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成就
高考成绩
学校提出了“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和幸福奠基”;“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重要”;“靠思考发展才智,凭活动积累素质”等现代化教育理念,郓城一中全体师生励精图治,奋力拼搏,全力发展学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争取早日跨入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先进行列。 郓城一中具有全市一流的硬件建设、一流的学校管理、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
九十年代,郓城一中高考本科录取人数创造了全菏泽地区高考升学的十连冠,升学人数达到全市的三分之一强,在全省升学率名列前矛,这在九十年代的菏泽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正是由于这样的盛誉,吸引了周边县市的的大量学子来郓城学习。
2017年高考:报名人数共计2081人,上线1675人,较2016年增长15%,本科上线率为80·49%。高分群体大幅度增加,660分以上10人,600分以上141人。
2015年高考再创佳绩,应届文理科一本上线463人,比2014年增长10%,二本上线1227人,增长29%,高分群体大幅增长,600分以上143人,最高分691分。其中曹硕、刘创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
2014年高考,郓城一中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应届一本文理科上线424人,实现了比2013年翻番的目标。高分群体大幅增长,141名同学被南开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西安交大、哈工大等985、211工程院校录取,其中,韩斐同学以菏泽市文科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中央财经大学录取。艺术教育再结硕果,艺体上线167人,其中,崔旺、孙苗、樊祥鑫、张旭同学分别被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戏曲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录取。招飞工作再上台阶,4名同学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录取,在全市名列前茅。
德育成绩
学校领导班子确立了自己工作的思路,即坚持一个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围绕两条主线:立德树人和提高质量;实现三大任务: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课程改革和特色学校建设。明确提出了我校的育人目标是:培养高尚情操、塑造健全人格、夯实知识基础、锻炼强健体魄、完善自我管理、提高创新能力。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进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模式,增强德育工作实效,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更新教育理念,加强组织领导。二、完善管理制度,构建育人体系。
三、加强师德建设,塑造一流队伍。四、开展德育活动,创新德育特色。
一是常规性德育活动机制化。每天的“唱红歌,读经典”、每周一次的升旗活动、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每学年两次的安全法制报告会及地震与消防演练、新生军训与入学教育、十八岁成人宣誓、毕业典礼、重大节日纪念活动等都是每个学生必须参与的学校常规性活动,学校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活动机制,并将这些活动直接纳入课程管理,以课程的规范来实施。
二是主题教育活动系列化。学生处结合各级部、各教学班对不文明行为分阶段进行了专项整治,并对不良行为进行了曝光,对不文明学生给予相应的处理。重点治理的内容包括,乱丢乱扔、吸烟、接打手机、男女生非正常交往、仪容仪表等。经过集中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通过一个多月活动的开展,学生的思想境界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和升华,文明习惯初步养成。如见到老师问好的多啦,乱丢字纸垃圾的少啦、餐厅买饭都能主动排队等。
三是办好四大节日,即“文化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和“语文节”。在科技节活动期间,我们通过专家讲座、发明创意比赛、科普手抄报、科普知识竞赛、手工制作创意模型、鸡蛋撞地球、水火箭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三年已有500余项创意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我校被市科协和市教育局联合授予“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其中我校郭志轩同学荣获山东省第三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山东省第三十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2015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意大赛三等奖、第五届全国校园发明创意大赛金奖和铜奖,并在县市一级的科技类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随着2016年初郓城一中科技创新办公室的成立,郓城一中建立起了以张德之老师为首,曹体颖等老师担任科技辅导员的科技团队,成立之初就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现通报如下。由七部门联合主办的第31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已于2016年4月15—17日在临沂市成功举办,参加省决赛的17地市作品共一千多份,其中755份获奖。我市共10份作品晋级全国总决赛,其中郓城一中有4份,巨野2份,曹县2份,菏泽和单县各一份。晋级全国总决赛4人,一等奖4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4人。晋级全国总决赛资格:李洋、郭志轩、张保虎、崔桐源。
四、2019年8月,马义昕、仝家辉同学参加2019年世界机器人大赛荣获亚军。
五、榜样引领方向,典型激励成长六、深化家校合作,构建教育网络。
七、坚持依法治校,建设和谐校园。加强组织领导,树立法制观念。学校成立了安全法制工作领导小组,并聘请县公安局副局长任法制副校长。举办多次专题法制讲座,讲解有关法律法规。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规,采取集中学习、观看录像片、座谈讨论、开展主题班会、听报告、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活动。同时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宣传橱窗、班级黑板报和下发宣传单等形式大力宣传法制安全教育,全校师生法制观念明显增强。
德育工作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近年来,通过我们的努力,学校的整体面貌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面对社会大环境对德育工作的影响以及当前中小学生思想状况出现的新的动向,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学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重重挑战,我们一定坚持立德树人不动摇,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机制,创新德育工作方法,使我校的德育工作再上新水平,再创教育教学质量的辉煌佳绩。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