、海南省外文海南文献与舆情研究中心、海南省中国文学研究中心、海南省公司治理研究院、中国(海南)竞争政策研究中心
中共海南省委国家安全委员会共建研究中心(1个)海南大学国家安全中心
海南省人民检察院共建研究基地(1个)海南自贸港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研究基地
中共海南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共建研究基地(1个)海南省统战理论研究基地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中国人事科学研究研究、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建研究机构(1个)海南大学民生保障和人事制度创新研究院
美国uc davis分校共建研究中心(1个)海南大学—uc davis能源和交通发展联合研究中心
校级科研机构(2个)海南省东坡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
资料来源:海南大学

研究成果

自然科学类

截至2025年6月,学校共获得各类高水平科技奖励98项。海南大学牵头完成的59项成果获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8项、二等奖29项、三等奖11项,首次突破技术发明特等奖,获奖总数居全省榜首。此外,7名教师荣获第十届海南省青年科技奖,位居全省榜首,占全省获奖总量的35%。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别嘉许金奖、中国专利优秀奖、海南省专利金奖等其他高水平奖项31项。首次牵头制定国家标准1项。

自然科学类
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6项
成果名称牵头单位第一完成人年度
立体网络安全及管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大规模应用海南大学曹春杰2019
轻质耐磨损陶瓷的强韧化技术及其以瓷代钢托辊应用的研究海南大学陈拥军2020
多源异构土地大数据集成管理与高效融合关键技术及应用海南大学胡月明2020
近海环境监控多源信息协同感知与融合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海南大学黄梦醒2020
物联网管控关键技术及其行业应用海南大学沈重2021
石斑鱼营养研究及功能性饲料开发海南大学吴小易2021
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9项
成果名称牵头单位第一完成人年度
超宽带实时精准定位系统及其行业应用海南大学沈重2018
卵形鲳鲹规模化繁育和健康高效养殖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海南大学周永灿2019
香蕉茎秆纤维提取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究与产业化应用海南大学张喜瑞2020
大规模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海南大学程杰仁2020
多能耦合反渗透海水淡化节能关键技术与应用海南大学马庆芬2020
高光谱信息融合的海南橡胶高效无损诊断技术与设备集成应用海南大学唐荣年2021
香蕉秸秆机械化高效还田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海南大学张喜瑞2021
微生物农用制品研发与产业海南大学刘柱2021
广藿香等海南热带特色植物品种选育、活性成分研究及应用海南大学吴友根2021
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项
成果名称牵头单位第一完成人年度
香蕉机械化耕作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究与应用海南大学李粤2018
海南岛极度退化生态系统生态修复技术海南大学张辉2020
海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5项
成果名称牵头单位第一完成人年度
太阳能利用高性能电极材料的精细设计海南大学李建保2019
中国药用真菌资源研究及其分类学修订海南大学吴兴亮2020
控制系统定量性能分析与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海南大学张卫东2021
《海南植物图志》编研及珍稀保护植物分布特征研究海南大学杨小波2021
水稻营养及逆境代谢组的遗传机制解析海南大学罗杰2021
海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8项
成果名称牵头单位第一完成人年度
茉莉酸调控橡胶树冷胁迫应答及产排胶分子机理研究海南大学黄惜2018
基于分子自组装构建功能新材料海南大学高艳安2019
纳米银的水环境归趋与水生生物毒性效应机制海南大学尹黎燕2020
有机污染物在海南近岸海域分布归趋及其毒理效应机制海南大学周海龙2021
木薯褪黑素合成代谢调控机制与信号通路研究海南大学施海涛2021
椰子果肉发育及其代谢产物形成的分子基础海南大学李东栋2021
面向光伏能源利用的钙钛矿材料性能调控及太阳电池器件研究海南大学肖娟秀2021
海南野生兰科植物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海南大学宋希强2021
海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5项
成果名称牵头单位第一完成人年度
多孔炭材料的制备以及在储能中的应用海南大学陈永2018
抗病激活蛋白harpin的作用机理研究海南大学缪卫国2018
三色堇遗传规律研究海南大学王健2020
组合交换代数若干问题研究海南大学郭锦2020
新型配位聚合物的构筑策略及性能探究海南大学潘勤鹤2021
其他社会科技奖励6项
奖励名称获奖者年度
第十届“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奖”(三等奖)段玉聪2020
2021年中国光学十大进展骆清铭2021
第三届发明创业奖成果奖(一等奖)邱梓轩2022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青年奖)田新龙2022
第四届“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青年奖)云永欢2022
首届国际种业科学家奖曹兵2022
参考资料:海南大学(截至2024年5月)

