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规模
学院位于厦门市环岛路南段,占地面积33·5万平方米(503亩),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0余名学员和近300名研究生在院培训、学习,是一座具有国际水准的现代化、智能化、园林化的培训教学和科研机构。
校园环境参考资料: |
发展现状
建院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财政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学院坚持“国际知名会计学院”的办学目标,秉承“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校训,主动贴近国家战略需求和改革发展大局,积极服务财政经济中心工作。学院立足中国实践,顺应国际潮流,实施平台战略,整合教育资源,打造了一支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和一支精干高效的管理团队。围绕会计审计、财政税收和经济管理等领域的人才培养,坚持依托政府和面向市场相结合的原则,构建了高端培训、学位教育和智库建设“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和办学模式,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具备会计、财务、财税、金融专长以及优秀职业精神的复合型、管理型、应用型高级财经管理人才。
高端培训
在高端培训方面,学院主要开展以会计审计、财政税收、经济管理为主的高层次后续培训,凭借定制化的培训设计、产学研相结合的高端师资、人性化的管理队伍、立体化的后勤保障和多样化的交流平台等特色,打造了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总会计师素质提升工程、财税干部能力提升培训、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人大代表培训等高端品牌培训项目。建院以来已举办各类培训班近5000期,培训人员近50万人次,其中近三年年均培训学员4·5万人次。
…更多「高端培训」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位教育
在学位教育方面,学院是中国首批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培养单位之一,自2004年起与厦门大学合作开展mpacc学位教育,于201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开始独立招收和培养mpacc研究生,已培养各类研究生近2000名。开展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教育、税务硕士专业学位(mt)教育。
学院研究生学位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高级经济管理人才,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实践、实习和专题研究,学生具备在复杂的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下制定战略和综合决策的能力,领导企业、金融机构、会计事务所参与国际合作和市场竞争。
智库建设
在智库建设方面,学院形成了由三个研究中心和四个研究所组成的财经智库体系,即:“一带一路”财经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财务舞弊研究中心、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研究中心;财务会计与审计研究所、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研究所、财政与税收研究所、经济管理与金融研究所。作为新型智库,学院立足于中国经济改革实践与国际化的要求,围绕会计审计、财政税收和经济管理的前沿发展与实务问题开展研究,积极主动服务财政经济中心工作。建院以来,共承担各类课题93项,出版专著、教材、译著40部,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35项,发表学术论文600篇,17篇案例入选mpacc教指委案例库,部分研究成果在国内领先并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此外,学院还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和行业咨询、搭建“云顶”系列学术平台,不断彰显学术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