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柳子庙百科
柳子庙,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柳子街86号,地处潇水西岸、愚溪之滨,地理坐标北纬26°,东经111°,距永州市政府所在地冷水滩21千米,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始建于北宋至和三年(1056年)。
柳子庙系砖木结构,庙宇前后三栋进深,前殿为戏台,重檐歇山顶、飞檐翘角、气势非帆、戗脊翘角上饰有彩凤、麒麟、鳌鱼等装饰,正脊泥塑云龙正吻塑鳌鱼,脊中塑瓷葫芦。
2001年6月25日,柳子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北宋至和三年(1056年),永州知府柳拱辰修建柳子厚祠堂。
南宋绍兴十四年(1164年),迁建于愚溪北岸(即今址),更名为柳先生祠堂。
明正德八年(1513年),永州知府曹来旬主持重修扩建柳先生祠堂,并作《重修柳司马先生庙记》。
建筑格局
柳子庙为砖木结构,三栋进深,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 庙门正上方有石刻“柳子庙”三个大字,环以“五龙戏珠”石雕;正门石门框上刻杨翰手书对联:“山水来归,黄蕉丹荔;春秋报事,福我寿民”。东西门楣分别有“清莹”、“秀澈”石刻,进门后即为戏台。木柱木楼,歇山顶三檐;台顶有瓷葫芦,泥塑鏊鱼等;台檐柱上端有彩色凤凰,麒麟木刻浮雕;台两侧有“胜地喜临江,万叠云山来缥缈;高情还爱石,一园花竹尽玲珑”对联(杨季峦撰,何绍基书)。过戏台,越戏坪,跨十三级石阶进入中殿。中殿分左右两院,中为俑道,从俑道拾级而上进入后殿。进深均为三间,殿中旧有神龛,中塑柳宗元像,高3米(现存大理石像为1992年重塑)。中殿木柱木壁,后殿木柱砖墙,殿后是碑堂。碑堂两边为东西侧院,西院内竖有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知府刘养仕所撰《重修柳司马祠记》石碑。
文物遗存
柳子庙碑堂后墙上嵌有知府廷桂拓刻的“荔子碑”,立有明正德六年(1511年)知府曹来洵《游愚溪》碑、明嘉靖年间严嵩书刻《寻愚溪谒柳子庙》诗碑、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王日照《愚溪怀古》诗碑、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王泮《捕蛇之歌》诗碑等。
相关人物
主词条: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山西永济人。唐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被提升为礼部员外郎。因与王叔文、王伾、刘禹锡一道共同倡行领导“永贞革新”政治运动,遭失败,被贬为邵州任刺史,在被贬途中再贬永州司马,唐元和十年(815年)被远放柳州任刺史。唐元和十四年(819年)病卒于柳州任上,终年四十七岁。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章笔力雄健,议论精深。谪居永州十年,他考察民情,研究经史,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建树,在文学上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在永州,他写了500余篇文章,占其一生全部文学作品的五分之四以上。特别是“永州八记”等秀丽游记,《三戒》《罴说》等著名寓言,《捕蛇者说》《童区寄传》等精美散文,《江雪》《渔翁》等佳作诗赋,还有体现唯物主义思想学的《天说》《封建论》等,文声远播、驰名天下。
相关诗词
…更多「文物遗存」介绍请查阅全文…
文物保护
1983年,柳子庙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25日,柳子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柳子庙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柳子街86号。柳子庙
开放时间
08:00—18:00
交通线路
永州市内乘13路到柳子街站下即到;永州市内乘5路、7路、11路环线、15、17路环线到河西桥头站下可到。
公众号主体介绍永州市零陵区柳宗元纪念馆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永州柳子庙是由永州市零陵区柳宗元纪念馆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永州市零陵区柳宗元纪念馆位于湖南省,据2020年9月国家文物局信息显示,现有藏品287件/套、珍贵文物19件/套,举办展览2个,教育活动10次,参观人数50万人次。
历史沿革
这座雄伟而庞大的古代建筑群,最早建于北宋仁宗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初名为“柳子厚祠堂”;绍兴十四年(公元1144年)维修时改为“柳先生祠堂”;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永州知府曹来旬重修时改为“柳司马祠”;清同治年间杨翰任永州知府,重修庙宇时更名为“柳子庙”。它经过了南宋、明、清历代修葺或重建,得以完整保存至今。
作用价值
柳子庙是永州人民为了纪念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柳宗元而修建的庙宇。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