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校友会百科
中国传媒大学(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电子信息为主,文、工、艺、管、经、法、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111计划”、“珠峰计划”、“2011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是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由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
学校前身是1954年中共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1959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升格为北京广播学院。在2004年8月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
学校设有4个研究院,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并设有6个博士后流动站。
校友会介绍
中国传媒大学创办至今,已近半个多世纪,培养了数万名专业人才,校友遍布世界各地。中国传媒大学致力于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建校50多年来,学校培养了大批信息传播领域高层次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伴随着母校50余年发展,校友在各个历史阶段都为母校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校友会名录
中国传媒大学欧洲校友会(法国巴黎)
国内
中国传媒大学江苏校友会(江苏南京)
校友会章程
英译名 beijing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alumni association
二级协会
中国传媒大学校友工作志愿者协会隶属于中国传媒大学校友会,后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校友服务发展中心,中心旨在建立一个为在校学子及毕业校友竭诚服务的学生社团,由中国传媒大学社会服务与发展办公室负责管理。协会主要职能为协助校友会开拓校友系列服务,组织协调校友值年返校日活动,参与校友事务与校友联系工作。通过搭建校友与学生、校友与母校长期沟通的桥梁,传承中传精神,增强母校的凝聚力,践行校训宗旨,谋求学生、校友与母校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目前,中国传媒大学校友服务中心下设行政管理部、公共事业部、互联拓展部、媒体推广部和品牌运营部五大部门。
校友会刊物
《传媒人》杂志创办于2007年,是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传媒大学社会服务与发展办公室承办。作为中国传媒大学董事会及校友会与社会各界沟通与交流的平台,本刊将向广大中国传媒大学校董和校友传递最新教学科研信息,并及时追踪报道校董单位和校友的业界动态和成果,进一步增强学校与社会各界的凝聚力,提升学校对外服务能力,扩大学校的广泛影响力,更好的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知名校友
传媒大学建校近六十年,几乎伴随新中国广播电视文艺事业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尤其在人文社科方面成绩显著,据统计,该校在播音主持、出版编辑、电视制片、文学评论界共有六十名著名校友,恰恰是新中国广播电视文艺事业六十年光辉历程的真实写照,老中青三代结合,更显时代风采。
丁文华:(现任中央电视台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先后主持设计并负责安装彩电中心工程的“播控系统和播出区演播室制作系统”、建立了央视第一套机械手自动播出系统,率先将移动卫星地面站( dsng )用于各类环境不同地域的直播活动,如香港、澳门回归活动电视直播。,1982 年 毕业与该校 广播电视工程专业 毕业)
基金捐赠方法
来校捐赠
地址:北京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中国传媒大学34号办公楼125室 中国传媒大学校友会办公室
邮局汇款
地址:北京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中国传媒大学34号办公楼125室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校友会 邮编:100024 (请在附言中注明捐赠方及捐赠用途)
银行转账
…更多「基金捐赠方法」介绍请查阅全文…
公众号主体介绍中国传媒大学校友会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中国传媒大学校友会是由北京中国传媒大学校友会(中国传媒大学校友会)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中国传媒大学(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电子信息为主,文、工、艺、管、经、法、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111计划”、“珠峰计划”、“2011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是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由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
学校前身是1954年中共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1959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升格为北京广播学院。在2004年8月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
学校设有4个研究院,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并设有6个博士后流动站。
校友会介绍
中国传媒大学创办至今,已近半个多世纪,培养了数万名专业人才,校友遍布世界各地。中国传媒大学致力于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建校50多年来,学校培养了大批信息传播领域高层次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伴随着母校50余年发展,校友在各个历史阶段都为母校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校友会名录
中国传媒大学欧洲校友会(法国巴黎)
国内
中国传媒大学江苏校友会(江苏南京)
校友会章程
英译名 beijing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alumni association
二级协会
中国传媒大学校友工作志愿者协会隶属于中国传媒大学校友会,后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校友服务发展中心,中心旨在建立一个为在校学子及毕业校友竭诚服务的学生社团,由中国传媒大学社会服务与发展办公室负责管理。协会主要职能为协助校友会开拓校友系列服务,组织协调校友值年返校日活动,参与校友事务与校友联系工作。通过搭建校友与学生、校友与母校长期沟通的桥梁,传承中传精神,增强母校的凝聚力,践行校训宗旨,谋求学生、校友与母校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目前,中国传媒大学校友服务中心下设行政管理部、公共事业部、互联拓展部、媒体推广部和品牌运营部五大部门。
校友会刊物
《传媒人》杂志创办于2007年,是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传媒大学社会服务与发展办公室承办。作为中国传媒大学董事会及校友会与社会各界沟通与交流的平台,本刊将向广大中国传媒大学校董和校友传递最新教学科研信息,并及时追踪报道校董单位和校友的业界动态和成果,进一步增强学校与社会各界的凝聚力,提升学校对外服务能力,扩大学校的广泛影响力,更好的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知名校友
传媒大学建校近六十年,几乎伴随新中国广播电视文艺事业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尤其在人文社科方面成绩显著,据统计,该校在播音主持、出版编辑、电视制片、文学评论界共有六十名著名校友,恰恰是新中国广播电视文艺事业六十年光辉历程的真实写照,老中青三代结合,更显时代风采。
丁文华:(现任中央电视台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先后主持设计并负责安装彩电中心工程的“播控系统和播出区演播室制作系统”、建立了央视第一套机械手自动播出系统,率先将移动卫星地面站( dsng )用于各类环境不同地域的直播活动,如香港、澳门回归活动电视直播。,1982 年 毕业与该校 广播电视工程专业 毕业)
基金捐赠方法
来校捐赠
地址:北京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中国传媒大学34号办公楼125室 中国传媒大学校友会办公室
邮局汇款
地址:北京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中国传媒大学34号办公楼125室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校友会 邮编:100024 (请在附言中注明捐赠方及捐赠用途)
银行转账
…更多「基金捐赠方法」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