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永川高新区公众号

永川高新区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重庆永川区
公众号ID:YC-GXQ
公众号分类:科技 - 政府/机关单位
关于公众号:

“永川高新区”微信公众号的开发运营方为重庆市永川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属于科技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建设科技服务业集聚区,搭建科技服务平台,汇聚科技服务资源,培育科技服务新业态。

开发/运营主体:重庆市永川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永川高新区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永川高新区百科

永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重庆市永川区,是国务院2018年2月批准设立的国家高新区,2018年4月,经市政府批复同意,管辖面积33·46平方公里,成为全市4个国家级高新区中管辖面积第二大的园区,按照“一核两翼五园”布局,核心区由凤凰湖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西部职教基地组成,两翼包括南翼港桥产业园,北翼三教产业园。现入驻企业949家,其中科技型企业65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2家,国家及市级研发机构100家,国家及市级创新服务机构27家。

2021年永川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136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1270亿元,进出口总额7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额197亿元,r&d占比达5·2%。西部职教基地大中专院校达到17所,学生16·3万人。

历史沿革

2002年12月,经重庆市政府批准,同意设立重庆大安工业园区,启动区1·5平方公里。

2005年12月,经重庆市园区办批复,重庆市大安工业园区更名为重庆永川工业园区。

2007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发布《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06年版),核准永川工业园区面积为1·39平方公里。

2015年10月,经重庆市政府批准,同意设立重庆永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面积1·39平方公里,范围东至大安镇田堡村,南至成渝高速公路,西至大安镇红岩村,北至大安镇花村。

2015年10月23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布渝府〔2015〕52号文件:《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设立重庆永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批复》。

2018年2月28日,国务院同意永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定名为永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为1·39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东至大安镇田堡村,南至成渝高速公路,西至大安镇红岩村,北至大安镇花村。

2018年4月26日,重庆市政府批复永川国家高新区管辖范围为33·4639平方公里。

2022年3月25日,重庆市政府决定向永川高新区下放55项行政权力事项,由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及其有关职能机构按管理权限承接。

管辖范围

永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辖面积为33·4639平方公里,管辖范围包括主体核心区、南翼区、北翼区3个区块。

主体核心区面积22·4551平方公里,分为5个片区。其四至范围:a区东至大安街道田堡村,南至成渝高速公路,西至大安街道红岩村,北至大安街道荷花村;b区东至太平水库,南至九永高速公路,西至永泸路,北至渝隆路;c区东至大安街道放牛村放牛村民小组,南至陈食街道卢家岩村,西至大安街道放牛村三梯村民小组,北至兴业大道;d区东至陈食街道莲花塘村,南至108省道,西至文昌西路,北至一环路;e区东至兴龙大道,南至红河大道,西至永铜路,北至箕山。

南翼区面积8·1921平方公里,分为4个片区。其四至范围:a区东至松溉镇松江村仰天窝村民小组,南至长江,西至朱沱镇四望山村,北至松溉镇松江村石马村民小组;b区东至一松路,南至松溉镇松江村,西至三环高速公路,北至松溉镇茅园村;c区东至朱沱镇笋桥村,南至朱沱镇石碓窝村苟湾头村民小组,西至朱沱镇石碓窝村大山坪村民小组,北至朱沱镇笋桥村;d区东至长江,南至朱沱镇汉东村,西至朱沱镇新岸山村,北至朱沱镇场镇。

北翼区面积2·8167平方公里,分为2个片区。其四至范围:a区东至三教镇玉峰村,西至永铜公路,南至三板路,北至花滩路;b区东至小安溪河,南至板桥镇大坪村施茶岚坳村民小组罗盘田,西至板桥镇大坪村施茶岚坳村民小组石梯滴水岩,北至板桥镇柳溪村。

发展规划

综述

永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按照“一核两翼五园”布局,核心区由凤凰湖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西部职教基地组成,两翼包括南翼港桥产业园,北翼三教产业园,近年来先后获批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中国十佳优质营商环境产业园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工业机器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全国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单位、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试验区、重庆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

