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1945年8月,八路军解放烟台。人民政府派施柯华任校长,接管只楚小学。除留用日伪时期大部分教师外,又派来了部分教师。学校规模扩大,学生达300多人,五六年级又增加了宫家岛、芝水两村的学生。因为解放不久,仓促开学,所以没有印刷教材,上课时学生自己抄写教材,直至1946年方有部分自老解放区运来的印刷教材。
由于学生人数增加,原有教室不敷使用,师生在1946年春将大庙内的泥塑神像拉倒搬走,改做教室。
1946年秋,施柯华调走,王寿山任校长。
1947年土改复查中,学校配合中心任务,发动儿童团参加斗地主,搞宣传。这年六七月份,上级提出“反蒋保田”,保卫胜利果实,师生积极报名参加八路军。校长王寿山,教师李敏超,学生冯德盛、王树森都应征入伍。
1947年8月,国民党军队占据烟台,为躲避迫害,部分学生随家庭转移至解放区。
1948年春,学校改为初级小学,一至四年级在本村上学;五至六年级去宫家岛上学。教师多系本村人,校长申家冀。
教室分散,原学校只有两个班;村中民房(现供销社处)也设教室。
1991年12月,只楚居委会在原校址建成的一座宏伟壮观的四层教学大楼。其占地面积为56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3274平方米,供暖设备齐全,水电设备齐全到位。
1992年修水泥硬化路面90平方米,修运动场2000余平方米,建花圃3个,总面积50余平方米。
2003年在学校楼体上安装了大气磅礴的红色大字校训,2004年春,居委会又投资在校园铺设了面积约570平方米的塑胶场地。
2005年只楚居委会出资15万元更换了暖气管。
2007年,学校校划归区属单位,上级部门在2007-2008年间又先后出资为学校更换塑钢窗,粉刷了教学楼和给楼顶做了防水工程。
2008年10月,只楚居委会出资,把南墙边的黄土地改造后铺上草坪砖并种植上绿化草,美化了校园环境。学校的教学设施配套也达到上级要求的一类标准,设有:微机室,体育室,仪器室,语音室,网络中心等各类科室。
2005年,学校的微机全部更换成运算更快、性能更好的新机器,学生达到人手一机;同年,只楚集团又给办公室等科室安装空调。
2008年,只楚集团先后出资近百万元与财政合资,学校率先完成了全区中小学第一批班班通工程。
2009年6月,学校建成先进的互动录播教室,使学校的办公条件和教学环境得到更大的改善。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