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海南研究院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海南大学办学条件

海南大学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2月,学校设有二级学院30个、书院16个,开办本科专业76个。

二级学院本科专业
海南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
海南大学国际商学院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农林经济管理、物流管理、会计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
海南大学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法学、国际法
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
海南大学体育学院休闲体育
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日语、俄语
海南大学国际传播与艺术学院(国际数字影视学院)传播学、视觉传达设计、绘画、舞蹈编导、音乐表演、戏剧影视文学、国际新闻与传播、表演(服装表演)
海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
海南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应用物理学
海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海南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工程与技术、海洋科学
海南大学生命健康学院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海南大学生态学院生态学
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车辆工程
海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
海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海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密码学院)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密码科学与技术
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农业农村学院/乡村振兴学院)风景园林、园林、林学、动物医学、动物科学、植物保护、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农学、乡村治理、农艺教育
海南大学南繁学院(三亚南繁研究院)种子科学与工程(生物育种)、农学(生物育种)基地班、生物育种科学
海南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
海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人工智能、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海南大学海洋生物与水产学院水产养殖学
海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工程(niit)、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海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土木工程
海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
海南大学药学院药学
海南大学国际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行政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中外合作办学)
海南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联合国际旅游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酒店管理(中外合作办学)
参考资料:

书院

据2024年10月学校官网数据,海南大学书院有椰风书院、乘风书院、凤翔书院、子衿书院、青云书院、南海书院、淳明书院、海德书院、天工书院、朴诚书院、今朝书院、中和书院、晨曦书院、檀雅书院、丹心书院、崖州书院。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2月,学校3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重点学科3个、海南省特色重点学科19个、世界一流学科1个,有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世界一流学科
学科代码学科名称批准年度
0901作物学2017
资料来源:海南大学(截至2024年5月)
esi全球前1%学科
类别学科名称
esi全球前1%植物与动物科学、材料科学、化学、农业科学、工程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一般社会科学
资料来源:海南大学(截至2023年11月)
国家级重点学科
学科代码学科名称批准年度
090102作物遗传育种2002、2011
071001植物学2011
090101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培育)2011
资料来源:海南大学(截至2024年5月)
海南省特色重点学科
类别学科名称
a类省级特色重点学科法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作物学
b类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水产、工商管理、园艺学、植物保护、药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
资料来源:海南大学(截至2024年5月)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类别名称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作物学、生物学、生态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法学、工商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建筑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马克思主义
(截至2024年1月)
授权学科
类别名称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作物学、生物学、生态学、法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工商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土木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类别电子信息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哲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学、作物学、生态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林学、水产、药学、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园艺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音乐与舞蹈学、艺术学
(截至2024年5月)
海南大学优势学科群
牵头学科学科群名称对接地方主导特色产业批准年度
作物学热带农业热带经济作物及食品产业2018年
法学文化旅游文化旅游产业2018年
信息与通信工程南海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经济产业2018年
参考资料:海南大学(截至2024年5月)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2月,学校有教职工5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3100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738人,在站博士后226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等国家级人才81人。学校有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优秀典型。

师资力量
类别名单
中国科学院院士骆清铭
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董勤喜
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杨天若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王宁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杨天若、高立志、比尔·汉森
国家级教学名师王崇敏、张云阁
国家级人才蔡庆宇、张卫东、王咸鹏、周智、张友良、王宁、高树基等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李建保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周智、李海燕、刘复生等
全国模范教师邹立刚
全国优秀教师周永灿
全国先进工作者罗杰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张云阁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罗杰、李海燕、万迎朗、罗红丽等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罗杰、唐朝荣等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张喜瑞等
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医学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骆清铭
国家级教学团队植物学课程群教学团队、民法学教学团队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法学教师团队
海南省教书育人楷模王琦
海南省政府参事曹兵、姚建宗、沈义俊
海南省教学名师杨小波、李仁君、黄绵佳、李京兵、王琦、安应民、蔡东宏、李绍鹏等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2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5项、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4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6项。