永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向,秉承“以产聚人兴城、以城留人促产、以校育才优产”理念,发展壮大汽车摩托车、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智能家居及材料、特色消费品5大支柱产业,创新培育生物医药及大健康、新能源、民用航空3大新兴产业;积极构建互联网时代现代学徒制、贯穿全生命周期、服务全产业链的职业教育体系,让永川成为“成就工程师的城市”。规划到2025年达到建设用地106平方公里、规上工业总产值19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300家,西部职教基地院校20所、学生20万以上。努力把永川高新区打造成为先进制造集聚区、创新驱动引领区、开放发展先行区、产城职创融合发展示范区,助力永川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西部职教基地”,加速永川打造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

凤凰湖产业园

永川国家高新区凤凰湖产业园成立于2005年,因辖有永川城区“三湖”之一的凤凰湖而得名。位于永川城市规划区内,既是产业园区又是城市新区。秉着“产城景融合发展”的思路,充分发挥永川“公铁水空轨”区域性交通物流枢纽和水、电、讯、路等要素保障优势,至2035年规划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现已建成23·5平方公里。

园区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也是重庆市确定的“中德(重庆)智能产业园”、“机器人及数控机床高端智能装备产地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元器件)园、台商工业园、重庆(永川)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示范园”、“重庆市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单位”。

园区围绕永川“2235”总体发展思路,始终坚持“两眼向外”,聚焦实体经济招龙头、狠抓项目建设促增量、提升经济品质优存量,以“千亿级园区、百亿级产业、亿元级企业”为目标,已构建起了“汽车产业”、“摩托车产业”、“智能装备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以及正在培育的“大健康产业”、“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白色家电产业”(5+1)的主导产业格局。

港桥产业园

永川国家高新区港桥产业园成立于2006年3月,总体规划面积35·8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13平方公里,位于永川南部、川渝黔三省市交界处,是永川水公铁一体化集疏运现代交通运输枢纽;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是国家级高新区、国家首批售电侧改革示点、国家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重庆市100亿级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园区。

园区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原则,围绕特色轻工、新材料、新能源、物流及市场“3+1”产业体系,初步培育形成以理文造纸为龙头的纸及纸制品产业、以美迪智能家居为品牌的木及木制品产业、以新格有色金属为链主的新材料产业、以热电联产项目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以西部木材交易市场为主的物流及市场产业。截至2021年底,园区已入驻企业164家,建成投产企业112家,规上企业38家,预计全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55·6亿元,同比增长25·6%,财政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16%。

三教产业园

永川国家高新区三教产业园成立于2009年6月,位于永川北部,是永川国家高新区重要组团之一,分三教、板桥两个片区发展。2025年总规划面积14·06平方公里,现已建成核心区面积7平方公里。主要发展智能家居、食品、汽车及零部件、新型建材、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初步打造形成以东鹏陶瓷、帝王洁具、江山欧派木门为龙头的百亿级智能家居产业集群;以“自嗨锅”自热火锅、好邻居休闲食品、可益花椒油为龙头的食品产业集群;并集聚杨达鑫、保时鑫等一批汽车零部件和装配式建筑、电子信息企业。现有企业141家(含投产、在建、拟建),其中规上企业26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

园区将深入贯彻落实永川“2235”发展思路,抢抓新时代发展机遇,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等战略布局步伐,以产聚人兴城、以城留人促产。着力培育壮大智能家居、食品、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努力建设功能完善、集约集成、效益明显、创新创业的现代化生态国家级高新区产业园。

大数据产业园

永川国家高新区大数据产业园成立于2008年,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现已建成1平方公里,投用产业楼宇70万平方米,一园五区产业布局初具雏形,已累计引进企业434家,员工规模超1·9万人,2021年营收突破326亿元。重庆大数据产业人才联盟拓展川渝两地院校至120所,聚集相关企业390余家,联盟内院校与企业合作110个,每年培养输送大数据产业人才3·2万名。园区先后获批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基地、中国服务外包十强园区、中国最具活力软件园、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021年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年度示范产业园区、2021中国数字与软件服务突出贡献奖、重庆市大数据产业园、重庆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重庆市重点软件园(特色型)等荣誉。

