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
仿冒品
几种常见的冒充和田玉的仿冒品:
1·大理岩 这种玉石颜色呈白色,光泽是蜡状光泽,内部结构为水线状、条纹状。
2·水石 这种玉石主要成分是石英岩,其硬度较高,但脆性强,易断裂。内部结构是颗粒状。颜色呈苍白的颜色,光泽看上去较干涩。
3·岫玉 它是产于辽宁省岫原县,是中国另外一种玉石。岫玉产量较大,硬度低,易断裂,在价值上仅次于和田玉。 其内部结构呈云片状。以绿色为主,主要用来冒充和田青白玉。
鉴别方法
和田玉的硬度是很高的,韧性也很强。和田玉可以划玻璃,而自身无损伤。对于其他的玉石来说,只有水石可以划玻璃而自身无损伤。而水石常用来冒充和田玉的极品羊脂玉,羊脂玉是羊脂肪的白色,水石是苍白的颜色;羊脂玉是油脂光泽,水石较干涩,光泽不好。和田玉的结构呈棉絮状在不能划玻璃的情况下,要仔细分辨他们的颜色和内部结构,多做比较。
鉴定是否和田玉,首先辨别它和相似玉的差别。和田玉其质地、硬度和比重都有一定的指标,岫玉由于质地细腻,水头较足,油脂光泽,常被用来冒充老的和田玉。而和田玉受刀处不会起毛,而岫玉则有起毛。此外,手感岫玉也较轻,敲击时声音沉闷黯哑,不像和田玉清脆。
青海玉和俄罗斯玉看上去也似蜡状油脂光泽,也很容易冒充白玉。但这些玉所含石英质成分偏高,因此与质粗涩,性粳,脆性高,透明性强;在风吹日晒下,易开裂和变色。特别是将和田玉与俄罗斯玉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一个糯,一个粳,高下立见。
识别玉器
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经过修复的玉器终究不再是“完璧”,因而其价值程度不同地会跌在原件之下。特别是那些经过镶嵌和粘合、添补的玉器,其价值要远在原件之下。因此,注意识别修复过的玉器在,便成为收藏者不可忽视的问题。 识别一件玉器是否经过修复,关键在于要细心观察,来不得半点粗心大意。修复过的玉器除了极个别的以外,总会留下一点蛛丝马迹。有些破损的部分比较明显,一看而知是修复过的,如金玉镶嵌,被金镶去的部位肯定“有诈”,这是明眼人一看就明白的;有些由于缺损的部位正好比较巧,再加上修复者的巧妙构思,基本或完全掩饰和弥补了原件的不足,如有些一分为二和重新修整过的玉器,即使们当作“原璧”对待也不会吃亏到那里;最难的是那些经过粘合、填补和新补的玉器,稍不留意,就会从眼皮底下滑过去。一分之二或重新修整过,但又不是完全天衣无缝的玉器,如果当“完璧”吃进,也会叫人懊丧不已。
分辨和田玉
由于近半年来白玉价格飞涨,很多珠宝商也开始从俄罗斯采购优质白玉以满足加工市场的需求,该类材料俗称“俄玉”。俄玉无论颜色纯度还是外观都不在和田玉之下,但色泽手感却与和田玉区别较大,加上人文历史价值不可同日而语,价值上比和田玉籽料低了不止一个档次。
从颜色上来看,和田玉以白色为主色调,多掺杂黄、青、黑三色,色调比较均匀;在阳光下反复转动也会发出淡淡的青色光晕。高档的俄料却刚好相反,实物在阳光下有一些透光且“毛毡状”的结构非常明显。然后从质地上来看,和田玉质地致密细腻,滋润柔和,具有油脂光泽。而俄料却干透生涩,缺少油润度。
相比之下,和田玉更加温润晶莹,呈油脂或蜡状光泽,总体呈微透明或半透明状,手感较沉。提醒收藏者当心不法商人把俄料沁入油中冒充和田玉。挑选玉器之前请将手用湿纸巾擦干净,继而把玩玉器,再用随身携带的吸油纸擦手,如果有大面积的明显油渍,则为伪造“和田玉”。
保养小常识
玉怕火,怕惊(磕碰),怕油腥。对于和田玉来说,最好贴身佩带,因为其内部的微矿元素是活的,可被人体吸收,对人身体有益,而人身体所出的汗液亦可养玉,使和田玉的光泽越来越好,正所谓“ 人养玉,玉养人” 。玉石的清洁也很简单,用牙刷和清水就可以清洁了,切忌放入化学制品,这样会破坏玉的光泽。
大家在选择玉器制品时,要多加辨认比较,选择真正的和田玉制品,真正适合自己满意的产品。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