质量工程
类别名称
国家级特色专业法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学、园艺、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水产养殖学、农林经济管理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通信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农学、园艺、园林、水产养殖学、旅游管理、视觉传达设计、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数学与应用数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安全、土木工程、环境科学、植物保护、动物医学、工商管理、金融学、英语、应用化学、海洋科学、车辆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风景园林、农业资源与环境、药学、会计学、农林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物流管理、酒店管理、音乐表演、戏剧影视文学、绘画
国家精品课程城市生态学、民事诉讼法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诊所法律教育、高级英语、环境经济学、食品工艺学、热带观赏花卉学、人力资源管理、汽车构造、旅游接待业、李白导读、社会实践
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细胞生物学、民事诉讼法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海洋生物实验教学中心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法学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农学、园艺、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水产养殖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海洋生物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海南大学)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传播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物联网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动物科学、会展经济与管理、舞蹈编导、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生态学、人工智能、软件工程、密码科学与技术、林学、土地资源管理
省级特色专业金融学、法学、汉语国际教育、信息与计算科学、生物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交通运输、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农学、园艺、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水产养殖学、农林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公共关系学、旅游管理
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生物医药工程产业学院、信创现代产业学院、新能源汽车现代产业学院

教学成果

截至2023年,海南大学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奖;获中国首届优秀教材奖二等奖1项。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获奖时间项目名称获奖名称
1989坚持和发展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的新体制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1997国际通用统计软件mintiab的多元推广及其课程建设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7思政理论课“一主三辅”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8规范引导、协同育人、均衡发展的中国化工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19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主三辅”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22自贸港“双融合”高素质旅游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创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23双跨融合,旺工淡学:海南自贸港新型旅游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海南大学教学成果奖(省级)获奖一览表
获奖年度成果名称获奖等级
1989拓宽专业,创立制胶制品一条龙教学体系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建设一等奖
2005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建设一等奖
2005《民事诉讼法学》精品课程“系列化”、“立体化”教材建设模式探索一等奖
2005海南大学生“游泳特色教学”改革实验研究一等奖
2009多方位构建大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新平台一等奖
2009热带农业高等教育特色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一等奖
2009地方综合性高校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一等奖
2009数学建模方法与高等数学课程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一等奖
2009地方综合性高校法学本科专业三元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一等奖
2012热带海洋水产养殖学专业产学研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一等奖
2012地方综合性高校法学专业互惠式实习机制探索与实践一等奖
2014基于“热带”特色的园艺专业特色建设的创新与实践一等奖
2014药学创新人才“4+2”课外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一等奖
2014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一等奖
2014构建多元化法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一等奖
2020多维协同、内生驱动的高校“三全育人”一体化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一等奖
2020立足于“热带、海洋、旅游、特区”办学特色的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创新实践一等奖
2020‘3tec’多维度园艺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一等奖
2020基于obe理念结果导向的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化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施一等奖
2020“三联三促”型模拟审判育人机制探索与实践一等奖
2020突出课程教学主战场,践行知行融合的机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一等奖
2022特色传承与学科建设驱动天然橡胶加工课程体系创新实践及成效一等奖
2022密码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一等奖
2022服务作物种业创新的研究型基因操作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一等奖
2022“一体多维、贯通联动”:高校思政课协同育人集成创新与实践一等奖(思政类)
资料来源:海南大学迎新网

学生成绩

2022—2023学年,学校学生立项建设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00个,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95个(含创新60个、创业35个),立项支持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95项。学校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外研社·国才杯”大学生英语挑战赛等学科竞赛78项,获国家级一等奖(含金奖)20项,二等奖(含银奖)39项,三等奖(含铜奖)57项。省级特等奖18项,一等奖170项,二等奖288项,三等奖205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发挥海南自贸港优势,深入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形成以服务“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与交流为重点、深耕热带国家和地区为特色的对外开放办学格局。成立海南大学国际顾问委员会,聘请包含4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20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委员。牵头发起成立“热带高校联盟”,与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62所高校及科研机构携手培养热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实施“一院一校”计划,与46个国家和地区254所高校、科研机构和组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