人文社科类

截至2023年6月,学校共发表各类论文成果2910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等cssci检索来源期刊上发表1230篇,在ssci检索来源期刊上发表384篇;出版著作372部;被采纳的咨政报告221份(9份获国家领导人签批);首次入选2022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获海南省第九、十、十一、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各36项、42项、59项、63项,其中第十二次获奖成果数全省占比达到43·8%;获2021年自贸港研究优秀成果奖共19项。
2022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第一作者成果名称获奖名称获奖时间
韩龙人民币国际化的法律问题研究人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23年
资料来源:海南大学(截至2024年5月)
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第一作者成果名称获奖名称获奖时间
夏代云卢业发、吴淑茂、黄家礼《更路簿》研究专著论文二等奖2020年
资料来源:海南大学(截至2024年5月)
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第一作者成果名称类别获奖名称获奖时间
谢永康阿多诺选集丛书编著海南省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2年
文聘元中世纪思想史专著海南省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2年
刘冬梅清朝经营海南黎族研究专著海南省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2年
陈冠铭、孙继华、韩瑞玺国家南繁硅谷平台的构建与运营研究专著海南省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2年
叶光亮、王世强、陈逸豪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产业链定价策略影响的研究论文海南省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2年
郭庆宾、骆康中国城市群资源集聚能力的协调发展及其驱动机制论文海南省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2年
李文化、孙继华、卫淑霞南海更路簿:维护我国南海权益的关键性文物—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数字人文研究为视角论文海南省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2年
胡珺、彭远怀、宋献中、周林子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策略性慈善捐赠——控制权转移风险的视角论文海南省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2年
童昀、马勇、刘海猛covid-19疫情对中国城市人口迁徙的短期影响及城市恢复力评价论文海南省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2年
唐小然、陈小华、种润之发展“时间银行”互助型社区治理模式构建自贸港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研究报告海南省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2年
李世杰跨国公司垄断势力纵向传导机制及规制研究专著海南省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0年
韩 龙金融法与国际金融法前沿问题专著海南省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0年
李世杰产业链纵向价格形成机制与中间产品市场垄断机理研究论文海南省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0年
叶光亮论纵向并购的反竞争效应论文海南省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0年
王 琦“一带一路”争端解决机制的阐释与构建论文海南省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0年
彭真明论资本认缴制下的股东出资责任——兼评“上海香通公司诉昊跃公司等股权转让纠纷案”论文海南省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0年
温小平南京国民政府南海疆域地图编绘规范与出版审查论文海南省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0年
熊 浩考虑旅客跨区间流转的机票多预定区间折扣优化模型研究论文海南省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0年
伍中信产权中国进程中的会计与财务使命论文海南省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0年
邹立刚南海法律属性及其对军事行动的影响研究报告海南省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0年
周伟民海南通史专著特别奖海南省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8年
夏代云卢业发、吴淑茂、黄家礼《更路簿》研究专著海南省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8年
刘国良欧洲法律史:从古希腊到《里斯本条约》编著海南省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8年
李世杰建议零售价、消费者偏好偏离与转售价格控制论文海南省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8年
徐艳晴基于顶层设计视角对大部制改革的审视论文海南省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8年
熊勇先争议专属经济区内适度性执法研究论文海南省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8年
周伟民南海天书——海南渔民“更路簿”文化诠释专著海南省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7年
邹立刚中国-东盟共建南海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思考论文海南省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7年
王 琦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的司法适用论文海南省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7年
李小北国际经济合作学科前沿研究报告研究报告海南省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7年
资料来源:海南大学(截至2024年5月)
自贸港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第一作者成果名称类 别获奖名称获奖时间
王崇敏、曹晓路、常健、熊勇先海南自由贸易港立法研究研究报告自贸港研究优秀成果奖2021年
李世杰等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背景下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创新与突破研究报告自贸港研究优秀成果奖2021年
资料来源:海南大学(截至2024年5月)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9月,学校拥有图书馆3个,图书馆总面积达到41242平方米,阅览室座位数3349个。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339·53万册,当年新增52170册,生均纸质图书62册;拥有电子期刊199·04万册,学位论文1212·22万册,音视频180780小时。2023年图书流通量达到22·48万本册,电子资源访问量2116·33万次,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1167·11万篇次。

学术期刊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于1983年12月创刊,由海南省教育厅主管、海南大学主办,是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教育综合类学术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其主要刊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论文,连续多次被评为“中国百强社科学报”,2021年获海南省出版物政府奖期刊类一等奖,2023年入选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中国精品期刊展”。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3年,季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美国ca化学文摘、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等收录,涵盖了理、工、农、医等多学科,多次获海南省出版物政府奖。

《热带生物学报》由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更名而成,2010年3月出版发行,2010年起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全文收录,2013年8月起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年获“中国农业期刊最具传播力期刊”奖,2022年1月起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