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在区教育局的“组团办学,促进教育均衡”的方针指导下,我们聚合优势,成立了沙口组团,依据组团内三所学校各自的现状,我们制定了组团办学和名师工作室方案以及组团办学管理职责。以“和而不同”的理念为指导,传承和创建符合本校特点,适合本校发展的特殊校园文化。通过一系列措施,力求放大优质资源,聚合发展优势,增强办学实力,形成综合竞争优势。
学校以 “引问教学”模式的构建为抓手,以课题研究为平台,以课堂为阵地,打造“高效课堂”。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课堂教学和教学方法不断革新,使教育科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我校创新开展了“引问教学”模式研究,在实践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集结《高效课堂——引问教学模式》,在全区率先形成高效课堂模式。我校承办了江苏省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研究成果展示、交流会。
办学条件
我校拥有一流的办学条件,特别是近一、两年来,学校在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我们十分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学生机房、舞蹈房、语音室、音乐室、自然实验室等辅助教室设施齐全,并率先在广陵区公立学校实现了计算机班班通。2006年荣获扬州市“数字化校园”的称号。我校利用信息技术实施的“四级电子备课——集体备课、个人主备、个人复备、教后再备”向全市推广,受到中央电教馆、省教育代表团领导和同仁的赞赏。电子档案、电子图书管理使学校档案利用率、图书借阅率大大提高。我校省级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国家级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的研究,完善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形成了学校办学特色。这是我校老师在熟练地运用计算机“班班通”进行教学。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以精品社团建设为依托,强化素质教育。我校一直重视文学对学生素质培养的特殊教育作用,学校“鸣沙”文学社成为江苏省校园文学基地。文学社的成立宗旨在于拓宽学生视野,发挥学生特长,提高学生素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校园文化品位。让文学感染学生,唤起道德情感,培养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阅读文学作品和自主写作的过程中,启发想象,训练学生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更多「校园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