园区立足永川,具备连接成渝的区位优势、方便快捷的交通优势、宜居宜业的城市优势、富集优质的人才优势和支撑有力的政策优势,基本形成服务外包、数字文创、云计算、人工智能及物联网和新型电商5大产业集群。在服务外包领域:已汇聚阿里巴巴、携程网、博彦科技、知道创宇、同程旅行等90余家企业,建成坐席10000余个,重点发展数据处理、品牌客服和高附加值电销等服务外包项目,逐步实现bpo向ito升级;在数字文创领域:依托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爱奇艺文创产业园、达瓦科技等优质项目,聚集120家生态企业,以打造全国科技影视制作基地为目标,瞄准元宇宙、数字孪生、虚拟偶像、影视、动漫、游戏等领域,构建公共技术平台、文创基金、人才基地、配套政策等产业服务体系。在云计算领域:依托渝西大数据中心,重点发展云计算中游产业和下游产业。到2022年,渝西大数据中心机柜数量达到2000个,启动运营阿里云、华为云、瑞云等行业云节点,引进云服务供应商和下游生态企业50余家;在人工智能与物联网领域:聚集百度、科大讯飞、航天科工等30余家知名企业,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围绕智能网联汽车、工业物联网、智慧应用等领域,加快构建智能硬件“科研+生产+应用”一体化产业体系。在新型电商领域:依托吉之汇+云集数字农品、农村电商产业中心聚集100余家企业,建成全国性农产品综合交易电商平台,年交易额达到102·7亿元,居重庆本土电商平台首位。

西部职教基地

永川是党中央、国务院定位的西部职教基地,现有大中专院校17所,其中国家级示范中职4所、市级骨干高职1所,立项市级“双高院校”4所、优质高职3所,在校学生16·3万人,教职工9311人,开设本科、专科、中职共16个大类237个专业,每年向社会输送近4万名技术技能人才,就业率稳定保持在96%以上,“城校互动”模式被誉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第四种模式”。

2017年11月,永川区委、区政府出台实施“职教24条”政策,激励各院校扩大规模、提档升级、校企合作,累计兑现奖补资金2·4亿元,新增校园建筑26·3万平方米,新增学校2所、学生2万余人。各院校新开设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制造工程等与川渝两地主导产业紧密相关的国家示范(特色)专业30个、精品课程20门、教学资源库1个,市级一流(特色)专业86个、精品课程97门,入选全国“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6个。依托职业院校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人才发展平台43个。开设有44个专业113个订单班和中国特色学徒制班,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数量1300余个;同时,每年从院校选派1000余名教师到企业挂职实践,聘任600余名工程技术人员到校任教,深度实现了产业、职教的有机融合和相互促进。

2021年5月永川区政府出台了《西部职教基地共享优质师资管理办法(试行)》,建成投用师资共享网络平台,1749名来自院校的优质教师,企业的高级技术(管理)人才、技能大师,行业、社团等组织机构的专家人才成功通过选拔入库。

永川将坚持特色引领、提质扩容、产教融合,深化城校互动、校企合作,加快产城职创融合发展,积极构建互联网时代现代学徒制、贯穿全生命周期、服务全产业链的职业教育体系,力争到2025年实现20平方公里、20所院校、20万在校学生,到2035年实现40平方公里、30所院校、30万在校学生的目标,让永川成为“成就工程师的城市”。

建设成果

2016年1月14日,永川高新区获工信部认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2016年3月2日,永川高新区获科技部认定为“全国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单位”。

2016年6月2日,永川高新区获国家发改委批准为“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

2017年1月19日,永川高新区获科技部认定为“国家工业机器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被国家工信部誉为“目前国内最大最好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

2021年11月2日,永川高新区获批建设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

所获荣誉

2020年10月,永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被授予“重庆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wxnum.cn 公众号大全